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院信息化更多地在关注医院业务系统建设,由于条件的限制,导致医院信息化不能很好地为病人服务。在很多医院里,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时,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病人和药物信息核对。在这些医护活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医护人员缺乏快速识别病人和药物的方法,很容易导致因判断错误而出现的医疗差错;再者,病人的医嘱具体执行情况现有系统无法实时记录,导致医生并不能实时了解病人的医嘱执行情况而影响病人治疗效果;其次,医生在查房时,往往缺乏最新的病人检查检验报告而可能对病人病情判断不准确。另外,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巡检工作的执行情况与工作量无法监督,包括是否按时按次执行了体温测量及观察病情等工作。同时,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医生在查房时,一般都是带着厚厚的病历,病患的情况总是记在纸上或脑子里,待回到医生办公室再重新回顾整理,之后由自己(或护士)录入到电脑、或重新誊写到病历上。这样经过多道手即耽误时间,又有可能由于笔误或字迹不清,带来差错。
医生平均每天要写出上千张处方,做出很多诊断结论,开出很多治疗要求,所以这对于医生诊治病人提出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病房医生每天的例行查房是其重要工作,医生要根据病人的用药情况、治疗检查情况、饮食情况等确定病人的病情,因此医生需要记住的信息很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很多负担和不便,而且也容易出现错误。
在实施医疗信息移动化之前,医生的工作基本都是在医生办公室完成的。电脑都是通过有线网络连接到医院信息系统,并且都是固定位置。病人去病房查房时,可以:1)随身携带打印的纸质病历,供查房时查阅;2)在办公室工作站上调阅病历,并记忆分管病人的主要病史、生命体征数据,待查房时,凭记忆呈现
病人情况。
在移动医疗的时代,医生查房时,大可不必通过大脑记忆病人的病历、各种检查检验报告,更不必通过纸张记录病人病情、临时医嘱。无线网络的采用,使得网络无处不在采用了无线医生工作站后,医生不再受网线的困扰,可以方便、自由的在病区内移动,利用PDA等移动设备登录移动医生工作站系统,可以使医生像在办公室一样地工作。随时随地调阅病历、迅速地获取患者的住院信息、病史、检验、检查结果和其他生命体征信息,从而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床边探视和护理。医生还可以根据查房情况,及时将信息录入计算机,并根据病情发展当即开出检验、检查、治疗和其他医嘱,避免了查访后再次转抄医嘱或凭记忆补开医嘱、记录病程,造成重复工作甚至错误情况发生。
医疗信息移动化的出现,将医生的工作前移到床旁,进而将医生的时间及智慧还给病人。
无线医生工作站集成了无线条码标识带管理程序。利用无线条码标识带将病人的重要资料标注其中,并佩带于病人腕部。在病床旁,医生使用无线识别设备,扫描患者的条码标识带,关于患者的标识、用药等详细记录就会通过无线网络在无线医生工作站上显示。防止因为身份识别差错而造成的医疗事故。
移动医疗的方式可以减少数据重复输入,节约医护工作者不必要的工作时间,将医生和护士从沉重繁琐的文件档案中解救出来,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改善医疗质量。 2.远程信息监控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持续老龄化使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上升,社会和个人医疗成本增加,传统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遭受到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又促进了老年人对高品质晚年生活的需求,使新兴的移动健康管理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
老龄人口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是15~45岁人口的3~7倍,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严重短缺。因此对老龄人口进行慢性病监测、降低长期医疗费用是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
另一方面,医疗资源的匮乏使得医生并不能够了解每一个病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对于慢性病人,医生很难通过病例了解其长期的病情。针对慢性病病程长,
病人对疾病认识不够的特点,部分基层卫生部门的管理系统中将与慢性病相关的部分划分成一个独立的子系统,使其能够针对慢性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管理。然而,虽然使用了此类的系统队慢性病人的信息进行管理,但是由于缺乏人力物力,医疗部门并不能够及时的更新和维护病人的信息,只能够在病人复诊时由医生主动的输入病人新的信息,这不仅仅是的信息维护成本高昂,更存在着信息老旧的问题,使得系统并不能够达到原本预期的效果。缺少必要的信息,医生也就无法针对病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治疗方案。
现有的对慢性病进行信息管理的系统的运行流程是在病人到访医院时由医生口头向病人进行询问,之后也同样由医生亲自将病人的病情进展输入系统。这种系统由于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有着信息滞后、效率低下的问题。如果病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前往医院或者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询问病人病情,都将降低信息的有效性。
针对这一问题,远程信息监控系统可以在保留原有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将移动互联网、智能医疗设备结合起来,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功能增加和改进,提升系统中患者资料的有效性,提升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效率。另一方面,远程信息监控系统将医生提交病情资料改进为医生与患者共同提交病情资料。不仅仅当患者前往医院时医生主动添加,当患者在家中时也可以自行使用智能医疗设备对关键数值进行测量,通过移动设备上传到医院的服务器中,提高了数据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新系统可以自动或手动的提醒病人与医生进行联系,借助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可以做到医生随时联系病人,病人随时联系医生,增进双方的沟通,降低沟通成本,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结束语
现阶段的移动医疗主要针对预约挂号、智能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的推送、随访、轻问诊和健康管理等,还没有触碰诊断、治疗、手术等核心医疗业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医生、用户接受能力的提升,以及医疗模式和服务形态的改变。移动医疗一定会从现在的轻问诊发展到简单的健康管理,进入医疗体系中更核心的领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