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配套K12】[学习]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每日一题

【配套K12】[学习]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每日一题

来源:尚车旅游网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专题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l/

B.l/16

C.3/16 D.15/ 【参】D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及发生时间 (1)条件

①有性生殖生物;②减数过程中;③细胞核基因;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时间:减数第一次后期。 2.利用基因式法解答自由组合遗传题

(1)根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写出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式,如基因式可表示为A_B_、A_bb。 (2)根据基因式推出基因型(此方法只适用于亲本和子代表现型已知且显隐性关系已知时)。

1.来航鸡羽毛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子一代 亲本(P)组合 (F1) 表现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 B.F2中白色羽毛来航鸡的基因型共有5种 C.F2的纯合子中白色个体占3/16

D.若对F2中黑色羽毛来航鸡进行测交得F3,则F3中黑色个体占2/3

2.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下图分析回答:

白色(♀)×白色(♂) 白色 白色∶黑色=13∶3 子二代(F2)

(1)玉米的等位基因R、r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

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

因型为________。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3)已知玉米高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1

中的程序得到F2后,对植株进行________处理,选出表现型为________的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4)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

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图1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论顺序)。

1.【答案】D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则黑色的基因型为aaB_,其余基因型均表现为白色。F2中白色∶黑色=13∶3,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都是白色,基因型为aabb×AABB。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白色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A错误;F2中白色羽毛来航鸡的基因型共有7种,即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B错误;F2的纯合子共有4种,共占1/4,其中白色个体(AABB、AAbb、aabb)占3/4,C错误;若对F2中黑色羽毛来航鸡进行测交,即1/3aaBB和2/3aaBb×aabb,得F3,则F3中黑色个体占1-2/3×1/2(aabb)=2/3,D正确。

2.【答案】(1)基因的分离 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

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再套上纸袋

(2)ddRr 1/2

(3)病原体(感染) 矮秆(抗病) (4)4 12∶6∶2∶1

进行病原体感染选择出矮秆抗病植株,再通过连续自交提高品种的纯合率。(4)图1中F1:DdRrF2∶D__R__∶ddR__∶D__rr∶ddrr=9∶3∶3∶1,据题意得,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性状的植株存活率是1,可知,F2有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2/3)∶(3×1)∶(3×2/3×1/2)∶(1×1/2)=12∶6∶2∶1。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