一 、选择题(共60分)
下图所示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经度相差60°。据此回答1~2题。
1. 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B. 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
C. AB段的比例尺为1∶10000000 D. 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2. 从A点去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 ( )
A. 从A点向东至B点
B. 从A点向西至B点
C. 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D. 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
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单位:米),读图回答第3题。
3.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错
误的是 ( )
A. 甲地位于山地陡坡
B. 乙地位于山间盆地
C. 丙地位于山前平原 D. 丁地位于鞍部
4.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两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
是乙图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甲图比例尺为1∶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 B.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九倍 C.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
D.甲图中1厘米表示的实地距离是乙图的三倍
5.读下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哪一点(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人类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仅有的存在生命的星球。然而,对于我们的地球,我们了解多少呢?亿万年来,地球上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呢?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 结果如下表。据此回答6~7题。
测量地的纬度经度1度的长纬度1度的长度 (单位:度) 度(单位:km) (单位:km) 0 111.322 110.569 30 96.490 110.850 45 78.850 111.132 80 19.394 111.666 6. 下列是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变长 B.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变长,经线长度在变短 C.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 D.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
7.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 )
A.111.415千米 B.55.803千米 C.28.904千米 D.110.569千米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如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8~9题。
8.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9.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
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如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区域内M悬崖最大相对高差可能为( )
A.99米 B.149米 C.199米 D.201米 1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山地 B.丘陵 C.低缓高原 D.平原
下图为中亚部分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L为湖泊。结合图完成12题。
12. 关于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起伏大 B.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起伏和缓
C.东部是山地,西部是平原 D.东南部是高原山地,西北部是平原丘陵 下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13~14题。 13.“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1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半球的极点离南极点的最近距离小于7000千米 B.从我国某地(38°N,120°E)乘飞机到陆半球的极 点,最近的走法是一直向西
C.陆半球的极点位于北京(40°N,120°E)的东南方向 D.水半球的极点位于南极点的东南方向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 ( )
A.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 B.走向为东北-西南 C.长度约为6千米 D.穿越山脊地区 16.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
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右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
耳/(平方米·年)]图。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 A.2900 18.若四幅 图的比例 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0题。 20. 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1~22题。 21. 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 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等高距为50m B. X值为100m C. 图中的高山与丙村相对高度为322m 1/5000D. 丁与丙村的相对高度为300m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左侧等高线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试判断第23~24题。 23. 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 则h的值是( ) A. 199 B. 图中G处海拔为100m ,H处海拔为400m C. a、b、G、H的海拔由大到小排序是:H> b > a > G D. 图中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25题。 25.E点的海拔可能为 ( ) A.142米 B.192米 C.98米 D.298米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26题。 26.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90 m B.385 m C.550 m D.632 m 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图2)”,完成27~28题 27.b点在a点的方向为( )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 28.点C到点d的最短距离约为( ) A.19990千米 B.12210千米 C.10000千米 D.17770千米 读右图,回答29-30题。 29.若在甲处有一天然港湾,则该港湾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多雨 C.夏季多雨 D.一月份寒冷干燥 30.若甲港的对面驶来一艘轮船,其桅杆上的旗帜飘向(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图 2 右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际距离约为QR的一半,据此完成31~32题。 31.关于图中距离说法正确的是( ) A.GM等于PQ B.GM大于PQ C.GH大于OP D.MN大于OR 32.关于甲乙面积的实际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相等 C.乙大于甲 B.甲是乙的2倍 D.乙是甲的2倍 右图为东亚两个地区略图,读图回答33~34题。 33.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大B.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C.甲图中①②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乙图中③④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D.乙图所描述的内容详细 34.根据地理坐标判断②③城市间的距离约为( ) A.550千米 B.1000千米 D.2000千米 C.1665千米 下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读图分析回答 35、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读图,回答36~38题。 36、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 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 37、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A.② B.③ C.④ ( ) ( ) D.⑤ 38、图中所示的六大洲中,缺失亚寒带针叶林的是( ) A.①③⑤ ⑤ 读两海峡图,回答39—40题。 39.甲海峡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矿产资源是 A.石油 C.棉花 因是 A.分别位于沿海和内陆 B.分别位于大陆东西岸 C.分别受暖流和寒流影响 D.甲处受副高控制,乙处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 B.渔业资源 D.劳动力资源 B.②④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 40.甲、乙两海峡同处在回归线附近,气候却明显不同,其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综合题(共16分) 41 .(10分)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五条虚线,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径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3分) (2)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________________。(2分) (3)图中有一处陡崖,其相对高度在________至________米之间(填整数)。(2分) (4)比较甲、乙两河段的通航条件,并说明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图12为世界某区域地形图,图13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10分)。 图12 图13 (1)图13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对应图12的点为 (填O、P、Q),并说明理由。(4分) (2)O地位于世界最干旱的阿塔卡玛沙漠中,试分析该地极度干旱的原因。(6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5CCBBA 16-20ADBAD 41、(8分)答案:(1)② ④ ② (2)西南 东北 (3)20 39 (4)乙河段通航条件较好。因为乙河段流量大,水流平稳。 6-10DBCAC 21-25BDDCD 11-15BBDDA 26-30BADB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