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察尔汗盐湖上盛开的地矿盐花

察尔汗盐湖上盛开的地矿盐花

来源:尚车旅游网
青海国土经略·2020年第6期2005年,青海地矿局提出了“一业为主,两翼延伸”的发展战略,组建了“一黄一白一地产”三大支柱产业。在十五年的发展过程中,秉承地质“三光荣”精神,地质人努力转变思路,积极适应市场,顽强拼搏,在保护自己辛苦勘查资源的同时,创新发展,综合利用资源,为社会创造了经济价值。近日,记者走进“一白”产业的青海地矿集团格尔木盐湖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回顾他们15年来艰苦创业的经历、分享他们收获丰硕成果的喜悦、感受他们拼搏前行的坚定信心——察尔汗盐湖上盛开的地矿盐花◆ 罗生福柴达木盆地是祖国的“聚宝盆”,而它的心脏则是著名的察尔汗盐湖。这里蕴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伴生着钾、镁、钙、锶、硼、碘等多种矿产。盐湖内有大大小小湖水分布,因长期的风吹日晒,高浓度卤水结晶成形态各异的造型,点缀于湖面之上,形成了一幅幅、一朵朵洁白闪亮的“盐画”“盐花”。有的如亭台楼阁、高山流水、飞禽走兽、山川草木,有的如白云朵朵、雪花凌霜、白色灵芝,晶莹剔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青海地矿集团格尔木盐湖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察尔汗霍布逊盐湖矿区,是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股份制企业,于2005年4月组建,2006年建成年产6万的钾肥生产车间。该公司是盐湖资源开发型企业,以氯化钾产品生产经营为主,并配套有其他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它就是察尔汗盐湖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盐花”,任凭风吹日晒,依然顽强绽放。“十二五”期间,钾肥车间累计生产钾肥38.69万吨。“十三五”期间,累计生产钾肥37.95万吨。自2006年建成投产至2020年底,连续实现年产值超过亿元,为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公司多次被中华总工会、青海省总工会、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委市政府,授予六型先进班组、红旗班组、先进集体、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文明单位、中国钾肥制造企业50强、全国优秀资源整合矿山、工人先锋号、高原工人先锋号、先进基层党组织、维稳工作先进单位、村企共建先进单位、省市两级纳税信用A级企业等40多项荣誉,连续8年被格尔木市评为重合同守信誉企业,并于2017年获得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企业荣誉,10月获得州级和省级绿色矿山荣誉。已进入全国绿色矿山遴选名录。面对困境 迎难而上公司组建初期的2005年,矿区内可开采卤水资源储量为924万吨,减少至“十三五”末的119万吨(空隙度可开采储量)。公司现有的30.3千米采卤渠内的卤水水位深度已由建厂初的1~2米降至20米,已挖到泥层。采卤难度越来越大,采卤量逐年递减,成本越来越高。因卤水逐年减少,无法满足盐田生产,导致光卤石(原矿)生长周期不够,跟不上车间生产;原有的低品位老矿也已所剩不多,品位10%左右,是高钠高镁矿,结块严重,生产难度较大,选矿比较高,典型报道33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回收率较低。

钾肥生产车间主任沈芳存说:当前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日益减少的卤水资源与钾肥生产的矛盾,光卤石的不足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公司领导们也很着急,想着各种各样的办法。广大员工也很着急,大家都在想办法、出点子。

公司总经理朱昌河说:我们要调整思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盐湖钾资源枯竭的现状下,充分利用矿权内丰富的钠、镁、钙、锂等盐湖资源绿色无污染的优势,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稳步推进其他盐矿系列产品的开发,实现对盐湖资源的深加工和精细化、规范化经营。以创新产品、特色产品、绿色产品求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优化调整盐湖产业链。

公司在钾肥生产的同时,深挖潜力,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均投入一定的盐湖产业综合利用资金。截至目前共计投入5000余万元,取得了一些成果。

