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肉鸡宰前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宰前管理技术要点

来源:尚车旅游网
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

·技术点击·肉鸡宰前管理技术要点宰前管理是宰前禁食、禁水、抓、装/卸载、运输、静养等环节规范化管理的统称。为了提高肉鸡生产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宰前管理不当对肉鸡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生产中需注意以下宰前管理技术要点:一、控制宰前禁食时间,避免宰前禁水 宰前禁食/水是指在肉鸡宰杀前一段时间内,停止一切日粮及辅助营养的饲喂或饮水供应。禁食可减少饲料浪费;减少消化道内容物,降低粪便或食糜污染;降低胴体与致病微生物接触的可能性。但长时间禁食也会造成肉鸡体重快速下降,降低产品出成率,还会增加肝脏或胴体的污染概率。肉鸡禁食推荐时间为8~12小时,也可根据养殖场到屠宰场距离、天气36

2019.24

科学养殖,增产增收。

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139.com)

情况以及屠宰场的污染史等因素

调整为装车前4~8小时禁食。

宰前短时间禁水可降低屠宰过程的自动掏膛环节引发的内脏破裂和微生物交叉污染的可能性,保证胴体安全和产品质量。但禁水时间过长会造成放血不充分,引发

胴体表面血斑的产生。

此外,由于

鸡没有汗腺,环境高温会导致其中

暑甚至死亡,而宰前饮水可使鸡体部分热量随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降低体温,缓解高温应激。由于肉鸡从养殖场运至屠宰场的过程以及静养阶段均无法接触水源,因此养殖户应避免宰前禁水环节,还需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变化

考虑适当补充水分。二、抓捕和装笼环节适宜操作

肉鸡易发生擦伤的部位为翅膀、腿以及胸部,抓捕环节若操作不当会造成瘀伤、骨头断裂和移位,严重影响胴体品质。根据国际肉鸡委员会(NCC)发布的动物福利指南和抓捕规程的最佳操作规范,对于>1814克的禽类,抓捕人员每只手≤5只;同时,企业需要对抓鸡人员进行培训,避免粗暴的抓鸡行为(如抓鸡的翅膀或脖子)。严格控制装笼密度,对于传统尺寸鸡

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139.com)YANGZHISHIJIE

养殖世界

笼(0.76米×0.48米×0.38米),必须对肉鸡进行健康检查,病鸡、

根据不同季节做出相应改变,一般情况下夏季每笼6~7只、冬季每笼8~9只。

三、合理控制运输时间,关注环境变化

肉鸡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到混群、颠簸、环境变化以及复杂路况等因素的综合刺激,因而运输过程是宰前管理中最为复杂的环节,往往会造成肉鸡死亡和异质肉的产生。运输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尽量避免长途运输(>3小时),一般运输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较为合理;长途运输前提供给肉鸡充足的饮水,饮水中适量添加矿物质、维生素以及某些预防性药物;加强对运输人员以及车辆的管理,选择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承担运输工作,保证运输器具良好,运送前后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根据环境温度状况选择运输时间,气温高时宜早、晚运输,运输前喷淋降温,途中检查肉鸡状态,防止热、闷或挤压,并辅以喷淋通风等措施,气温低时宜中午运输,备好保温物品,在运输车四周增加帆布;运输车启动要慢,途中车速平稳,避免鸣笛,严防紧急刹车;长途运输装车前

  推进养殖标准化,发展现代畜牧业。

弱鸡暂时停运,运输途中要勤于观察鸡群状态,做好应急防范措施。

四、营造良好静养环境,控制静养时间

宰前静养是指肉鸡运至屠宰场后使其在相对安静环境中自由休息,以缓解运输应激的宰前管理措施。宰前适时静养不仅可以改善肉鸡福利,也是提高产品出成和鸡肉品质的重要措施。静养时间长短以及静养场地环境好坏是宰前静养环节的关键因素。短、中距离运输后,推荐采用1~3小时静养;而长距离运输后,宜选择短时间静养(0.5~1小时)。此外,还应根据季节因素合理设置静养时间。肉鸡静养需要一个相对安静、通风、干燥并且有一定温度调节措施和卫生条件的环境。例如,屠宰场应减少静养区域的灰尘,使用低噪声的通风系统,配置特殊照明(不刺激家禽的蓝光);在高温季节,屠宰场应配备通风与淋水装置来降低鸡体温度;而在低温季节,需要做好鸡群的保温措施,以免其着凉或冻伤。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10095)邢 通 高 峰 张 林 李蛟龙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