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05期(总第221期)
企业ERP项目实施风险与管控策略分析
谢雷义
(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本文对企业ERP项目实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性提出了具体的管控对策,以供参考。关键词:企业;企业资源计划ERP;项目;实施风险;管控;对策近年来随着全球经贸一体化进程有序推进,国与国之间的往来合作更加频繁,交流日益密切,对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持,伴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企业也逐渐引入了信息技术,构建相应的项目管理平台,以期不断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ERP是一种集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为一体化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世界很多大型的企业都已经实施应用了ERP系统,而我国企业只有部分实施了ERP项目,且受到技术、环境以及人员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施ERP项目中存在诸多的风险和不可预测的问题,影响了实施效果。加强企业ERP项目实施风险与管控策略分析,具有重大的推进意义。一、ERP项目基本内涵及研究意义概述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显现,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更加严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人财物等各类信息的分析掌握,对人财物资源等进行合理分配和优化利用,才能更好地便于进行决策,为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实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与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相融合,从而为企业推进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等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技术支持。可以看到,很多企业逐渐引入了集信息集成、功能与资源集成、过程集成和企业间集成的现代信息管理体系,且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息管理系统,ERP是企业资源规划的简称。对企业组织可控制的所有的资源、ERP项目是指借助现代信流程等进行整合,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升管理层次和效率的一种模式。目前,国内外有很多企业均引入了ERP项目,实施ERP项目带来的效益备受企业关注和青睐。但是,总体上看,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想要引入ERP项目,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企业的特性,对如何建立针对性匹配性的ERP项目进行积极探索,才能确保ERP项目实施取得成功。并且由于ERP项目系统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管理软件,需要企业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加强风险动态监控和方案,积极进行变革探索,深入实施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权责分配整合和优化,才能更好地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与企业发展环境相匹配的ERP系统,进而推动企业管理效能和质量的持续提升。二、ERP项目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分析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对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国内很多企业开始引入了企业ERP项目,以期借助ERP系统帮助企业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现代化管理效率和质量。但是,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推进进程缓慢,企业在实施企业ERP项目过程中虽然引入了相应的技术平台,但是在队伍建设方面相对滞后,缺乏既了解企业业务又熟悉信息化技术的专业化人才,在企业ERP项目功能需求阶段,对ERP系统缺乏深入全面的认知,与相关的专业机构之间等交流沟通较少,全员对企业ERP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企业核心业务和管理模式等188技术人员掌握了解不全面,所以不能很好地依靠企业ERP项目来解决实际的业务问题,不利于相关决策的制定。随着企业的成长壮大,企业ERP项目系统功能也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结构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前期由于导入了很多的基础数据,软件需要进行升级,软件产品功能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难以实现动态匹配,从而影响了企业ERP项目推进进程和成效的显现。三、企业ERP项目风险管理分析在企业实施ERP项目过程中,需要警惕可能面临的各类项目风险。ERPERP项目风险是指目标和规划偏离的可能性。企业企业项目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ERP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风险,只有建立与企所以决定了业自身实际相匹配的ERP项目风险管理机制,才能切实提高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成功率。具体而言,企业ERP项目风险主要特征体现在:(1)企业风险类型日益复杂。对于企业而言,实施ERP项目,不仅仅属于信息系统的范畴,同时又需要和企业的管理理念等进行融合,风险控制也不应当仅仅考虑技术方面的因素,还需要解决人员的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ERP项目和普通的信息管理系统也存在差异,需要加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动态维护。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管理过程。(2)风险来源较多。对于实施ERP项目的企业而言,需要充分调动内部各方面的资源,还要聘请专家,购买相应的ERP项目软件来进行操作,所以风险来源较多。(3)风险变化动态性。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施ERP项目面临的风险也各不相同,并且随着形势变化风险也在时刻发生变化,企业ERP项目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实施成本高,且周期较长,所以风险也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具体分析企业实施ERP项目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软件自身的风险。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ERP项目系统,需要购买相应的软件,还需要对企业内部的相关软件进行进一步整合,同时还要针对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营需要和外部市场变化加强软件的再开发和升级,这些都是企业实施ERP项目面临的软件风险。(2)硬件风险。该类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硬件与软件系统等匹配性以及硬件系统本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存在的风险。(3)实施风险。在应用ERP项目过程中,需要人员进行操作,还要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情况实施不同的理念,所以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质量风险、人员风险、成本风险和进度风险等。(4)变革风险。实施ERP项目会引起企业的管理层级、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所以面临诸多的变革、转变风险。四、ERP项目实施风险管控对策为了有效控制企业实施ERP项目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需要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风险识别、监控和处置机制,具体对策建议如下:(1)结合企业实际,构建完善的ERP项目风险管理模型。一方面,企业要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针对实施ERP项目纳税Taxpaying
