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平抛运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测量和评价

《平抛运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测量和评价

来源:尚车旅游网
神州教育

《平抛运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测量和评价

郭伟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四中学

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概念与规律是教学的内容主体。其

中,概念是物理知识中的核心,而规律则是建立了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的法则。学生通过理解概念,建立物理概念模型,并通过观察生活和实验中的物理现象等学习物理规律,从而形成物理知识体系。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学习者是通过运用归纳法、演绎法对识别出的信息进行加工,建立相关物理概念间的新联系,从而

习得物理概念和规律①

。”学生在习得物理概念规律的过程中,是对经验或实验事实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形成新的联系,从而得到新的认知。同样反过来,对于学习者是否习得物理概念和规律,能否对习得的概念和规律进行内化并进行迁移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订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各种测试、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搜集,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以期达到价值增值的过程。

在《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中,作者Linn和Gronlund将、“测验”和“测量”三个术语明确区分,认为“评价是一个更为一般化的术语,它包括获取与学生学业有关信息的所有方法(观察、表现或项目评价、纸笔测验),也包括对学生学

业进步的价值判断过程。”②

书中将评价分为表现性评价、安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些评价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其根本目的都是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生命,强调的是对学生的理解而不是对学生的控制,要求老师在评价中利用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节、自我教育。

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关于学习结果如何分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及其助手于1956年在纽约发表了一部教育心理学专著——《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后历经半个世纪以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德森(Lorin W.Anderson)为首的一个委员会公布了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的修订版。在这个版本中,按照知识维度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又 根据知识认知过程的维度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

个层次③

,其认知复杂程度是由低到高排列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修订版)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将学习的结果进行了分类,为教师设置测评题目提供了可靠的标准。

平抛运动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典型物理模型之一,它是电场中类平抛运动的基础。在中常结合其他物理模型进行命题,平抛运动的学习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十分重要。学生对平抛运动概念及规律的理解是知识能否深化并迁移的前提,对学习结果进行测评就为教师后续的教学安排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平抛运动概念理解和应用层次测评习题样例

平抛运动概念:如果抛体运动开始时的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这个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1、学习者内部表征形式

经过学习后,学习者内部应出现变化,成为内部表征方式。对于概念的学习,经过“有意义的学习”后,学习者内部

出现命题网络的表征形式。④

平抛概念是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的。

物体在运动;运动的初速度是水平的;运动物体只受重力作用。

2、理解层次测评

①下列哪种运动是抛体运动( )A.随电梯一起运动的物体的运动B.抛向空中的细绳的运动C.抛向空中的铅球的运动

D.水平抛向空中的纸片的运动

[解释]学习者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四种运动的物体是否是抛体运动

②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的一个重要模型,生活中也比较常见。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它是怎样的一种运动。

[转化]学习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已知平抛运动概念。3、应用层次测评

如图所示,某轰炸机在一次对敌作战中执行作战任务时,在某一高度沿直线匀速飞行,一共释放3颗。若相邻两颗释放的时间间隔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某一时刻在飞行员看来这3颗在空中分布的情形为下图中的( )。

[实施]根据平抛运动概念的理解,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概念进行分析。

三、平抛运动概念理解和应用层次测评习题样例

平抛运动规律:由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合成的。

1、理解层次测评

①为什么说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解释]学习者用自己语言对平抛运动的规律进行阐述。②请说明平抛运动的规律以及规律形成的依据为何?[解释]学习者用自己语言对平抛运动的规律进行阐述。

71

“评价”神州教育

2、应用层次测评

①如图所示,AB为斜面,倾角为30°,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恰好落在B点,求:

AB间的距离;

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执行]学习者将平抛运动的规律在实际情境中加以熟练使用。

②一个物体以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2v0,不计空气的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

动为例分析了学习者在通过有效的学习后应该能达到的认知层次,以期对以后笔者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注释:① 陈刚. 试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与教学设计[J]. 物理教学. 2012(07)

② [美]Robert L.Linn & Norman E. Gronlund.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5

(Lorin W. Anderson)等.布卢姆教育目③ 洛林.W.安德森

标分类学 修订版.[M].外研社.2009年.第23页

④ 陈刚.论物理概念和规律意义学习的教学设计——学习心理学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4.12:.

参考文献:[1].吕丛爱,陈刚.物理教学中理解层次教学目标的测量与评价[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4:4-5

[2]王小明.学习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3](美)格尔茨坦(Goldstein,E.B.)著;张明等译.认知心理学:心智、研究与你的生活:第三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2

[4]吴庆麟等.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

[执行]学习者将平抛运动的规律在实际情境中加以熟练

使用。

平抛运动规律是物理学中曲线运动处理方法的一个特例,是高中生第一次接触“化曲为直”的物理思想,后续学生如何解决匀变速曲线运动问题的一条重要规律和方法,这一规律的教学往往成为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难点。要在有限课堂时间内高效实现教学目标,必须要科学的对教学目标进行测量和评价。对教学目标的认识的能力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效率高低,关乎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达成,本文以平抛运(上接第70页)

分原则,然后才能在多音节单词朗读时正确的判断重读音节的位置,并正确的朗读。也有很多同学单个单词的朗读是没有语音的问题的,而读句子或短语是则会暴露出连读,爆破,省音,弱化等语音问题。以爆破为例,爆破音/p,b,t,d,k,g/与爆破音本身或其它的辅音或元音连读时,都会出现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的问题,爆破音没法实现,就会影响整个短语甚至句子的节奏,因此针对此类问题,应指导学生首先从理论层面理解爆破的原理,然后在课下多加练习。以失去爆破现象为例:

失去爆破:爆破音+爆破音

当两个爆破音/p,b,t,d,k,g/相邻时,前一个爆破音只按其发音部位做好发音口形、形成阻碍,而不爆破出来,稍微停顿后即发出后面的辅音。前一个爆破音被称为失去爆破。失去爆破产生的原因大体上是由于省音原则造成的。如:

Kept/Blackboard/Notebook/Goodbye/September/SuitcaseBig boySharp pencilWhat timeYou must pay.

Ask Bob to sit behind me.

She took good care of the children.D.采用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方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学习和纸质的学习资料,网络上的在线学习资源以及一些手机的APP所提供的语音资源,使学生可以以简单便捷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不但可以练习语音,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阅读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是资源的丰富性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质量的参差不齐和难以把握,大部分学生难以判断什么样的学习资源是适合一年级学习的。因此,开学之初,老师除了进行正常的传统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推荐给学生们一些好的有声在线学习资源。如:网易公

开课,TED,BBClearningEnglish等在线学习资源。亦可帮助学生筛选适合日常练习英语语音和听力的手机APP,如:VOA Special English,6minute English,英语趣配音等。这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可以让枯燥的语音训练变得生动有趣,既练习了英语语音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学习英语,语音是基础、是首要内容。发音的好坏给人以第一印象,发音准确,别人羡慕赞扬,自我感觉好,英语容易坚持学下去;语音学不好,别人评价消极,自我感觉差,外语学习动力减弱。对于英语专业一年新生,这种内在的动机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于初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在语音方面的纠正和练习将极大的影响着后续的学习。而语音课的授课老师,更是应该以内外在学习动机的激励为指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一年级新生语音学习的成效,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后续学习中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Oxford.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90.

[3]文秋芳,王立非.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 20 年[J].外国语言文学,2004,(1).

[4]向阳.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策略和口语水平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8.

[5]颜宁.大学生英语语音训练及水平测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刘丽娜(1982—)女,辽宁大连人,工作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与教学。

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