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的习俗

来源:尚车旅游网
安徽的习俗

江淮赏月之俗一般是先祭月再赏月。祭月又称拜月。将香案供桌大多摆放在庭院中,或设在院内篱笆旁、天井边。供桌上摆放的祭品有多有少,但一般都有月饼很水果,如石榴、柿子、梨、苹果、鲜藕、板栗、枣子之类。所放水果的多少,因地理环境、生产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别。除月饼和水果之外,有些地方还加有特殊的贡品,如休宁,歙县城乡摆上一个大南瓜;长丰放一个大馍;六安供茶水;蒙城供焦馍;天长供鸡头苞、毛豆荚,并有月宫嫦娥象等,祭祀时固执、五河是月出鸣炮敬祭;巢湖市是月出鸣炮染香拜月;休宁蒙城是然组焚香叩拜;屯溪是点上红烛,全家跪拜。六安,铜陵、寿县、凤台、长丰等则为焚香拜月。祭过月神,才真正开始赏月。人们一边欣赏似镜的明月,一边品尝祭品,如涡阳,六安、铜陵、冬至、休宁、屯溪、巢湖、天长、合肥等皆如是。屯溪人在全家赏月时往往围坐一处,一面吃月饼,水果等,一面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等到月过中天,才回屋就寝。 吃月饼、赏月

安徽各地中秋皆喝月饼,且几乎都在晚上祭典过月神之后喝,唯独休宁人完全相同,通常在早上喝。天长人在恭月之后,分食月饼,例如有人出外,即为领一份或寄给。涡阳人在烧香祭典月之后,自害月饼和毛豆。江淮赏月之谓之通常就是先祭典月再赏月。祭典月又称仁月。将香案供桌大多摆放庭院中,或设于院内篱笆旁、天井边。可供桌上放置的祭品存有多存有太少,但通常都存有月饼跟水果,例如石榴、柿子、梨、苹果、鲜藕、板栗、枣子之类。Scars水果的多少,因地理环境、生产条件的相同而存有差别。 徽州地区:舞草龙

在徽州等地皆存有中秋玩草龙习俗。草龙就是存有稻草叠成的龙。黟县又称“舞草龙”即为用稻草叠成龙头,又以稻草茶条一束一束,连成龙身,再以一段由细至细稻草束作龙尾,每段之间用绳系则着,每人手擎一段,配上锣鼓,上下翻转,欢度中秋。休宁又称“歌舞香龙”,其用稻草叠成,周身挂香,长短依舞龙的人数而的定,内要七八尺支木棍一根,龙身上摆满熄灭的篾香。香龙循街道前进舞动,后随各式花灯,锣鼓,鞭炮相随。香龙所到之处,各户均挂一炷香并放鞭炮,则表示热烈欢迎助兴。至午夜茶动,送来龙上岸(将龙身资金投入河中),意为寓意大丰收。屯溪则在龙头上装设着一盏红灯,龙身插以“篾香”,舞龙者多为村中儿童,歌舞至人家门口,嘴里必须唱起一段吉祥如意的言辞,例如“香龙至你家歌舞一舞,来年讨伐个好媳妇”之类,以招来人家的芳心与招待。 皖北地区:火把节

在皖北的.阜阳地区,当地百姓庆中秋除了存有喝月饼等习俗外,最具有特色的民俗就是火把节。提出诉讼火把节的由来,不能不提及多年前的元末农民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武装起义,因为刘福通就是安徽阜阳人,他在这里发动的农民起义给当地遗留下了一段佳话,也遗留下了一个节日民俗。

每至中秋节晚上,小朋友模仿红巾军,用麦秸、稻草扎成三四尺长的把子,内实麦草,到野外点燃,摇来摇去,似为信号,本地习称“撂火把”。这一习俗至今久而不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