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之窗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讨 一万 云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 中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二、创新教学方式。让多媒体走进数学课堂 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 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的深化 改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逐渐运用到教育中去,教学 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 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优化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的策略,并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科学的、逻辑性较强 的学科,由于抽象的缘故,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而且相比较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更上了一个层 次,因此在初中数学开始阶段,就有一部分学生跟不 上高一阶段的思维方式,慢慢地变成了学困生。作为 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研究, 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导 下,我们应该利用新课标的新内容来优化数学课堂, 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教学方式更加新颖,让学生 学习能够独立自主,一切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使我 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精彩有效。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提 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呢?笔者 针对此问题做简单探讨。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 话:“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很容易理解, 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能力的形成,不是靠“听”来 的,而是通过“行动、实践”完成的,只有通过自己的 大脑思考,并将自己所想付诸行动,才能懂得其中真 正的道理。课堂教学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以往的学 习中,主要是以听老师讲课为主,整节课下来,主要 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教师讲的教学内容从学生 耳朵内过了一遍,但是却来不及思考其中的含义,所 以做习题练习时很困难,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因为积 极思考,将教学的内容理解透了,学习起来才不费 劲。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做一个“倾听者”, 学生才是真正的东道主。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树 立学生是课堂主人的观念,抛弃以往以自身为主的 落后想法,一切以学生为主,想学生所想,让学生在 课堂上能够勤思考、敢提问、勤练习,整堂课下来,包 括学习新的知识、复习旧的知识、新旧知识的结合、 习题练习、考试模拟和分析等,课堂的每个细节,都 需要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会。我们教师要做一名称 职的辅导者,而不是指挥者。凡是学生能想到的问 题,就不要由教师提出,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大胆 质疑;凡是学生能总结出来的知识,就不要教学一一 列出,教师只做中间的指导和最后的总结即可。新的 教学观念,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颠倒,推翻了以往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的殿堂 做了主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胜,我们教师在一旁耐 心引导、及时辅导,师生之间共同协作,让我们的初 工具不断更新,使得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尤其是 网络系统比较发达的时代,多媒体等现代工具渐渐 走进数学课堂,辅助我们教学。数学本身很抽象,很 多概念和图形的内部结构,学生难以理解。有了多媒 体的帮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制作 多媒体课件,结合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加入 一些动画效果,让原本复杂的图形结构能够生动形 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在学习平面几何的时候,四 边形的不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圆的形成过程 等,可以利用模型展示,让学生看到立体的图形,而 且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 原本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丰富有趣。 但是,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自多媒体深入教学 后,很多教师将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学中的主要手段, 这样操作,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还 会降低教学效果。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要特别注 意,多媒体只是“辅助功能”,并不能占据课堂的大部 分,要适当使用,合理分配。只有正确地利用多媒体, 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手段符合时代的要求。 三、融洽师生关系。共建和谐的数学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心态、情感、态度、情绪 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往往比智力因素更能够 预测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对学 生学习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的情感在一定 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也能抑制学习的发展。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和学生之问的 互动,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 心理,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不断关注学生 的情感成长、情绪变动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要公平 公正,不能用语言或者行为讽刺嘲笑学生,要让学生 感受到教师的爱,让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一旦学生喜欢这位老师,那在上这位教师的课时,一 定会用心听讲,整个课堂气氛也会相对融洽,为教学 的进行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下对于学网生的态度。学 困生和优等生的区别主要在于学习成绩的好坏,其 实他们的内心世界都是丰富的,他们也需要老师的 表扬、老师的爱护,相比较其他学生而言,这些学困 生在成绩上有所提高时,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肯 定和表扬,所以,我们要了解学闲生的内心世界,对 他们进行及时鼓励。我相信,只要他们对我们教师产 生了信任,就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慢 慢脱离“学困生”这一称号。教师的情感教育、师生的 融洽关系,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 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职业学院永煤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