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7妈妈睡了表格式教学设计

7妈妈睡了表格式教学设计

来源:尚车旅游网
7 妈妈睡了 导学案设计 课题 设计说明 妈妈睡了 课型 新授课 《妈妈睡了》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她的所见所闻。课文所表达的就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就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体现的;妈妈爱孩子,就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这种蕴含在生活常见小事中的情感点燃了孩子爱的火种。鉴于以上分析,我在本课教学设计过程中,以讲读结合为主要方法,以读促讲,以读代讲,读中识字,读中获得文本内容与情感价值的双赢。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发”;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句。(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难点) 1、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 2.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1、学生朗读课题,语调要轻柔,要缓教师可以以“妈妈睡了,轻轻读课题。 慢。 地,柔柔地读,不要吵醒了妈2.教师引导学生针对题目质2.学生质疑:妈妈为什么睡着了?妈”来引导学生朗读课题。 疑。 妈妈睡觉时就是什么样子的? 1、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1、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活动,思考课开小组合作读文。 前产生的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1)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大声1、教师要注重对课前预习成果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朗读课文,重点读记预习中圈画的的检测,鼓励学生主动预习,自(2)教师引导小组同学轮流朗内容。 主读文,自主识字。 读课文,相互学习,相互纠正(2)小组长组织同学分自然段轮流2.学生在朗读词语的时候,要字音。 朗读课文,并对有错误之处予以示注意以下几个词语:“红润”的(3)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范。 “润”,声母就是r,韵母就是思考课前提出的两个问题。 (3)学生逐段读文,圈画出与问题相un,发音要准;“等会儿”后面2.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小组识关的语句,再读一读这些语句。 就是儿化音,要读准儿化音;记生字的成果。 2.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读字、词、句,“头发”的“发”要读轻声。(1)课件出示句子,教师指名并交流。 “沙发”的“发”读一声。“理朗读。 (1)学生朗读句子: 发”的“发”读四声。针对“发”①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一要注意读准加点的生字; 这个多音字,可以引导学生查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二要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 字典,读一读字典上不同的词②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三要把带有生字的句子读通顺,能语。 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正确断句。 3.“粘”与“沙”都就是翘舌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2)学生朗读词语:哄人、先后、闭音,要读准。 ③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紧、红润、头发、粘上、汗珠、额4.要回答“妈妈为什么睡着了”出汗珠的额头上。 头、沙发、乏了、理发。读准“发”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读(2)课件出示词语,教师指名的字音。 全文,重点结合最后一个自然朗读,并学习多音字“发”。 (3)学生认读本课12个会认字,掌段寻找答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组织握多音字“发”,组词语,能组几个5.指导学生朗读句子时,要尊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并口头就组几个。 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可以从两组词。 3.学生针对课前提出的第一个问个方面引导学生朗读,一就是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课前质题,交流自己找到的答案: 体会妈妈干活后很累的感受,疑的思考结果。 (1)学生交流:因为妈妈累了,所以带着疲倦的感觉来读;二就是(1)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妈妈睡着了。 体会小作者瞧到妈妈这么劳累为什么睡着了? (2)学生朗读:她干了好多活,累了,时的感受,带着心疼的感觉来(2)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描写妈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读。好老师好 童学原创制作,妈累了的句子。 (3)学生先想一想自己的妈妈平时更多视频课 件教案请加微信(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都要做哪些活,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免费领象妈妈干了哪些活。 (4)学生可以先想象妈妈干了一天取:haolaoshihaotongxue8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妈妈干的活就是一种怎样的情景,然后带了好多活后的感受,有感情地着这种体验朗读句子。 朗读这个句子。 1、课件展示写字表中的8个1、学生仔细观察例字,瞧一瞧哪一“先”上面的竖要写在竖中线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用时:5分钟) 二、讲读结合,初步理解(用时:23分钟) 三、观察交流,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会写字,引导学生观察例字,提出难写的生字。 2.教师针对同学提出的难写之处进行范写。 3.教师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自由练写,展示后集体评议。 4.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写字表,然后练写。 5.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圈画写得好的地方,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1、您瞧见过妈妈睡觉时的样子不?回家之后,瞧一瞧。 2.观察好之后可以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 教师指导 1、板书课题,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妈妈为什么睡着了。