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巴州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巴州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来源:尚车旅游网
关于巴州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一、巴州概况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巴音郭楞”蒙语意为“富饶的流域”,是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有蒙、维、回、汉等37个民族。巴州地处东南部,行政区划面积47.1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四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下辖库尔勒、轮台、尉犁、若羌、且末、焉耆、和静、和硕、博湖一市八县,州府设在库尔勒市。

巴州自然与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有野生动物73种,占全疆野生动物种数的56%;有野生植物2200多种。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74种矿产,储地681处,其中蛭石、红柱石、钾盐储量为全国之冠。

交通较为便捷,有7条省道、国道,其中有5条呈“三横两纵”贯穿巴州,城乡客货运网已形成,现代化通信覆盖巴州。

巴州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国家确定的旅游基本类型中,巴州占中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总量的71.6%,占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总量的85.7%。州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个,国家级传承人3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0个,项目数量居全疆地州之首。

二、巴州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优势

巴州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较快发展,已具备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增长空间大和经济社会基础坚实等四大发展优势,放眼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巴州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增长性,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必将为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更重要贡献。

(一)自然景观丰富,人文景观多彩

巴州拥有与我国中东部地区风格迥异、独具西域风采的自然旅游资源。以

湖泊山色、雅丹地貌、沙漠风光、草原风情、丝路文化、东归文化等为代表的巴州旅游资源,形成了博大、独特、神奇、多元的自然与人文旅游景观,并拥有多个中国乃至世界之最。

巴州拥有旅游资源基本类型48种,除天山巴音布鲁克草原、阿尔金山、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林、博斯腾湖等世界一流自然景观外,还拥有若羌楼兰古城遗址、米兰遗址、且末皇家玉矿、焉耆锡克沁千佛洞、铁门关、等众多垄断性人文资源,是西域文化的代表性区域,境内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自治区级27处,县级109处。

巴州旅游产品内涵丰富,产品类型多样。 如此博大雄壮景观和精深多彩文化,犹如一个巨大磁极吸引着无数大自然的亲近者和人文爱好者,加大投资开发,巴州必将会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热点。

(二)交通设施完备,区位优势明显

自古以来巴州就是丝绸之路、玉石之路和南北交通的枢纽。7条国道、省道有5条贯穿巴州。对外交通已形成立体进出快速通道,库尔勒至乌市、喀什和西安列车,库尔勒直航乌市、北京、石家庄、成都、上海等重要国内旅游客源地。

对内交通便捷程度日益提升。国道314、218、217、315线等高级别公路陆续成为进出巴州的快捷通道。正在建设的吐-库电气化铁路,将使往返库-乌的列车时间缩短为5-6小时。“十二五”期间:将改建G216(乌鲁木齐-巴仑台)等级公路,将成为南北疆第三条、也是最便捷的通道。库尔勒—若羌、喀什—和田--且末—若羌—青海格尔木的铁路修建,将形成通往内地的第二条铁路大通道,对南疆与内地的往来具有极大的促进。

(三)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坚实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巴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处在各地州的前列,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南疆铁路临管处和塔里木石油指挥部的设立,对于促进巴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油气、罗布泊钾盐等矿产的大开发,使巴州工业产值的比重快速增长。巴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多年来一直排在全疆地州市的前列,巴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巴州旅游经济增长空间大

巴州旅游业始终坚持“以特色,促提升”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思路。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已成功打造了巴音布鲁克、轮台胡杨林公园、博斯腾湖、罗布人村寨等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库尔勒为中心,辐射巴音布鲁克生态民俗旅游区,博斯腾湖休闲度假旅游区,塔里木沙漠胡杨观光体验旅游区,罗布泊阿尔金山特种探险寻古旅游区等东南西北四大旅游目的地为支撑的旅游线路产品。

巴州旅行社共有15家,其中国际旅行社仅1家,其余旅行社普遍实力较弱小。90余家宾馆饭店中有星级饭店44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7家,标准床位8000多张。规模超前,但效益一般,服务质量也仍有待规范与提升。

旅游景点与参观点51处,其中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19个(4A级6个,3A级6个、2A级7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景区普遍效益一般,缺少5A龙头旅游景区。

旅游购物单位20家。旅游商品有四大类100多个品种,其中芦苇手工艺品初具规模。旅游娱乐场所30多家,档次一般,基本满足游客市内消费需求。

旅游教育培训单位2个。以宾馆服务员、导游员、农家乐从业人员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为主,缺乏培训旅游高级管理和特殊人才能力。

由此可见,尽管巴州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但整体旅游业发展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资源开发基本上属原始性利用,但潜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巴州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发展潜力巨大,是服务业的龙头。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繁荣发展服务业,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精神文明建。

(二)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扩散全国知名度的必然要求。

旅游业兼具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是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最具典型性的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总量,还可以有效提升文化软实力。巴州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要充分发挥优势,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努力提高旅游对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度,促进经济文化建设。

(三)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拉动我县经济增长的新的突破口。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能够有效带动第三产业、拉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同时作为终端消费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可直接拉动内需,有利于促进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巴州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的新的突破口,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四、巴州旅游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存在问题 :一是对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认识有待提高;二是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三是旅游要素发展失衡,宾馆业发展超前,景区开发滞后;四是宣传促销薄弱;五是人才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相关对策 :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依托我州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多元文化资源,以\"探秘楼兰、畅游巴州\"为主题,按照\"中心带动、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思路,深化旅游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宣传促销,创新旅游管理,建设一批疆内外知名的旅游精品品牌,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十二五”末,形成旅游产业体系较为完善,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努力把巴州建成\"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我国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