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川西前陆盆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特征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31卷第4期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_31 No.4 2008年12月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c.2008 川西前陆盆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特征 陈兆荣 , 侯明才 , 董桂玉 , 谭万仓 , 万 梨2 (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2.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经岩性、岩石组合、沉积韵律等综合分析认为川西前陆盆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主要为冲积扇、曲流河、三角洲和湖 泊沉积。其中冲积扇发育扇中和扇端两个亚相。扇根不发育;曲流河发育河道和洪泛平原两个亚相;三角洲发育三角洲平 原、三角洲前缘以及前三角洲三个亚相;而湖泊相主要发育滨浅湖和半深湖沉积,深湖在研究区内不发育。在龙门山前缘 的盆地边缘发育冲积扇相带,大小不同的冲积扇体连接或叠覆构成冲积扇群。并依次出现扇中、扇端的微相分带,同时砾 石由粗变细,逐渐过渡到河流的砂岩相;由河流往东则进入湖泊沉积区,并在河流入湖处形成三角洲相沉积。根据冲积 扇一曲流河一三角洲一湖泊的时空展布规律,建立了本区蓬莱镇组的沉积模式。 关键词:川西前陆盆地;蓬莱镇组;冲积扇;曲流河;三角洲;湖泊 中图分类号:TEl22.2 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04(2008)04—325—07 川西前陆盆地是指晚三叠世以来的四川盆地 究区内的岩石类型、颜色、结构组分、沉积构造等能 中西部地区,相当于四川盆地构造分区中的川西断 反映沉积环境的多种因素,识别出冲积扇、曲流河、 褶带和川中地块区的西部(郭正吾等,1996)。本文 三角洲、湖泊四种沉积环境。 所研究的川西地区西抵武都一都江堰一天全,东 达仪陇~蓬安,北至广元,南到雅安一洪雅(图I)。 1 地质背景 侏罗系是该地区重要的产油气层位之一,已发 晚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使四川西部褶皱成山。 现和投入勘探开发的大、中型天然气田有十多处 由于稳定的龙门山一康滇古陆的存在,这一运动对 (王亮国等,2001;廖曦等,2001)。近年来,在白马 东部影响较小,而晚侏罗世发生的燕山运动,让在须 庙地区、马井地区和孝全一新场地区蓬莱镇组中钻 家河期就已形成的冲积盆地周边山系进一步上升。 获的一批工业气井表明该层位具有巨大的勘探开 此时,气候也转变为炎热、干旱。四川侏罗纪大型红 发潜力。由于该地层埋藏浅、开发成功率高,目前 色盆地就是在这种古构造和古气候背景下发展起来 已成为川西地区浅层天然气藏勘探开发的重点对 的(四川省地质矿产局,1991)。在地壳活动相对稳 象之一。但是前人对川西前陆盆地蓬莱镇组的研 定的遂宁期之后的蓬莱镇期(郭正吾等,1996),由于 究不是很详细,大多只是在以下两方面进行:首先, 盆地西部龙门山强烈抬升,与盆地间形成较大落差, 只是对川西前陆盆地的整个侏罗系进行了沉积体 提供了大量的物源,因此形成了研究区内以冲积扇 系以及沉积环境的研究(胡晓强,2005,王亮国, 和曲流河为主的河湖交替相区的沉积格局。蓬莱镇 2001),并没有对蓬莱镇组的沉积相进行详细的刻 组与下伏遂宁组呈冲刷接触,与上覆下白垩统苍溪 画;其次,对川西前陆盆地蓬莱镇组的成藏模式或 组(或剑门关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四川省地 者是储层物性等进行了研究(廖曦等,2001;王亮国 质矿产局,1991)(图2,表1)。本组地层分布广泛, 等,2001)。基于此,笔者认为对川西前陆盆地蓬莱 但因后期剥蚀多。 