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六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来源:尚车旅游网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第 六单元共 六 课时 主备人:陈安宁 投放日期 2012年 4月22日 课题 难忘的小学生活 课型 新授 ◇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体会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感情,感受他们对小学生活的怀念。 ◇通过编写《六(×)班毕业纪念册》这一实践活动,回顾小学六年校园生活,抒写惜别之情并立下美好志向。 。 ◇在回顾童年的时光里,既充分肯定个人的成长,又懂得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无微不至的关怀、老师辛勤的耕耘以及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 ◇运用各种语文形式,如书信、倡议、诗歌、散文等,表达自己感谢母校、感谢老师,感谢同学的感恩之情。 ◇根据学校与班级实际,开展“难忘小学生活’’主题活动,为小学生活画上句号。溜预设系列活动框架核心活动:留下最珍贵的回忆——编写《六(×)班纪念册》 系列子活动: ◇抒写美好的情怀——编写《六(×)班纪念册》的“难忘师恩„‘班级故事一t美好的回忆,等板块内容。 送上美好的祝福——为老师同学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完善《六(×)班纪念册·毕业赠言》; 传递美好的言行——向学弟学妹传交中队传统活动接力棒,传承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留下美好的礼物——离校之前为母校做些事; ◇画好的句号——策划并实施隆重的本届“毕业典礼暨毕业联欢会”,锻炼并展示多种才干。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和 难 点 运用各种语文形式,如书信、倡议、诗歌、散文等,表达自己感谢母校、感谢老师,感谢同学的感恩之情。

教学难点:抒写美好的情怀——编写《六(×)班纪念册》的“难忘师恩„‘班级故事一好的回忆,等板块内容; 教具 准备 让学生上网搜集有关资料(图片、成因、现状等)。 主备人个性化设计 参与交流者意见 活动一:抒写美好的情怀 第一课时难忘师恩 ●学习目标 认真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老师》《给老师的一封信》4篇文章,体会 作者对小学生活饱含的怀念和感恩之情。 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之一——实践活动:编写《六(×)班毕业纪念册》。 课前准备 《毕业生》音乐或MTV,背景音乐《每当我走过您窗前》,往届毕业生的纪念册。 教学过程 激情导人,倡议编册。 (1)指名朗诵单元导语,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意义。 (2)在这个暗香浮动的夏天,有一种情结萦绕在心头,让我们把这种感觉倾吐。提议制作《六(×)班纪念册》。展示往届毕业班学生的纪念册。 (3)讨论《纪念册》中可以做些什么内容,围绕编写《纪念册》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浏览教材,激起回忆。 (1)默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老师》《给老师的一封信》4篇文章,填写表格。 《难忘的启蒙》 《老师领进门》 《新来的老师》 《给老师的一封信》 课文 主要内容 文章表达的情感 文章的共同点 后记 (2)我们的成长倾注了许多老师的教导、关爱,轻叩记忆之门,拨动记忆深处的想念、感动、感激、内疚„„这里可以安排整理成长档案的活动,以便激起下面的回想。想起启蒙恩师,谈跨人小学第一步的故事;想起严师,谈学业的长进;想起小学六年来的老师,谈最喜欢事。 教学反思: 参与交流者主备人个性化设计: 意见 第二课时 感谢恩师 ●学习目标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策划一次感恩老师的活动,把感恩付诸行动。 ●教学准备 歌曲《感恩的心》;学生主持1人。 教学过程 恩师情,铭记心。(学生主持) (1)交流“恩师录”; (2)跟唱或领唱歌曲《感恩的心》,唱响感谢老师的主题; (3)发出倡议:感谢小学六年来的老师,他们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今天我们把感恩表达出来。我感恩,我策划。 感谢师恩——我的思想方案 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参加人员: 准备材料: 活动后记: 如:说(写)一句感恩的话;帮老师批阅一次作业;为老师泡杯茶;访问一次老师家人„„ 要求:让老师收获一份份在我们心房里涌动的暖流。 我感恩,我行动。 (1)感动老师,我们来行动。(可延续到课后) (2)感动老师创意金点子大公开。(活动之后)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成长故事 ●学习目标 学习《忘不了的笑声》等阅读材料,激发美好的回忆,布置主题图版,记录成长故事,抒写美好情怀。 ●课前准备 学生携带反映小学生活的主题照片,班干部准备好一块基础图版——“美好的回忆”,数 码照片由个别学生做成课件。 教学过程 欣赏照片。回忆往昔。 (1)教师讲述前两课时后心中的感受,并请学生欣赏一年级和六年级的班级集体照,让学生畅谈感受。 (2)小结:(配乐教师叙述)同学们,时间匆匆,一转眼,我们即将从小学毕业了。六年的时光,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朋友,其间与同学尽情地玩耍,在知识的海洋畅快地遨游„„ 捡拾记忆,装扮展台。 分三个板块,学生展示照片、课件,交流照片勾起的对小学生活的回忆。交流后的照片、图片与文字布置成图版。 板块一:难忘的第一次 (1)导入:进校至今,我们的记忆宝盒中一定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或难忘的第一次。 (2)照片、课件或图画的背面或装饰框上,用心记录下你最难忘的“第一次”。 必修活动1收集同学六年来的一些奖状及荣誉证书并进行整理。 2调查同学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事并进行采访整理等 3制作班级毕业纪念集,做到图文并茂,真实记录我们几年来的成长历程。 4给母校的建议,就在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板块二:班级风景线 (1)学习范例。师:把这些成长故事记叙下来,一定是极好的《纪念册》内容——看一看4、5两课以及《毕业之歌》,给你什么样的启发?(浏览之后进行感受交流,并朗读几个片段。) (2)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爸爸妈妈第一次送我入学到现在,我们参加或组织了许多次学校、班级的活动:我们因班级的成功而欢乐,我们也会因班级的失利而伤心„„ 记写生活事件与人物(自己的事、同学的事、小组的事、班级的事、学校的事),同学的特 点、印象深刻的事件,都值得记录,可以形式多样——图配文,诗歌,故事,书信等。 课后反思: 主备人个性化设计: 参与交流者意见 第四课时 交流、汇编 学习目标 能对初步形成的文章进行精心修改,能用多种形式汇编资料。 教学过程 1合作。 (1) 按习作内容:“难忘师恩”“成长故事”“班级风景”板块内容进行分组。 (2) (2)带上自己的习作到相应小组交流。 (3) 0组内交流。 (4) (1)按“师恩难忘、成长故事、班级风景”这三个内容的要求,进行组内的评议、赏析。 (5) (2)针对自己的文章的不足进行精心修改,教师分组指导。 (6) 准备汇报 (7)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形式来展示我们的成果呢? (8) (2)全班交流各种展示的形式。 (9) ①电子书刊。 (10) ②ppt课件。 (11) ③手抄小报。 (12) ④文字汇编。 (13) (3)小组内讨论决定展示的形式。 (14) (4)组内分工,明确各自任务。 (5)教师了解各小组情况,做出相应指导(操作的可行性、呈现形式的丰富性) (15) (6)按照分工要求,进一步整理、汇编资料,形式多样,并做好校对、装帧等工作。 主备人个性化设计: 参与交流者意见 第五课时 展示阶段成果 学习目标 赏析文集、电子书稿,能写下自己的感受,准备毕业联欢的朗诵或演讲。 教学过程 1展示成果,共享成果。 (1)各小组将自己整理的文集或电子书稿等成果,展示在各自小组内。 (2)组之间交流赏析。 2交流评价,探讨提高。 (1)说说你浏览了各组的资料后有什么感受? (2)谈谈你对各组展示形式有什么建议? (3)教师总结各组展示的资料,鼓励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议。 探讨成果利用。 (1)在我们的资料中,记录小学阶段那么多的难忘的人和事,我们除了用文字、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外,还可以怎样去抒发我们对小学生活的眷恋呢? (2)讨论毕业典礼暨联欢会上,利用这些资料展示的节目。(朗诵、演讲) (3)浏览成果,讨论朗诵、演讲的内容。 准备演讲。 (1)重点浏览相关资料并交流各自感受,确定内容与人员。 (2)朗诵或演讲的书面稿转化为口头演讲。 课外作业。 (1)交流朗诵或演讲的稿子,精心修改,分工合作进行。 (2)有兴趣的,可以征集联欢会其他文艺节目,并编写主持词。 活动二:送上美好的祝福 第六课时 传递祝福 学习目标 。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留下最美好的祝福。祝福中带上你的爱,留下你对老师和同学 的眷恋之情。 移能根据同学的特点,把美好的希望和祝愿组织成得体的语言送给他(她)。 ‘教学过程 ◇酝酿感情。 (1)学生阅读《同学录》。 (2)深情朗诵《同学录》。 (3)回忆往事。(出示小学六年的生活照片) (再过一个月,我们即将毕业,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此时你一定有 许多心里话要对同学和老师说。) ◇明确写法。 (1)理解“赠言”。 赠言即分别时候说的或写的相互勉励的话,可以是自己内心的表白,也可以是自己所喜 欢的一句名言。 (2)写毕业赠言要注意些什么。 (3)阅读教材《毕业赠言》。 (4)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教师要明白注意点:赠言要体现时代旋律、有很强的针对性、用语要得体、情辞要恳切、语言要凝练,并尽可能生动形象。)学写赠言。 (1)再次阅读书本范例。 (2)教师示范: 励志:含泪播种的人,一定含笑收获。 友情:当你孤独时,风儿就是我的歌声,愿它能使你得到片刻的安慰;当你骄傲时,雨点就是我的警钟,愿它能使你获得永恒的谦逊。 祝福:以你的自信,以你的开朗,以你的毅力,还有一个与你同行的人为你祝福,你一定能驶向理想的彼岸。 (3)自由练写,教师巡回指导。(要求:给你最好的几位同学各写一段毕业赠言,100字左右。) 佳作点评。选择几篇学生写的好的赠言共同点评,然后要求学生认真修改。 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