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如何吸收和利⽤⼟壤中的氮素的?⾮常愿意回答⽼师提出的问题,虽然这个氮素的吸收分解过程很复杂,但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要点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壤中氮素构成总体来讲,⼟壤中的氮可分为有机氮和⽆机氮两种。⽽有机氮是氮存在的主要形式,占总氮源的90%以上,有机氮不经转化,基本上不会被作物吸收。⼤体可分为⽔解性和⾮⽔解性两种有机氮,另外还有少量的⽔溶性有机氮能直接被作物吸收。⽆机氮是微⽣物活动的产物,易被作物所吸收,但也会随着变化⽽挥发。⽆机氮主要包括铵态氮和硝态氮两种。也有⼀部分被⼟壤吸附固定的⽆机氮。我们平常⽤的尿素是酰胺态氮,它会转化为铵态氮被作物吸收。⼆、⼟壤中氮素转化基本形式现在我们明⽩了,⼟壤中的氮⼤部分是以有机氮形态存在的,是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的。这些有机氮必须通过微⽣物⽔解和氨化过程,才能转化为铵态氮或硝态氮被作物所吸收。下⾯简单介绍⼀下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转化过程。1、铵态氮如上图所述,铵态氮通过有机态氮的矿化作⽤转化⽽来,也能通过硝态氮的硝化作⽤转化⽽来。铵态氮部分被粘⼟矿物固定吸附,⼀部分以铵离⼦的形态在⼟壤溶液中被作物所吸收。2、硝态氮硝态氮中硝酸离⼦NO3可被作物直接吸收。硝酸根离⼦NO2浓度较⼤时对作物有害。硝态氮通过硝酸还原反应会转化成铵态氮被作物吸收。⼀部分硝态氮会被固定成有机态氮。特别说明 :尿素作为⼀种有机氮肥,它可以通过分⼦形式被作物直接吸收,或者通过脲酶转化成铵态氮,被作物吸收。三、我们如何利⽤氮的转化来合理施肥我们了解到了,作物氮素吸收得通过铵离⼦或者硝酸离⼦来被作物吸收。⼤多数的氮素还是以有机态的形式存在,再通过⼀定的转化来形成铵离⼦和硝酸离⼦来被作物吸收,这些被固定的氮以⼤多数存在。⽽⼟壤中的⼤多数氮都是由根外施肥来达到的。所以,我们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提前测定⼟壤碱解氮的含量,以了解⼟壤内部有机质的含量和腐熟程度。由于铵离⼦转化过程中会氨化,形成⽓体,容易氮素流失,所以我们在施⽤氮肥的时候,应注意施⼊覆⼟。硝态氮极易溶解,所以在⽔⽥中注意其氮随⽔流失。以上简单地介绍了⼟壤中氮素的分类及氮转化过程,植物吸收及⽤肥注意事项。作为农户来说,掌握其⼤体要领,分清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区别即可。物质转换万变不离其宗,物质是永恒的,看其是否能被合理利⽤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