镇组的沉积相进行详细的研究对该层段的勘探和 开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在参考前人实测川 2蓬莱镇组岩石学特征 西地区十余个蓬莱镇组地表剖面的同时,结合研究 研究区内蓬莱镇组岩性多样,主要有砾岩、砂 区内2O多口钻井的测井和岩心资料,综合考虑研 岩、粉砂岩、泥岩。颜色以紫红色、暗紫色为主。 (1)砾岩。砾石成分以石英为主,泥质次之。 收稿日期:2008-05-29 作者简介:陈兆荣(1984一),硕士生,主要从事储层沉积学方面的研究。 颜色以灰黄色为主,大小一般在0.5~5 mm之间, 灰质胶结。分选差,磨圆度差。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正 西倡 推测断裂带研究区 图1川西前陆盆地构造分区图(据童崇光等,1997年) Fig.1 Western Sichuan foreland basin tectonic division diagram(Tong chongguang et a1.,1997) 沉 统 组 岩性剖面 沉积构造 积 相 K …I—r  冲 ‘ ^ 积 扇 丁 曲 ..._L 流 …。羞 i』l  河 J3 J3P 窘 三 主 牟 一一I 滨 ±浅 --一1  湖 l \/ , : 角 洲 曲 流 河 固,.、Q J,sn 窑 匡| 圆 困。国 图2川西蓬莱镇组剖面示意图 Fig.2 The section map of Western Sichuan Penglai town formation 1.平行层理;2.沙纹层理;3.冲刷面;4.斜层理 (2)砂岩。研究区内砂岩主要为石英砂岩、长 石砂岩、岩屑砂岩,颜色以紫色、紫灰色为主。以中 细粒为主,粗砂岩较少,分选一般较好,基本上呈次 棱角状。岩屑含量一般在20%~60%之间,且多为 粉砂岩岩屑,其余为为灰岩、千枚岩等岩屑,胶结物 一般为灰质孔隙式胶结,少数为基底式胶结。砂岩 中发育平行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 (3)粉砂岩。区内粗粉砂岩与细粉砂岩都有, 颜色以紫褐色和褐灰色为主。主要为石英粉砂岩 和岩屑石英粉砂岩。多数为次棱角状。胶结物一 般都灰质,少数为泥质胶结,大部分为孔隙式胶结, 少量为基底式胶结。 (4)泥岩。区内蓬莱镇组泥岩较发育,一般都 暗褐色、暗紫色。部分含砂质,含少量石膏。 表1 四川盆地侏罗纪地层表 Tab.1 Sichuan basin Jurassic stratigraphic chad 石油普查队四川石油图集 四川省区域地质志(1991) (1966) (本文采用方案) 蓬莱镇组 莲花口组 蓬莱镇组 J3 重 遂宁组 遂宁组 J3 庆 群 上沙溪庙组 上沙溪庙 下沙溪庙组 J2 下沙溪庙 凉高山段 新田沟组 然 自 大安寨段 自 大安寨段 J2 流 马鞍山段 白 流 马鞍山段 井 JJ 田 井 群 东岳庙段 坝 组 东岳庙段 组 珍珠冲段 珍珠冲组 J2 香溪群 T3 须家河组 研究区内主要发育有平行层理、槽状以及板状 交错层理、沙纹层理、生物扰动构造等。可见双壳 等生物化石。 3沉积相分析 从沉积物的颜色看,区内蓬莱镇组主要为紫红 色、紫色、紫褐色等鲜艳的颜色。说明蓬莱镇期四 川I盆地的气候由早中侏罗世的温暖潮湿变为炎热 干旱。在川西蓬莱镇组中识别出冲积扇、曲流河、 湖泊三角洲以及湖泊4种沉积相类型。 3.1 冲积扇 冲积扇是由山前带或陡崖朝着邻近低地延伸 的扇形沉积体,它常常是由携带大量沉积物的河流 从狭窄山谷流出并注入宽阔的山前冲积平原上而 形成。研究区内蓬莱镇组可识别处扇中、扇端等亚 相。研究区扇根亚相不发育。 (1)扇中亚相。扇中亚相是各期冲积扇中最发 育的部分,同时也保存最多,较易识别。在中扇带 第4期 陈兆荣等:川西前陆盆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特征 上部主要由辫状河道砾石坝沉积组成;在中扇带下 部则由河道砾石坝沉积和溢出河道的洪泛砂泥质 发育平行层理,属于洪泛河道沉积。不等粒砂质泥 岩、粉砂质泥岩中见有少量钙质结核及钙结砂质团 沉积两部分组成一系列向上变细的半韵律沉积(图 3)。砾石坝沉积由粗砾岩及少量中一粗砾岩组成。 块。洪泛沉积与下伏的砾石坝沉积或呈渐变或为 突变,因冲积扇性质而异。如在以两河口砂砾岩为 代表的旱地扇中,突变关系明显。扇中亚相的测井 曲线为中高幅的指形,局部为齿化或指化箱形。 (2)扇端亚相。扇端亚相主要由洪泛沉积构成 呈长/厚比较大的扁平大型透镜体状产出。