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2)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3)基因型频率:在一个种群中,某种基因型个体在某种群中出现的频率。 提问:对于一个种群如何得以知道某个基因频率的大小呢? 2、基因频率的有关计算
基因频率的计算往往采用抽样统计的方法。师提供例题,引导学生计算。 (1)已知调查的各种基因型的个数计算基因频率
例1:假设从某个昆虫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
别是30、60、10,计算基因的频率。
A基因的数量=2×30+60=120个;a基因的数量=2×10+60=80个 A基因的频率=(60+60)/200=60%;a基因的频率=(20+60)/200=40%。 某种基因的频率=该种群中此基因的数量/该种群中此基因和等位基因数的总和 (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抽样统计结果的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以基因型个数的方式呈现,还有一种以基因型的频率出现(说明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师提出问题:如何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例2假设某个昆虫种群中有30%的AA、60% 的Aa、10%的aa,计算基因的频率。 A基因频率=30%+(1/2)×60%=60% a基因频率=10%+(1/2)×60%=40%
师对学生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归纳计算的方法和公式:
某种基因频率=该基因纯合体基因型的频率+该基因杂合体基因型的频率×1/2。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为1
3、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遗传平衡定理
基因可以通过繁殖实现前后代基因的传递,那么,在繁殖传递过程中,基因频率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有哪些因素能引起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呢?(引入教材思考与讨论) 例1:假设从某个昆虫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10,计算基因的频率。
A基因频率= ;a基因频率= (1)假设上述昆虫的种群满足以下几点:
① 该种群非常大;
② 所有的雌雄个体都能进行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 ③ 没有迁人和迁出;
④ 自然选择对不同表现型的个体作用等效;
⑤ 这对基因不发生突变,并且携带这对基因的染色体不发生变异。 (2)根据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计算:
① 从亲本到所产生的配子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这个种群产生的A、a的雄配子的比例是0.6:0.4;这个种群产生的A、a的雌配子的比例是0.6:0.4; ②
从配子的结合到子一代的基因型
雄配子 雌配子 0.6A 0.36AA 0.6A 0.4a 0.24Aa 0.4a 0.24Aa 0.16aa ③ 从子一代的基因型到子一代的基因频率
A=36%+(1/2)×48%=60%;a=16%+(1/2)×48%=40% 根据解析完成下列表格: 亲代基因型的频率 配子的比率 子一代基因型频率 子一代基因频率 子二代基因型频率 子二代基因频率 AA(30%) A(30% ) AA(36% ) A(60% ) AA(36% ) A(60% ) Aa(48% ) a(40% ) Aa(60%) A(30% ) Aa(48% ) a( 40% ) aa(16% ) a(30% ) aa(10%) a(10% ) aa(16% ) 因此,通过计算子一代中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如果继续满足这五个条件,那么这个种群的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将永远保持不变,基因型的频率也会一直保持不变。这就是著名的遗传平衡定理——也称哈代—温伯格定理
由英国科学家哈代和德国科学家温伯格分别单独提出,在一个极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无突变、无自然选择、无迁入迁出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可以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保持平衡。
若种群中,一等位基因为A和a,设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p+q=A%+a%=1,如果这个种群达到了遗传平衡,那么遗传平衡定律可以写成:
∴(p+q)=p+2pq+q=AA%+Aa%+aa%=1 p:代表纯合子(基因型是AA)的基因型频率 2pq:代表杂合子(基因型是Aa)的基因型频率 q:代表纯合子(基因型是aa)的基因型频率 即: AA=p Aa=2pq aa= q
总结:遗传平衡所指的种群是理想的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同时满足以上5个条件显然是
不可能的,这样的种群是不存在的,这也从反面说明了,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种群的进化是必然的。
2
2
22
2
2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