公司所属的格尔木政沁盐业公司,开发生产的保健热敷盐系列产品,以诚信和质量赢得业界认可,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工业盐年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钠盐资源回收率达到80%。

公司开展的富锶盐产品研究,已申报国家知识产权技术专项五项,一项已获得国家技术专利证书,后续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镁钙型融雪剂产品的研究推广报告编写完成,在融雪的同时补充土壤的微量元素,可实现“融雪施肥”二合一。与青海大学联合研究开发的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充分利用盐湖中的钾、钠、钙、镁、锶等元素,增加肉类食品的品质和营养。研究完成的可用于食品、医药的氯化钾、氯化镁产品,是综合利用盐湖资源、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有力举措。

钾肥和工业盐受市场变化影响,“十二五”期间,钾肥平均价格由初期的2310元/吨,降至末期的1420元/吨;工业盐由初期的48元/吨,降至末期的35元/吨。“十三五”末期,钾肥平均价格降至1230元/吨;工业盐平均价格降至8元/吨。价格逐年呈由高到低的曲线走势,经营收入和利润逐年下滑,影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资金投入。

因此,这些创新项目大多尚在开发起步阶段,还未形成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尚未凸显。加之经济下行,在没有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的情况下,新产品的研发推进很困难,产业发展阻力较大。

改造升级 高产创优

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充分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地质人对自然资源的敬畏和珍惜。公司提出“稳定钾肥、达标创优、综合利用、持续发展”的16字发展目标,同时始终坚持“提质增效,降本增效,节约增效,创新增效”的生产经营原则。

公司在“稳定钾肥、达标创优”原则下,本着发展绿色盐湖产业的方针,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优化管理流程、降低成本、提质增效,推进盐湖资源产业创新发展。

2015年公司对结晶器、浮选机、自动离心机及水平带式过滤机等设备的改造,完成了从冷分解正浮选到冷结晶正浮选的工艺转变,优化钾肥生产。2016年对沉淀池、母液池、结晶器、浮选槽、工艺管道、配药罐、盐酸罐等的改进,使设备的功效发挥了最大水平,生产稳定,减少了停待维修时间,单班产量增加了50吨左右。

经过两年的完善工艺操作和设备、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了贫化率,使原矿中的氯化钾含量由“十一五”期间13.94%提高至“十二五”期间的15.11%。产量由当初设计的6万吨/年,达到2017年超设计生产能力的8万吨/年。解决了原矿分解浓度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离心机自动化脱水,增大了氯化钾粒度,产品由粉钾变为结晶体钾,白度显著提高。总结出了一套较为理想的结晶技术参数,综合回收率为61%,新工艺每年少排放尾液28万多吨。产品质量、回收率指标在国内钾肥生产企业处于领先水平。

钾肥生产车间一直将创新纳入劳动竞赛考核目标进行奖励,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将车间作为展示自己的舞台。每年开展“促创新、推发展”的创新活动。“十三五”期间,共征集创新项目117项,包括技术改革、设备改造、安全生产保障、环境改善、管理方式创新等。2017年获得钠镁盐矿洗涤提纯技术专利;2018年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底流堵塞的结晶器》。

从投产到稳定,再到达标达产,说起来是几句话的事,但做起来是一点一滴、一丝一毫,非常细致、繁琐熬人的痛苦过程。

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均说:新旧矿的掺兑使用、技术改造、设备维修等,这些大量繁琐的工作,使得各部门一线员工的工作量比原来大了很多。我们一点点地摸索,做了大量的工作,分析研究了几百个数据,

3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青海国土经略·2020年第6期

最终达标达产,顺利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钾肥生产车间工艺技术负责人李龙说:在技术改造的时候,公司领导和一线员工一起研究守候,绞尽脑汁,费尽心情。在掺兑矿配比中,李建均整晚守在车间,与大家反复试验分析,一丝不苟;在技术改造中或是车间有问题时,他都和大家一起研究解决,经常半夜还盯守在车间,一待就是六七个小时。