砾石含 量在85%以上,砾石支撑,分选性、磨圆度中等到较 好,砾石定向性排列明显,其最大扁平面多平行层 面排列,部分呈叠瓦状构造,局部可见砾石坝迁移 过程中形成的大型前积交错层理。单个砾石大型 透镜状砾岩体多具下粗上细的粒序,下部为巨砾一 粗砾岩,上部粗一中砾岩中可夹有砂岩小透镜体或 砂岩条带,其中可见平行层理。部分透镜状砾岩体 顶部薄层砂岩的层面上具有舌形波痕。砾石坝底 部有时具有厚度不大(一般就是一个砾石的大小) 的卵石岩,粗大砾石具有明显的叠瓦状排列,应属 河道底部滞留砾石沉积无疑。在中扇带上部即靠 近扇根一侧,垂向上多期砾石坝透镜体交错叠置而 成巨厚的砾岩层。 井 电测曲线 沉积相 统 组 深 自然伽玛 岩性剖面 微 亚 相 /m 2000 4000GRIm 相 相 ‘--------.-------—一 ・・・・I 河道 进姿注 冲 蓬 河道 扇 上 1 !监 河道 莱 洪泛 侏 至 盟 二: L—一 河道 洪I泛 积 ●:●广—一 砂泥 罗 镇 O O O O l・一一l  河 。。。。J 道 :::l 洪泛 泥 中 统 组 河 扇 道 之 。一 图3鱼1井蓬莱镇组扇中亚相剖面特征 Fig.3 Character of Penglai town formation of Yu-1-well 在中扇带下端,扇面上砾石质辫状河道一般 宽而浅,洪水季节在河道两侧的河间地带常形成洪 泛。洪泛沉积由紫红色或紫灰色含砾泥质不等粒 砂岩、泥质不等粒砂岩以及不等粒砂质泥岩、粉砂 质泥岩等组成,分选性差,一般不显层理;其中时夹 含砾粗砂岩和细砾岩小型透镜体,分选性较好,且 (图4),基本岩性特征为暗红色、砖红色粉砂岩、泥 质粉砂岩或泥质不等粒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不等粒 砂质泥岩、泥岩互层,夹少量的砾岩和砂岩。粉砂 岩和泥岩中可见水平层理、钙质结核和虫管;砂岩 中可见平行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其测井相常为 齿形或齿形夹指形。 井 电测曲线 沉积相 统 组 深 自然伽玛 岩性剖面 微 亚 相 /m 2000 4000 GRIm 相 相 河道 冲 上 r 拿 洪泛 蓬 圭 洪泛 河道 砂泥 < O o o  l河道 扇 。 洪泛 侏 莱 一 一 j==口 I砂泥 ; 河道 积 ; E 砂洪泛 罗 镇 专 三 泥 0 兰i/ / 暑。 兰 河道 洪泛 。 ± \ 砂泥 端 . 三 组 i号 洪泛 河道 / 统 ≤。三 .砂泥 洪泛 砂泥 扇 图4鱼1井蓬莱镇组扇端亚相剖面特征 Fig.4 Character of fan apex in Penglai town formation of Yu-1-well 3.2 曲流河 川西蓬莱镇组发育的曲流河包括河道和洪泛 平原亚相,具典型的二元结构(图5)。纵向上由数 个以冲刷面分隔的砂泥岩正韵律组成,韵律层下 部以河道沉积的紫红色、灰白色细一中粒岩屑砂岩 为主,局部为含砾中粗砂岩,平行层理及槽状交错 层理发育,韵律层上部以河漫滩的紫红色粉砂岩 与粉砂质泥岩互层为主,水平层理发育。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焦 (1)河道亚相。在研究区内河道亚相可识别出 厚 沉积相 河床滞留沉积和边滩两个微相。河道沉积岩石类 统 组 岩性剖面 沉积构造 微相 亚相 相 型主要由紫灰色、灰白色细一中砂岩以及粉砂岩组 高 成,局部含砾,砂岩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砂岩中偶 蓬 5.5.3651 丢r一  N・ 0h, 河 曲 见钙质团块,具正粒序,砂体多呈透镜状产出。下 上 3.75 ・N・1  道 部发育平行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 i 河 洪 上部发育沙纹层理,局部可见虫管。 =丑 漫 泛 (2)洪泛平原亚相。在研究区内洪泛沉积可识 27.0£ 三 V 滩 皿 别出河漫滩、决口扇和天然堤等微相。洪泛平原沉 莱 决口扇 原 积主要为棕红色泥岩与浅棕红色粉砂岩、泥质粉砂 侏 天然甥 N'lql" 河 流 岩不等厚互层,以泥岩为主,粉砂岩多呈透镜状,粉 11.25 等窝 边滩 砂岩一般厚0.5~1.2 nl,沙纹层理和虫管极为发 写 道 河 洪泛 育。泥岩多呈块状,局部为团块和条带状,含少量 钙质结核,发育水平层理。 