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经典MOOC课程第二讲
崔颢《黄鹤楼》
主讲教师:胡可先
第二节 《黄鹤楼》与《鹦鹉赋》
这首诗是将怀古思乡和写景抒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芳草萋萋鹦鹉洲”一句,写景中寓怀古之意,洵为千古名句。鹦鹉洲,位于汉阳西南的长江中。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祢衡作过《鹦鹉赋》,后人命名其洲为鹦鹉洲。这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也给崔颢这一联的写景之笔涂沫上浓重的感伤色调。
这篇《鹦鹉赋》是汉代咏物赋的代表作品,也是祢衡一生悲剧的映现。其时祢衡在江夏太守黄祖部下参理文书,黄祖太子黄射大宴宾客,请求祢衡当场写作《鹦鹉赋》,祢衡即应命而作,并以鹦鹉知比,抒发自己寄人篱下,穷愁潦倒的感慨。赋的第一部分以鹦鹉的奇姿丽质、辨慧识机、殊智异心、比美鸾凰以寓自己的高远志向,这与史载祢衡“淑质贞亮”、“英才卓砾”、“气尚刚傲”适相吻合。这是祢衡志向的写照。第二部分写鹦鹉落入罗网、离群丧侣、闭以雕笼、流飘万里的情况,这也与祢衡因声名较高,由孔融推
荐被曹操任用,然因违忤曹操不为所容,又遣送荆州后被刘表送于江
1
鹦鹉洲上祢衡墓 夏太守黄祖的经历基本相似。这是祢衡身世的写照。第三部分写鹦鹉羽断肢残,只好安其所安,以报效主人。鹦鹉的无奈,实际上是作者寄人篱下感慨的流露,自己栖迟异乡,故友皆绝,只好随人俯仰,委顺于时罢了。这是祢衡心态的写照。
祢衡是一位桀骜不驯,尚气刚傲,矫时慢物的文士。《后汉书》本传记载,因孔融爱才而推荐于曹操,操欲见衡,衡称狂疾而不往。操又闻衡善于击鼓,即召为鼓史并大会宾客,衡裸身击鼓以羞辱曹操,后又以杖捶地大骂曹操,操于是送给荆州刺史刘表。刘表始甚礼之,后亦受到祢衡的悔慢,不能见容,再送江夏太守黄祖。衡与黄祖子黄射友善,在射大谢宾客时作《鹦鹉赋》。赋虽寓己之不遇,但并未带来杀身之祸。以其才情高扬,更显声名。但不久在黄祖举行的另一次宴会之上就导致了不幸的结局。
祢衡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与其扬名的《鹦鹉赋》也紧密联系在一起。后来人们就将祢衡被杀之江中小岛命名为“鹦鹉洲”。因而鹦鹉洲具有一段闻名的历史,也具有一段悲壮的历史,还具有一段感伤的历史。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在写景的同时,融进了这一感人至深的故事,无怪乎成为千古名篇了。清人沈德潜在经过鹦鹉洲时,作了一首《鹦鹉洲吊祢处士》诗云:“蚁视曹公气不摧,兰焚玉碎剧堪哀。故人慷慨推奇士,乱世纵横露俊才。洲沁何妨激涛浪,文章那肯辱蒿莱。只今后代经过者,烟水茫茫酹一杯。”后人对于鹦鹉洲的感受,也可以与崔颢诗相发明。但鹦鹉洲在明末清初被江水冲没,其附近又淤出新洲,于是将新洲名为“鹦鹉洲”,我们现在所见的鹦鹉洲并不是唐代以前的鹦鹉洲。唐代的鹦鹉洲属江夏,靠近黄鹤楼,后来的鹦鹉洲属汉阳,距黄鹤楼较远。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