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4例诊治分析

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4例诊治分析

来源:尚车旅游网
Modem Practical Medicine,October 2010,Vo1.22,No.10 表3 两组大肠息肉数目、大小、形态比较 枚(%) 组别 表4两组大肠息肉的病理类型及癌变情况 牧(%) 息肉数量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癌变 631 182(28.8)272(43.1) 95(15.1) 51(8.1) 31(4.9) 26(4.1) 吴子刚,吴子光,全华斌.大肠良恶性息肉 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病理形态学特点【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0):141—143. 老年组 中青年组412 132(32.O)227(55.1) 28(6.8) 13(3.2) 12(2.9)8(1.9) 万军,张子其,朱成,等.2196例老年人结 肠镜检查及随访的临床价值[J].中华消 化杂志,2001,21(2):ll9. Marson BC.Gastrointestial pathology[M】. 2ed.London:Black.well Scientific Pub. 1ications,1997:61 5-617. 组及中青年组患者均符合此特点,但两 变息肉均发生在腺瘤性息肉中。大肠腺 组横结肠及升结肠息肉仍有较高的发病 瘤性息肉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 率。笔者认为,随着肠镜检查的普及,无 和绒毛状腺瘤3类。本文中绒毛状腺瘤 论是老年或中青年患者,只要能耐受,均 癌变率为34.9%,管状腺瘤癌变率为 应进行全人肠检查,对因癌性或其他原 7.3%。有研究表明,随着腺瘤的增大,腺 因狭窄而不能继续进镜者,应考虑行钡 瘤中的绒毛状成分比例逐渐增多, 典 剂灌肠检查,以了解其余大肠情况,同时 型增生加重,因而绒毛状腺瘤较管状腺 行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减少癌变息肉的 瘤更易癌变n 。 漏诊。 大肠息肉的癌变还与其大小、形态 陈智,蔡涛,曾莉莉.青年结直肠腺瘤与恶 变及大肠癌发生关系的研究【J].中华消 化内镜杂志,2005,22(2):129—130. 张婉雯,任宝军,童华生,等.结直肠锯齿状 腺瘤内镜和病理形态特征分析【J].中华 消化内镜杂志,2006,23(2):81—84, 大肠息肉的癌变与其病理类型密切 有关。Otchy等 的研究认为息肉体积 相关,腺瘤性息肉被公认为大肠癌的主 大、基底部宽、结节状或分叶状、绒毛成 要癌前病变,1974年Marson0 提出了“火 分多、表面糜烂容易发生癌变。本文结 肠腺瘤.大肠癌”序贯学说,认为大部分的 果显示老年组大肠息肉较中青年组的直 n 眨 谭志雄,廖爱军.大肠息肉181例临床分 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2):125. Otchy DP,Ransohoff DF.Metachronous colon cancer in persons who have had a 大肠癌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近期的分 径大,多发性、广基及分叶状所占比例 子生物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该学说“ 。 高,提示老年人大肠息肉较中青年患者 本文老年组大肠息肉的癌变率、腺瘤性 更易癌变。 息肉比例分别为4.1%及28.1%,明显高 ,.... 于中青年组的1.9%及12.9%,且两组癌 参考文献: large adenomatous polyp[J].Am J Gastro enterol,1996,91(3):448—451. 收稿日期:2010-08・07 (责任编辑:姜晓庆) 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 4例诊治分析 王运发 【摘要】目的果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方法 动态观察4例急性重 症胰腺炎继发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发展过程,评估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门静脉高压症的危险因素。结 4例重症胰腺炎均有假性囊肿形成,且囊肿位于胰尾部,与脾门关系密切;随访发现脾脏进行性增大,半年 左右胃镜检查发现胃底静脉曲张。结论 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若假性囊肿位于胰尾部,与脾门关系密 切,且随访发现脾脏进行性增大者,继发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可能性较大,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关键词】胰腺炎;胰源性门脉高压症;诊断;预防 doi:10.3969 ̄.issn.1671—0800.2010.10.015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800(2010)1O-1114-02 作者单位: 浙江省舟山市人民医院,浙江舟山316000 作者简介: 王运发(197l一),男,湖南省邵阳市人,主治医师。 现代实用医学2010年10 筮22鲞鲤lo期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又名胰源性区 栓形成,导致脾静脉压力增高,最终脾脏 脉增多,均在病后半年左右胃镜发现胃 域性门静脉脉高压症,又称左侧肌外门 肿大和脾胃 静脉压增高。该病主要临 底静脉重度曲张。但急性 症胰腺炎  :有原发胰腺疾病史,胃底静脉 并发假性囊肿临床上很常见,但是继发 静脉岛压症,指牌静脉血咧流受阻引起 床特点 。=i前尚不 的胃脾I 域静脉 力增高,造成肖黏膜 曲张伴或 伴食管下段静脉曲张,脾脏 门脉高压者则很少,其中原 }静脉曲张,继而发牛上消化道出血,是 肿大,肝功能正常,无其他引起门静脉岛 明确,可能 以F因素有关:胰腺炎是 上消化道m血少见原 之一。笔者回顾 压的肝病史。