14 45 莛 平原 镇 】吕丑 0^9 , 河措 3.3 湖泊 罗 / 河 洪 11.33 一 河床滞留 漫 川西前陆盆地晚侏罗世湖泊相沉积广泛分布, 滩 泛 6_=.:J .49 据岩性组合和沉积构造可划分出滨湖、浅湖、半深 — 决 平 湖等亚相,研究区内不发育深湖亚相。湖泊沉积体 河床滞留 +边滩、 扇 口 原 系在纵向上常表现出向上由粗变细的正粒序,横向 统 组 16.56 、 河 ・…・...I V’ \ 河道 上常与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或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或冲积扇沉积体系呈指状交错过渡。(图6)。 目,回z困s国 (1)滨浅湖亚相。滨浅湖沉积主要由成分成熟 图5蓬溪蓬莱镇组曲流河相剖面特征 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的暗褐色、浅褐色细砂岩和 Fig.5 The section character of meandering 粉砂岩和灰色、灰黑色、紫灰色、灰绿色薄层泥岩组 river in Penglai town formation 成。细砂岩中平行层理及冲洗层理发育,粉砂岩中 1.平行层理;2.沙纹层理;3.冲刷面;4斜层理 发育爬升沙纹层理泥岩中发育水平层理和生物扰 部,俗称顶积层,可进一步划分出分流河道、分流间 动构造。浅湖亚相测井曲线为低幅弱齿形或柱形, 湾或洪泛湖泊等微相。除分流河道外,其余几个微 粒度保存较小,因而曲线表现为顶、底渐变。 相可统称为分流河道间沉积(图7)。 (2)半深湖亚相。半深湖主要岩性为薄层暗紫 ①分流河道微相。分流河道沉积是三角洲平 色泥页岩夹少量的粉砂质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半 原的骨架砂体。在研究区内分流河道主要由细一 深湖亚相测井曲线为低幅指形或柱形。 中粒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或岩屑石 3.4湖泊三角洲 英砂岩组成,其次为中粗粒长石砂岩、石英砂岩,及 按岩石组合、剖面结构及层理特征等,它又可 少量含砾粗砂岩,砾石大于一般在0.5~5 cm。砂 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3 岩的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砂岩中发育 个主要亚相(图7)。湖泊三角洲体系最重要的是 中至大型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 三角洲前缘亚相,它是三角洲相的主体部分。三角 层理及平行层理。砂体底部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冲 洲平面上一般呈鸟足状,规模较大,以单朵体居多。 刷面构造,冲刷面上见有泥砾、钙质砾。剖面上具 由于其背景是曲流河,发育较充分,因此砂岩的结 有明显的正粒序。 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高,颜色以黄灰灰白色 ②河道间微相。河道间沉积在本区较发育。 为主,岩屑含量较低。 发育水平层理和沙纹层理、生物扰动构造、虫管及 (1)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是三角 钙质结核。河道间为一套较细的沉积,主要由紫灰 洲沉积的水上部分,位于三角洲沉积层序的最上 色、棕红色的泥岩、粉砂岩组成,夹少量细砂岩。 第4期 陈兆荣等:川西前陆盆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特征 井 电测曲线 沉积相 统 组 深 /m 2000 自然伽玛 4000 GRIm 岩性剖面 相 亚 相 上 蓬 罕-'- --"r 0 湖 a口 ==一_ 滨 雪 :: =三 0 0一 = C) =ez盘 一 侏 莱 置 浅 EjE 0 垂 一 0 : =L — 壹喜 《:==二 。 罗 镇 0 < 圭 湖 0 一 一 jE皇 垂 ● 辱C 坐 0 一 一 深 泊 一 组 统 。 。