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林风眠:中西绘画融合的探索者

林风眠:中西绘画融合的探索者

来源:尚车旅游网
Focusing聚焦

林风眠:中西绘画融合的探索者

编辑/郑朝辉

他生于1900年,是20世纪的同代人, 又是这个翻天覆地的百年的曲折命运的见证人。 他的人生几乎映衬着一个世纪的民族文化的寻觅和苦难。但他的艺术,却仿佛孤行在这一切之外,吸取民族民间的养料,秉持东方艺术的理想,从抒情诗意的一端,到苍凉忧郁的另一端, 创造着一方清新隽远的新天地。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

1900年一个秋夜,在广东梅江边的一个小山村,一颗流星落在林家天井里,一个男婴随之呱呱坠地,这个男婴就是林风眠。

6岁时,疼爱他的妈妈因封建族规被族人强行送走,幼小的林风眠只得把母亲的形象印刻在脑海里,后来他钟情绘画仕女形象,便脱胎于此。

8岁时,祖父带他去城里玩,顺手买了一张彩票,竟中头奖,解决了林风眠零花钱和西行求学的经费。

9岁时,他凭一副《松鹤图》卖了大价钱,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画家。

15岁时,林风眠考取了梅州中学,遇见了他平生第一个伯乐——清末著名美术教育家梁伯聪先生。梁老师惊诧于林风眠图画过目不忘的天才记忆力,鼓励他不要囿于国画,大胆学习西画。

1919年,林风眠与好友林文铮、李金发坐着法国邮轮开始了西学之路,当时同船者大咖云集,徐特立、李立三、李富春、蔡和森、蔡畅、向警予等,

都是日后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响当当的人物。

在那个时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 面临种种挑战、困惑、革新与开拓, 肩负历史责任的艺术家们, 在蔡元培于运动中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感召下, 勤工俭学, 留洋求艺, 旨为中国艺术现代化寻求中西合璧的可能性, 希望摆脱旧的审美桎梏, 提倡新的艺术主张, 孕育符合时代的人文思想, 从而实现救国富强。

当历史敲过二十一世纪的钟响, 回望这条曲折的“艺术救国”之路, 林风眠无疑是其中奔走在最前, 眺望至最远, 影响最深广的艺术大师。

1951年大批判之后,林风眠离开杭州国立艺专,住进上海南昌路的小楼,直至1978年迁居,开始了长达26年的隐居生活。除去入狱四年,22年间从未中断作画,为他一生精力最集中,于绘画领域探索得最为深广,收获最丰的时期。其中50年代至1967年前,更被广泛认同乃林风眠艺

8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作品《双鹭》中,两只白鹭踱步前行于俯倒的芦苇中,简化的姿态精准传达了鹭鸶灵动的身形,一只舞动双翅的白鹭,只用五、六条线,便将速度与力量集为一体,既有草书的动势,又有楷书的严整。林风眠对汉唐绘画、民间瓷绘「流动如生」的线描十分推崇,在汇融贯通之后将之应用于自身创作。他借鉴龙泉窑透明色彩,以及磁州窑以黑白两色为主的图纹,取之用来表现鹭鸶的形貌,他以浓淡曲线勾画羽、尾、足、喙及屈伸的颈部,用笔不含丝毫迟疑,凸显鹭鸶生机勃勃、神清气爽之姿态。他将早年巴黎求学时,于素描训练中获至的对线条塑形的殷实技巧,融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藉由毛笔划出如炭笔之

《双鹭》:线舞东西 真我之境

下般纤细的线条,其中既有中国白描的底子,又符合西方速写中以线成交价:HKD 1,770,000

画形的要求,集西方写形与东方写意于一体。作品中的线条出姿媚于1965年作,彩墨 纸本,34.5×68.5 cm 4月2日嘉德 亚洲20世纪及当代艺术

遒劲,见洒落于纵横,展现他“线的运用”之大成。

术的创作黄金时代,众多佳作却因在期间为躲平和的心灵,旺盛蓬勃的艺术创造精力使其笔下的避红卫兵的搜查而亲手销毁,致使遗世之作数量甚线条较早年更加潇洒肆意,自信老辣,处处显露出少。

其真挚、活泼的心灵。他将西方现代主义,尤其印回顾60年代,林风眠告别杭州艺专的政治纷乱,象画派中对于自然生气的灵动捕捉融入于传统文人上海隐居的生活虽贫苦孤单,却让林风眠收获安定

画中如“笼鶏有食汤刀近,野鹤无粮天地宽”般的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Focusing聚焦

林风眠 (1900-1991),荷塘(约1960年代作),墨 纸本,67×69 cm

悠远抒情。

林风眠的一生,充满苦难又光辉夺目,是不可复制的一种生命旅程。他的作品,看上去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试图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树立了东方艺术复兴的一面学术旗帜,向整个20世纪的世界视野传递出一种中国的诗意。

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坚持的“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成为中国美院办学八十年来始终坚持的学术脉络,开创的“东西融合”的艺术道路,创造了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天才的探索,不仅让他26岁就坐上中国美术最高

学府校长的位置,还桃李满天下,培养了李可染、席德进、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苏天赐等诸多蜚声世界的艺术大师。

嘉德2018年春拍呈现的《白鹭》、《照镜仕女》,即属林风眠1960年代早期难得的存世之作,两件作品流传有序,同为前上海中国画院书画部负责人庄久达先生之旧藏。庄久达为林风眠50至60年代于上海隐居时期的好友,得益于他的介绍,上海中国书画院于1956年聘林风眠为画师,给其孤独艰苦的隐居生活提供了温暖的援助,为感谢这份动荡时代中的宝贵情谊,林风眠特将这两件作品赠予友人,以兹纪念这份心心相惜之谊。

9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照镜仕女》采林氏典型的方形布阵构图,突破传统中国画的定式尺幅,开创正方形构图,为画面结构加入西方的现代感,吴冠中曾说:“林风眠之采用方形,决非偶然兴之所至,而是基于他的造型观。方,意味着向四方等量扩展,以求最完整、最充实的内涵。”

《照镜仕女》不仅捕捉到人物的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其中雍容丰富、温柔优雅之感,将形式美赋予内涵美,寄托了林风眠对于美的个人追求。画面中,女子呈坐姿,椭圆脸、修眉、文鼻、凤眼、樱嘴薄唇,文静的神态中韵致高雅;纤手玉指,薄衣纱裙,无一丝张扬,却欲隐还显,楚楚动人。呈几何形体的简

《照镜仕女》:化茧成蝶 以美扬美化的人物五官造型,可循出西方现代流派对他的影响,其中又以马蒂斯(Henri 成交价:HKD 6,820,000

Matisse)、莫迪里亚尼(Amedeo Modigliani)为甚。对比林氏笔下的仕女与莫迪1965年,彩墨 纸本,68.5×68.5 cm4月2日嘉德 亚洲20世纪及当里亚尼笔下变形纤长的女子,虽都具有纤细柔美的特质,但林氏以线勾勒的人物代艺术

几何块面更为简洁洗炼,透发出东方女性独有的柔韧之雅。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9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