进行内部宣贯,提高全员对实施ERP项目的支持和理解度,积极引导全员参与到ERP项目建设和开发运营中来,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实际、内外部环境变化以及项目实施的方法和背景等,建立完善的ERP项目风险管理模型,对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明确具体的风险点源和具体的类型,同时要对风险管理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判断其他的剩余风险,并进行重点监督和控制。企业可以不断学习和总结其他企业相关的经验,提高风险管理模型构建的系统性和风险识别管控效率。比如,在理解项目方面会识别一些潜在风险,对项目风险管理控制点进行评估后可以对潜在风险进行再次分析,将可以通过项目管理手段进行规避的风险进行剔除,最后将剩余风险进行明确列出,加强重点防控,有助于有效监控。(2)明确ERP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企业实施ERP项目风险管理通常分成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和监控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很多具体的内容,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风险识别环节需要对影响到ERP项目实施风险以及特征进行准确描述做出快速判断,风险识别完成后要科学应用PERT/CPM法、蒙特卡洛风险模拟、风险矩阵等工具对项目风险进行全过程分析,以此帮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风险处置措施,此外还要明确职责分(上接第186页)
我国金融业开放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金融安全的问题。作为金融发展相对较弱的国家,国内经济结构上的先天缺陷使得在国际金融格局中我国金融市场始终处在弱势地位,金融安全隐患普遍存在。在金融业开放过程中,开放程度是影响金融安全的一个因素。东南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本国经济基础较弱的情况下,本国资本项目开放过度,外资路径依赖等都会触发货币危机。而发达国家一方面对外开放金融业,同时通过有效的措施确保金融稳定与安全,从而稳固本国经济基础。为保证我国金融安全,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一系列安全保证措施,包括经常账户顺差、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水平较高的国储备、资本账户的控制以及保持增长的我国国际竞争力。基于此,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需要坚持金融业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的,积极提升金融业能力服务实体经济,坚持金融资源改革的市场方向,把防范化解风险当作金融工作生命线,自主渐进地推进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加强金融基础和金融体系建设,改进金融发展环境和金融监管,构建一个高效的金融体系,确保我国金融安全。金融开放不是放松监管或者更激进的无须监管。相反,要按照相关法律,在准许外资机构(上接第187页)
全方面地调查,避免采购后问题物资无人负责、投诉无门的情况出现。(三)完善物资管理制度单位物资招标釆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目前我国已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各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相关文件完善监督机制,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工作高效运行的基础。建立单位内部的监管机构,由单位领导挂帅,统筹财务、采购、验收、审计、资产管理、监察各职能部门人员同参与齐谋划,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明确财务、审计和纪检等职能部门的监督责任。严格的物资采购监督规范,明确执行细则和内部控制的程序,提高物资招标采购的成效。同时,需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物资采购的重视程度。将物资招标采购工作与领导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建立科学的、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以达到不断提升物资采购水平,降低物资采购隐性成本的目的。四、结语物资采购是事业单位工作中的难点,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经济纵横
工,构建部门联动机制,针对ERP项目实施全过程加强协做分析,项目实施每个模块要确定关键顾问,建立有效奖惩机制,及时防范和处置各类风险,控制防控成效。(3)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ERP项目的系统培训,同时不断引进更多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必要时通过外聘专家等方式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完善的ERP项目管控机制和防范模型,切实提升ERP项目运作效率和质量。总之,对于企业而言,实施ERP项目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对内外部形势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同时积极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完善的ERP项目管理机制,加强风险动态监控和防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风险自动化识别、检验、分析和处置,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企业ERP项目实施成效,推动企业稳定有序发展。参考文献[1]李晓勇,周正文,屈仁斌.基于国际并购置造型企业的ERP系统整合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2]冯子一,晋民杰,韩飞,崇洁.企业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的实证分析[J].有色矿冶,2016(4).[3]邱金峰.大型集团企业ERP项目实施风险与管控策略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6(6).进入或开展业务时,对其要求像内资机构一样接受审慎监管。我国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遵循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金融业对外开放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进程配合、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相匹配等三个原则。建设统一的金融业综合统计系统,健全货币和宏观审慎双框架,推出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等,为防风险夯实监管基础。参考文献[1]李文涛,汪川.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国际对标[J].中国金融,2018(21).[2]刘东强,崔晓蕾.金融业开放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发展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8(10).[3]王洋天,郑玉刚.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实践和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18(9).[4]中国人民银行党校第六调研组.新时代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实现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J].国际金融,2018(8).[5]王国刚.金融业开放与金融全球化[J].中国金融,2018(9).作。针对物资采购过程中国存在主要普遍性问题,从采购计划与预算、供应商管理、完善内部规范制度三点出发的成本控制方案,对节约事业单位开支,提高工作效率的成本有着积极作用。有助于着力控制好物资采购的成本与质量,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物资采购资金使用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确保采购资金用到实处,更好地服务事业单位发展建设。参考文献[1]白雪.如何加强内部控制以提高事业单位的物资管理[J].经贸实践,2017(7).[2]郝力林.事业单位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内部控制的作用[J].管理观察,2017(21).[3]李璐.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以公立医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3).[4]刘进.论述事业单位的物资采购成本控制[J].当代经济,2016(12).[5]周春霞.关于事业单位物资集中采购审计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