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下课啦(北师大版教材第20~21页)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第二单元比较中的第二课时,主要是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把比高矮和比长短放在一课是为了突出长短和高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长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们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数学思想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本课是为后面学习“认识长度单位“作基础的。本节课在编排上具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本课的学习,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高矮、长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绳子、铅笔、线绳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们班上谁的个子最高吗?那你们认为他和老师比谁高?
师:那老师有个疑问,他的个子高矮没有变化,为什么大家一会说他高,一会又说他矮呢?(他和同学比,高;和老师比,矮) 让学生体验高矮的相对性。
师:大家说得很对,高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关键是看和谁进行比较。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之一:比高矮(板书)
二、合作探究,体验方法. (一)比较高矮
1、师:其实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这样的例子,(出示主情景图)大家看淘气的校园里同学们都在做什么?(生各抒已见,重点引导学生说出两位学生比高矮)
2、(出示课件)观察这两幅图,看看哪幅图上的小朋友比高矮的方法是正确的。并引导学生说出比高矮的方法。(站在同一水平面上,站直、背靠背、看头顶)
3、随意指2名同学到讲台前用刚才的方法比高矮。(可以用个反例)
师:你们也想和同学比比高矮吗? (想) 4、小组内活动:比高矮.
(1)小组内比。说说谁高谁矮?(指名回答怎么进行比较的) (2)四人一小组,讨论如果有三个同学比高矮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请一组或两组同学上台示范怎样比。 (二)比较长短
师:刚才大家都比较了高矮,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老师需要大家帮忙解决,我们要进行跳绳达标,可是有些绳子长,有些绳子短,那老师怎么样分配比较好呢?(个子高的同学给长一些的绳子,个子矮的同学给短一些的绳子)
师: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又一个新知:比长短(板书) 1、 寻找比较长短的方法
师:老师这有两根绳,可老师不知道该哪根长,哪根短,你们愿意帮老师进行比较吗?(出示情景图)那应该怎么进行绳子长短的比较呢?请大家仔细观察并同桌互相讨论,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进行比较的。
引导学生说出把2根绳子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谁长谁就长。 师:(指两名同学上来)问:老师这有两根绳,一长一短,如果他俩要进行跳绳达标,按照同学们刚才的方法,得先知道谁高谁矮,哪根绳长,哪根绳短,老师是不是就好分配了?(比高矮)我们让他俩来比较一下这两根绳,哪根长,哪根短好不好?现在同学们认为哪
根应该给xxx,哪根应该给xxx。。(长的给xxx,短的给xxx)
2、小组活动
(1)、同桌2人一组,比线绳的长短.(指名汇报,说说是怎么比的)
(2)、四人一小组,比较谁的铅笔最长,谁的铅笔最短。(汇报结果)
三、实践探索,拓展练习.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了比较高矮、长短,淘气想和你们进行一次挑战,大家愿意应战吗?(课件出示练习题)
1、说一说。 2、哪根绳子最长? 3、我是火眼金睛。 4、想一想,说一说
(1)、(汽车题)教师提问: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为什么? (2)、(兔子题)3只兔子,谁最高?谁最矮? 5、比一比.
让学生掌握数格子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本节课我学会了比( )和比( )。
我知道了比高矮要站在( ),比长短要把一端(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