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中插图,想象妈妈睡觉时的样子,并交流。 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一读:教师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 二画:画出描写睡梦中妈妈的样子的句子。 三想:想想哪些语句最能概括妈妈此时的样子。 四说:把您的想法与小组的同伴说一说。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相机指导:汇报一:结合第2自然段中的语句体会“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1)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些语句能瞧出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朗读相关的句子。 (2)引导学生朗读“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并模仿练习。 (3)课件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比较: 弯弯的眉毛,长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弯弯的眉毛,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汇报二:结合第3自然段中的语句体会“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妈妈的温柔。 (2)课件出示一组妈妈微笑的四、布置作业,延伸拓展(用时:2分钟) 教学环节 一、借助插图,交流引入(用时:8分钟) 二、讲读结合,体会情感(用时:22分钟) 个笔画或者哪一个部件难写,与老师与同学交流。 2.学生观察老师的范写,倾听老师的讲解。 3.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与讲解练写一个,评议时注意倾听老师的建议。 4.学生观察写字表中每一个笔画的书写,然后临写,最后练写2个。 5.学生仔细观察展示的范例,瞧一瞧哪一个字的哪一个笔画写得好,好在哪里。然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1、学生观察,瞧清楚妈妈睡觉时的样子。 2.说的时候要有条理,说清楚;画的时候,要想办法画出妈妈睡觉时的样子。 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 1、学生齐声诵读第1自然段。 2.学生围绕“妈妈干了很多活”来交流。 3.学生观察插图,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妈妈此时的样子。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这三个自然段。 (2)想想睡梦中的妈妈就是什么样子的。画出第2~4自然段的首句。 (3)读一读画出的句子,找出“真美丽”“好温柔”“好累”三个短语。 (4)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答案。 2.学生汇报并订正自己的答案: 学生交流一: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朗读第2自然段。 (1)学生交流并朗读第2自然段的第2句话“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红润的脸上”。 (2)学生朗读三个短语,并仿说:水灵灵的眼睛、细长的眉毛、白净的脸等。 (3)学生朗读并辨析:“睡”就是说妈妈睡觉了,眉毛也不动了。眉毛也在睡觉,说明妈妈太累了。所以“睡”比“长”准确。 (4)学生轻轻地、美美地朗读这一段,读出妈妈的美。 学生交流二: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朗读第3自然段。 (1)学生轻轻地、柔柔地朗读第3自然段。 (2)学生观察照片,感受妈妈的温柔,带着微笑朗读“妈妈微微地笑着……等会儿讲给我听”。 学生交流三:睡梦中的妈妈好累。朗上,第二横略长,下面的竖弯钩要写得圆润些。 “闭”的“门”不能写得太窄。 “窗”下部分最里面不就是“夕”,这里的点要出头。 “发”右上有一点,不要丢掉。 如果妈妈不在身边,也可以瞧一瞧其她亲人睡觉时的样子。 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画面上妈妈睡觉时的表情,借助图画来交流,也可以联系家庭作业,结合自己妈妈睡觉时的样子来回答。 1、圈画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要用尺子等工具认真细致地圈画;二要圈画完整的句子,即从句子的第一个字圈画到表示一句话结束的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2.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订正自己的答案。 3、学生针对短语进行模仿练习,形式可以多样。例如,明亮的眼睛,既可以说水汪汪的眼睛、亮晶晶的眼睛,也可以说明亮的阳光、明亮的灯光,更可以说晶莹的珍珠、可爱的熊猫等。 4.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想象妈妈干了很多活,她心里就是什么感受,读出妈妈的疲惫之感;其二,当“我”瞧到妈妈那么劳累的时候,心情怎样?“我”心里一定很心疼自己的妈妈,那么就读出这种心疼的感觉。如果还有同学认为,妈妈那么累,好不容易才睡一会儿,我们不能吵醒妈妈,朗读的声音应该很轻柔,教师也应该给予支持与鼓励。 三、总结交流,升华情感(用时:7分钟) 照片,引导学生对照照片朗读描写妈妈温柔的一段话。 汇报三:结合第4自然段中的语句体会“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1)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睡梦中的妈妈好累”的句子,仔细读一读。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作者就是怎样写出“睡梦中的妈妈好累”的?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妈妈为什么要干那么多活?妈妈为什么连睡觉的时候都那么累呢? 2.课件播放歌谣《我的好妈妈》,引导学生倾听,谈感受。 1、在学校里悄悄地给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信,说点心里话,说什么都可以。 2.回到家,把信拿给爸爸妈妈瞧,同时也可以让她们给您写回信。 读第4自然段。 (1)学生找出本段的第2~4句,读出妈妈此时好累的感受。 (2)学生交流:一就是描写妈妈呼吸沉;二就是说妈妈额头上有汗;三就是写妈妈连鸟叫声、风吹树叶的声音都听不到。 (3)学生朗读,读出妈妈此时的劳累。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1、学生结合平常在家里妈妈要做的事情来交流:妈妈为了照顾家,照顾孩子很辛苦,妈妈爱我们,更爱我们的家。 2.学生听歌谣,明确:妈妈爱我,我也要爱妈妈。 1、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就是心里想说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2.观察爸爸妈妈瞧到信后的表情,读回信时再想一想自己当时的心情。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请家长协助,将歌谣《我的好妈妈》换成学生的妈妈在家里辛苦干活的真实生活照片,更能激发学生爱妈妈的情感。 如果学生难以确定表达内容,可以建议她回忆爸爸妈妈就是怎样关心她的,写几句感谢的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