其常见原 有慢性胰腺 否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胰周渗液与假性 性了分析浙江省舟山市人民医院2008 炎、胰腺囊肿、胰腺肿瘤,但是上述原冈 囊肿等并发症足否得到积极处理以及 年1月 2010年3』j收治的急性雨症 引起者均早慢性、隐匿过程, 期不易发 假性囊肿与脾静脉的关系等。本组资 胰腺炎继发性门静脉高压症4例患者的 现,因此无法及早采取预防措施,而继发 料显示如果胰腺囊肿位于胰尾部,且与 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丁急性重症胰腺炎者,如定期腹部CT及 脾静脉关系密切,脾脏体积进行性增 胃镜等随访检查,则叮能甲 期发现,及早 人,则需尽早设法囊肿穿刺引流,适当 采取下预措施。 使用活血及抗凝药物防止脾静脉血栓 1.1一一般资料本组 4例,其中 3 胰腺疾病引起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 的形成,则有可能预防胰源性门静脉高 例,女1例;年龄32~56岁,中何年龄 取决于脾静脉的解剖学基础。脾静脉壁 压症形成;但效果如何,还有待今后临床 42岁;胆源性胰腺炎3例,高脂血症性 薄且紧邻胰腺,胰腺炎症、肿瘤或其他 进一步观察。 胰腺炎1例;分别|r起病后3、7、12及28 病变极易累及脾静脉,使其管壁受压、管 总之,应提高对于胰源性¨静脉高 d入院,入院时均表现腹痛、腹胀伴恶 腔内形成血栓,导致脾静脉同流受 ,脾 压症的认识,同时注意与肝硬化、布-力口 心、口区吐,血尿淀粉酶增高,腹部CT检 脏淤血肿大,脾功能亢进。随着脾静脉 综合征等其他疾病引起的门静脉高压 食显示胰腺肿大,伴胰剧及腹腔内广泛 压进一步增高,脾血 通过下列侧枝循 相鉴别。当临床检查发现孤立性胃底 渗液;其中1例在当地医院治疗,入院腹 环 流 :脾静脉.胃矩静脉一胃体底部胄 静脉曲张,而盯功能正常,怀疑门静脉 部CT检查已有假性囊肿形成;4例忠者 鼙静脉网.胃冠状静脉一 静脉或奇静脉, 高压症而找 到病因时,应注意检查是 诊断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 脾静脉一胃网膜左静脉。胃网膜右静脉一肠 否存在胰腺疾病。对重症胰腺炎合_.j{: 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 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山此,可引起左侧 体尾部假性囊肿患者,需及时囊肿引 治指南”标准…。 rJ静脉区域 力增高、胄黏膜卜.静脉曲 流,并定期胃镜及腹部影像学枪查,对 1.2诊治及随访入院后给予禁食、胃 张及上消化道大出血。目前关于急性胰 脾脏有进行性增大趋势者,可适当应用 肠减 、抑制胰腺分泌、抑制胰酶活性、 腺炎并发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机理可 活血及抗凝治疗。 抗感染、经鼻胃管灌注生大黄、营养支持 能为:胰液的渗出,假性囊肿形成 迫脾 及液体复苏等治疗,并于病程早期(5~ 静脉,致脾静脉血液回流受阻:炎症刺 过上述处理,患者病情逐渐恢复,分别住 损以致脾静脉栓塞形成;脾门及脾内多 院15、20、28及30 d出院。出院后定期 数血管内血液含有人量高浓度胰蛋白酶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7 d)放霞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经 激,脾静脉挛缩,血流淤滞,血管内膜受 …1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lJ1.中华外科 杂志,2007,45(1 1):727—729. [2]Web SM,Rikkers LF.Splenic vein throm- bosis and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chro・ 复查腹部CT,其中3例出院时无假性囊 而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微血栓形 肿形成者,出院后1个月左右复查CT证 成,引起脾静脉栓塞。 实假性囊肿形成,4例患者假性囊肿均 国外也有个别学者认为,对胰源性 nic pancreatitis【J].World J Surg,2003,27 (11):1271—1274. 位于胰腺体尾部,与脾门部关系密切,随 门静脉高压症,如能早期有效治疗胰腺 [3】张谊,张肩瑜,廖毅.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 访发现脾脏进行性增大:所有患者发病 疾病,可使脾静脉血栓消失,脾静脉再通, 的诊断与治疗【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 3个月后胃镜检查示胃底静脉轻度曲张, 脾静脉压降低,脾功能亢进消失,消除了 21(1):34.36. 4]lzbicki JR,Yekebas EF,Strate L et a1. 半年 右均见胃底静脉明显曲张。其中 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危险,甚至可以避免 【1例半年后闪上消化道 血再次入院, 脾脏切除的可能“。;因此,对原发胰腺疾 Extra-hepatic portal hypertension in chro-- 诊断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后转外科手术 病 期诊断与治疗显得更为重要。 治疗。 2讨论 nic pancreatitis:all old problem revisited[J1. 临床上急性重症胰腺炎常见,但继 Ann Surg,2002,236(1):82-89. 发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则很少。对那些 风险大者,可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本组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是 r胰腺疾 4例患者有胰腺假性囊肿形成,日 囊肿 收稿日期:2010.05.11 (责任编辑:姜晓庆) 病及其并发症致使脾静脉受压、扭曲、管 位于胰腺尾部,与脾门关系密切,随访 壁炎性增厚或管内堵塞,引发脾静脉血 中脾脏进行性增人,脾门及胃底周同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