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世说新语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及答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世说新语〉两则》基础训练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

柳絮()差可拟()尊君在不()雪骤() 二.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

寒雪日内集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未若柳絮因风起

...太丘舍去元方入门不顾

三.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6、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7、友人惭,下车引之 四、填空:

《世说新语》是朝宋人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咏雪》中用了两个比喻句:一个是,一个是。相比之下,更好的是,理由是 。

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六,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不少于四个)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3“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4《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5.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6.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拓展空间

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文举年十岁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②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③。

【注释】:①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②奕世:几代。③踧躇(cùjí):不安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父到洛(洛阳)B.为司隶校尉(担任)

..

C.既通,前坐(……以后)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 2.对下面加点的名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文举年十岁(孔融,孔子二十世孙)

..

B.先君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

C.君先人伯阳(即老子,老子又名李耳)

....

D.太中大夫陈韪(是皇宫里的御用医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

(2),人以其语语之。 。

(3),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4.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么? 八,片段写作训练

《世说新语》给我们讲述了有才能、有志气的人的小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立志成才的小故事?试与同学交流一番,在下面写出故事梗概。

参考答案

一.xùnǐfǒuzhòu

二.家庭聚会不久、一会儿快速、急速高兴地、愉快地大致、差不多

相比比不上、不如凭借不再等候就走了回头看

三.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2,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3,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漫天飞舞。

4,这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5,陈太丘与朋友相约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

6,(陈太丘)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7,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讨好元方 四.南朝刘义庆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柳絮因风起

柳絮的形状更形似鹅毛大雪,同时此句中我们还能感受春天的气息。 五.B

六.1,如: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顾:古义“回头看”,今义“顾及”、“理睬”;儿女:古

义为“子侄辈”,今义为“儿子女儿”;文义:古义为“诗文”,今义为“文章的意思”;委:古义为“舍弃”,今义为“委托”

2,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

3,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

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4,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 5,无信无礼

6,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的聪明孩子。不失礼: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

义。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可以理解为元方并非“无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距之于千里之外。

七,1.D(仆:我,古人的谦称)

2.D(太中大夫:朝庭中的文职官员) 3.①所以我和你是世代交好啊。

②人们把孔文举的话对他说了一遍。

③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

4.因为孔文举话中有话,意思是说,想必你小的时候一定非常聪明,所以现在才变得这么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