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学生学业情况(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
本班有学生40人,经过努力,大多数学生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思考,会发言,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学习进度,影响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尽可能转化潜能生是本学期工作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认识几时几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教学难点: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争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措施: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
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课时安排:
(一) 长度单位(4课时)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5课时) (三) 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 (四) 表内乘法(一)(13课时) (五) 观察物体(3课时) (六) 表内乘法(二)(14课时) (七) 统计(3课时) (八) 数学广角(2课时) (九) 总复习(4课时)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 期 内 容 教 时 预备8.27-9.2 周 1 2 9.3-9.9 9.10-9.16 始业教育 一、长度单位(4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5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4 4 3 9.17-9.23 2、两位数减两位数4课时 4
4 5 6 9.24-9.30 10.1-10.7 10.8-10.14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机动(2课时) 4 1 4 4 7 8 10.15-10.21 10.22-10.28 三、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1课时 4 9 10 11 10.29-11.4 11.5-11.11 11.12-11.18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 6的乘法口诀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观察物体(3课时) 4 4 4 4 4 4 4 4 3 4 4 2 12 13 14 11.19-11.25 11.26-12.2 12.3-12.9 六、表内乘法(二)(14课时) 7的乘法口诀-4课时 7的乘法口诀-1课时 8的乘法口诀3课时 15 16 12.10-12.16 12.17-12.23 9的乘法口诀4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量一量 比一比1课时 17 18 12.24-12.30 12.31-1.6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 数学广角(2课时) 九、 总复习(2课时) 19 20 1.7-1.13 1.14-1.20 九、 总复习(4课时) 期末考试
21 1.21-1.27 学期结束工作,学生家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