提质降本 收获良多

我们不能左右市场价格,但我们可以控制成本!公司始终坚持“提质增效,降本增效,节约增效,创新增效”的生产经营原则,节约一分一厘、一点一滴,追求效益最大化。

通过对设备的优化组合,对工艺的优化升级,不仅实现了达产达标,也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2016年节省原矿9万多吨,节省原矿成本722万元;节省药剂约50万元;将部分大功率电机更换为配套的功率电机,经估算当年节约费用27万元左右。2016年钾肥生产车间提质增效节省约799万元。

2016年钾肥生产车间安装了净水设备,比上年减少生活用水960吨,节省费用约4.8万元;自行设计改建车间门口楼梯、原矿仓楼梯、沉淀母液池等,节约40多万元;自行设计将旱厕改建为水厕,节约成本10万元;自行设计重建职工澡堂,节约成本17万元;更换生活区和车间漏雨的屋顶,节约费用90余万元。由于全面的升级改造,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较之上年早完成任务45天,节约员工野外补助24.30万元。提前放假45天,节约职工生活电费7.15万元。2016年降本增效为公司节约费用约193.30万元。

2017年在使用原先堆放的原矿时,因结快严重,无法用于生产,外部承包破碎需要220万元。经车间反复摸索试验,采用新矿覆盖旧矿的方式,浸湿旧矿,掺兑使用,不仅节省了破碎费,而且充分利用了资源,保证了生产,完成了目标任务。

2017年药剂节约64.33万元;车间楼梯改建、洗衣房建设,节约资金约25万多元;旧矿覆盖浸湿利用节约77万元多;提前两个月完成任务,节约野外补贴约32.40万元,节约电费124.50万元。2017年节约增效、创新增效,共节约323.60万元。

2015~2017年,损耗逐年减少,操作日益熟练,生产稳定,生产工期不断缩短。2017年公司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

挖掘潜力 绿色发展

公司党委书记左志勇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司盐湖资源开发项目将自觉贯彻科学管理理念,遵循发展绿色盐湖产业方针,开发利用好盐湖资源,逐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建设大美青海做出应有的贡献。

公司现有的优势资源是:富锶盐资源储量6000万吨;(水晶状)晶体盐储量约5000万吨;卤水氯化钾为21万吨;卤水可利用硼资源量约为18.3万吨、锂资源量7.6万吨;氯化镁资源约一亿吨;卤水氯化钠为3000万吨。

十多年来,公司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先后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盐湖化工专业大中专以上技术人员116人次,与科研院所联合研发盐湖资源产品,如:高品级钾肥产品、工业级氯化镁、食品级镁产品、盐湖锂资源、盐矿畜牧饲料添加剂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现了“产学研”有机结合。

近年来,公司加强人文关怀,为了更好地完善职工休假制度,将原来的三个生产班组扩大为四个,把三班倒改为四班三倒的运转模式。延长了一线员工的休假时间,缓解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以便全身心地投入生产中,进一步提高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

走进公司钾肥生产车间,机器在嗡嗡声中稳定运转,洁白的钾肥在传输带上缓缓运出车间。一位操作人员漫步在浮选槽中间的过道中,气定神闲地查看着生产流水线。钢架结构的车间墙壁上贴着:“只要我们努力,地矿职工也能办好企业!”大幅标语。

来到公司盐田,蓝天白云,凉风拂面。一片片彩色斑斓、波光粼粼的盐池延伸到天边。微风吹动水面,池边绿黄相间的小小涟漪在水底上下晃动,层层弯曲的光影映照在洁白的池底,轻轻摇曳,水草柔曼,变幻莫测。远处的水面由近至远,变为深绿、深青、深褐色,延伸向远方,与蓝天白云相连,天水一色,碧波荡漾。

放眼一望无际的盐田,在阳光照耀下五光十色、熠熠生辉;看着洁白的钾肥,在传输带上源源不断地运出车间;我们坚信:顽强拼搏的地矿盐湖人,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盐花”会永远美丽绽放!

作者单位: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信息中心

典型报道

3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