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3页例5及做一做。

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小时)行多少米(千米)的数学问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也具备初步的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都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过程中,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发展模型思想,提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实例和大量的生活材料,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表示方法。

2.经历自主探索“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的过程,发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学习重点

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

“速度”概念的理解及速度单位。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你在生活中听说过 “速度”一词吗?什么是速度?请你搜集一些有关速度的资料,上课时进行交流。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调查一下你们每天上学都借助了哪些交通工具?

生:自行车、公交车、摩托车、小汽车。

师:大家知道在这些工具中哪些跑得快哪些跑得慢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实际引入,提高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让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2.探究新知:

(1)学习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表示方法。

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老师课前调查的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PPT 出示表格)

上学所需要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 公交车 电动车 小汽车 ①速度的含义

交通工具的速度 每分钟225米 每小时40千米 每小时15千米 每小时60千米 师:像自行车每分钟行驶225 米,公交车每小时行驶40 千米…用来表示每分钟,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叫做什么?(板书:速度)

②速度的表示方法

师:同学们观察上面的表格,有没有发现这样子看上去是不是很不简便? 师:老师今天就教同学们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

板书:225米/分 40千米/时 15 千米/时

60千米/时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这些简便写法发现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小结“/”的左边是米数、千米数,右边是时、分。 ) 师:米数、千米数就是路程,时、分是单位时间,速度的含义是: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可以用“路程/单位时间”表示。(板书:路程/单位时间)

师:速度的表示方法你学会了么?那我们再来认识几种交通工

具,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写出它们的速度。(PPT 出示图片,学生边看边写出速度)

a.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b.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 c.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 请你用简明地表示方法进行表达。

③同桌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速度的资料,说一说它们的含义。 (指导学生写法、读法、及意义) (2)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①根据信息,独立计算

80×2=160(千米) 225×10=2250(千米)

②请根据算式写出关系式,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③ 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速度 ④总结数量关系式:

⑤每位学生写出关系式、小组派代表汇报板书、全班交流。 ⑥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发现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在学生独立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自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请每一位学生写出关系式,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尽可能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展示自己的关系式,给他们以鼓励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巩固练习 (1)判断:

小强1分钟打字108个。这句话表示小强打字的速度。( ) 红红平均每分钟折12架飞机,可以写作:12/分。( ) 已知3小时走的路程,可以求速度。( ) (2)解决问题

①甲乙两地相距1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2小时,这辆车的速度是多少?

②甲乙两地相距160千米,一辆汽度是80千米/时,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多长时间?

③带有这个标志的路共长140千张叔叔驾车想花2小时开完这一段

米, 路。 车的速地需要

他会超速吗? 4.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我们理解了什么是速度以及速度的表示方法,总结出在行程问题中常用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会利用这个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行程问题。

拓展:按照今天的学习过程,你还能发现生活中其它的数量关系吗?课后找一找,和同学们交流。

(三)课时作业 1.填空

(1)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 (2)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写作( )。 答案:(1)340米/秒(2)16千米/小时 解析:【考查目标1】

2.口答:并说出所用的数量关系。

(1)强强每天早上跑步15分钟,他跑步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每天约跑步多少米?

(2)强强每天早上跑步15分钟,大约跑步1800米,他跑步的速度大约是多少米/分?

(3)强强每天早上大约跑步1800米,他的速度大约120米/分,需要跑多少分钟?

答案:(1)15×120=1800(米) (2)1800÷15=120(米/分) (3)1800÷120=15(分)

解析:【考查目标2】能利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解决实际问题

(1)一辆客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12小时,平原上行驶的速度是50千米/小时,山区行驶的速度是30千米/小时,最后到达山顶。这段路程大约有多远?

答案:(50+30)×12=960(千米)或者50×12+30×12=960(千米)

解析:【考查目标2】速度×时间=路程,行驶的总路程为平原行驶路程和山区行驶路程的总和。

(2)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到王庄乡去送化肥。去的速度是40千米/时,去时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 ①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

②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答案:①40×3=120(千米)②120÷2=60(千米/小时) 解析:【考查目标2】先用去时的速度×去时用的时间=两地间的路程,再用:两地间的路程÷返回所用时间=返回时的速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