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夫和蛇的读书笔记】农夫和蛇读书笔记摘抄

【农夫和蛇的读书笔记】农夫和蛇读书笔记摘抄

来源:尚车旅游网


【农夫和蛇的读书笔记】农夫和蛇读书笔记摘抄

农夫和蛇读书笔记摘抄一

今天,我和妈妈看了《农夫和蛇》的故事。一个农夫看到蛇很可怜,就把它拿起来,擦掉它身上的雪,再把它放在胸口里。蛇一会苏醒了,但还不可以动。农夫再把它放在胸口里面抱着。蛇醒来以后,它的嘴巴对向家夫的胸口狠狠地咬一口,农夫感觉一阵巨痛,农夫把蛇狠狠地摔在地上,蛇死了。农夫因为被蛇咬了,也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可以看到坏人可怜就救他。对待坏人我们应该告诉叔叔,并把坏人抓起来,免得坏人做坏事。 农夫和蛇读书笔记摘抄二

《伊索寓言》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农夫与一条冻僵的蛇的故事。在一个极其寒冷的冬天,农夫发现一条冻僵的蛇,他非常可怜它,就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被温暖苏醒过来以后,恢复了它的本性,便咬了恩人一口,这使他受到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前说:我怜恶人,应该受到恶报。” 我觉得佛祖恐怕都没有这么慈悲,还替蛇感到可怜,蛇替你感到悲哀,临终遗言算是可悲到无药可救了。殊不知,为善过头,就成了纵容恶人了。有时,冷漠也并非就是坏事: 一,没有戕害别人;

二,保护了自己没有被别人伤害; 三,没有纵容恶人。

当然,像蛇这么狠毒的人还是比较少,我觉得更多的是还算善良却也

很在意自己是善良的人。你帮助他,他也会帮助你,仅仅是这样的话,善与善会相得益彰。可是,一旦受到伤害,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善良的本性受到伤害后,羞恼纠集起来,郁积在心灵暗处,酿成毒液,埋下仇恨的种子,于是开始制造新的伤害。这时候,好人就难做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怨抱怨,成为一种相对公正,有人把它看成是挽回自尊的必要手段。在恶与恶的“合理”对抗中,怜悯反被视为应得的报应,作为人性证明和良心基础的恻隐之心,成为被谴责的罪行,想起来都令人感到悲哀。于是乎,新一轮农夫与蛇的故事重演的时候,蛇咬了农夫之后仍旧心安理得,而下一位农夫就会变得和蛇一样了。

所以说,爱的给与并不全然都是无私的,而是有分别的,它和恨相反相成,隐蔽着仇恨的危机,爱的付出要求等价的爱作为回报,这种爱转化成为仇恨的例子已经数见不鲜了。无私的爱是一厢情愿的,没有暗藏妒忌和怒火的,全然的爱,不要求回报的爱,即使对方以怨报德也无怨无悔,是只问付出,不问收获。俗语有云:只有瓜连子,没有子连瓜。说的就是这种爱。

农夫和蛇读书笔记摘抄三

今天,我休息的时候无意中翻开了一本书,其中有一个故事很有趣,于是我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了,故事留给我深刻的印象,这一个故事就是:《农夫与蛇》。

这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个冬天,一个农夫在他的农田里发现了一条蛇,这一条蛇被冻僵了。农夫看蛇很可怜,就把蛇拣起来,放在胸口上让蛇取暖。

在农夫回家的途中,蛇苏醒了,开始动起来了,农夫察觉了,便打开

衣服去看那蛇,谁知道,蛇就一口咬死了农夫。

我觉得故事描写了这一条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情景,让我老是这样想,以后我们不要太过帮助别人,否则,很可能别人害了。其实,好好想想,不是不应该帮助别人,而是要分清楚应该帮助什么样的人,不应该帮助什么样的人,象蛇这样的坏人怎能去帮助呢?

记得有一次,妈妈叫姐姐倒垃圾,姐姐推到我的身上,我便去倒垃圾,可是准备倒的时候,妈妈却叫住 了我,她严厉的说:“不要替你姐姐倒垃圾,去做你的事情!”“哦!”我回答。

妈妈又对姐姐说:“妈妈叫你做的事情不要推到别人的身上,不然的话你会越来越懒,不负责任!”然后转过身子对我说:“不要所有事情都帮她做,这样会害了她的!”

妈妈的教育令我难忘,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有能力就要去帮助别人。反过来,做人要有责任感,不要什么事都设法推给别人做,自己不做。遇到那种偷懒的人,我们还是不帮为好,否则会害了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