湖 图6关基井蓬莱镇组湖泊相剖面特征 Fig.6 The section character of lake facies in Penglai town formation (2)三角洲前缘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是三角 洲沉积的主体部分,是三角洲分流河道进人湖泊内 的水下沉积区,由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沙 坝及远沙坝等微相组成(图7)。 ①分流河道微相。该微相岩性主要为灰黄色、 紫灰色细粒长石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沉积构造具 有冲刷面,中型至大型板状、槽状、楔形交错层理及 平行层理等。 ②分流间湾微相。水下分流河道之间与湖水 相通的地区就是分流间湾。岩性主要为一套紫红 色、暗紫红色及棕红色的泥岩、粉砂质泥岩,少量 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发育小型板状交错层理、沙 纹层理、水平层理,可见浪成波痕、钙质结核及虫 管。 ③河口沙坝微相。河口坝是三角洲前缘亚相 中最为典型的微相,是河流注入水体时,由于河口 地形条件及湖水对人湖流的遏制作用,河流流速大 减,从而河流携带的大量载荷快速堆积下来而形成 河口坝,该微相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厚 沉积相 统 组 度 岩性剖面 沉积构造 微相 亚相 相 /m 上 蓬 _N. ・__ V{u 分 …… lN_・_  流 河 = 一 一 = 1r i— 1r。… 1r'1N_  道 -:--I 分流 角 —: :=J 间湾 N……___ 分流 洲 ・F…导古lo_  河道 璺 分流 == ==一 W 间湾 平 …・_ …1●_ 莱 J—d ■U …‘_ 分 原 侏 N.N・_mN・o 1  ・_ r …H_ a' 早 闷 道 = 0 —, 河口沙坝 厶 w/ 间湾 = 角 一 :; - ̄"-i"I | 分流 角 河道 间湾 爝 洲 \ 远沙 罗 镇 。。,= 阊渣 前 …・_ .N.N_ ……N_’_ 分流 河道 缘 :--I I 三 前 统 组 。I 角洲泥 三 角 洲  洲 l三三I1 1 wl 2 l 3 I l 4 图7蓬溪蓬莱镇组三角洲相剖面结构图 Fig.7 The section map of delta of Penglai town formation 1.平行层理;2.沙纹层理;3.冲刷面;4.斜层理 岩性上主要为紫灰色、棕红色中至厚层状细粒岩屑 长石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少量泥 质粉砂岩。 ④远沙坝微相。远砂坝是由河流所携带的细 粒沉积物在三角洲前缘河口坝与浅湖过渡地带所 形成的坝状沉积体,位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最前端, 所以又称为末端砂坝。区内远砂坝沉积不是很发 育,主要由紫红色、棕灰色及褐灰色、紫灰色薄至中 层状粉砂岩组成,见钙质结核、虫管。 (3)前三角洲亚相。前三角洲位于三角洲前缘 与浅湖过渡的宽广平缓地带,占据浅湖位置。研究 区内蓬莱镇组前三角洲岩性主要为棕红色、紫灰色 的粉砂质泥岩、泥岩,还夹少量薄层粉砂岩,发育 水平层理、沙纹层理,见钙质结核及虫管。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 f00 n b l£ b l£ |00#n 2008焦 4沉积相平面展布与沉积模式 Jil西前陆盆地晚侏罗世蓬莱镇组均属陆相沉 积,且沉积相类型丰富,受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影 地区和东南部的南充、蓬安等地则主要是曲流河相 的沉积。在德阳一什邡一线的地区以及东南的蓬 溪和西充一带则发育是曲流河三角洲相。在盆地 的中部的广大地区以及西南的荥经和东北的旺苍、 响,沉积相带大体呈北东一南西向展布。由西向 东,即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心,沉积物由粗变细,各 种沉积相类型的变化及平面配置关系也呈现有规 仪陇等地区则为滨浅湖沉积。半深胡在研究区主 要发育在西南和东北两个狭长的地带。 通过对研究区内各沉积相的综合分析可以得 律的变化(图8),冲积扇主要发育在龙门山山前 出本区内蓬莱镇组主要发育冲积扇一河流一三角 带,具体主要是分布在天全、都江堰、安县以及剑阁 洲一湖泊的沉积模式(图7)。 县一带。而在每个扇体的周围以东南延伸的广大 102。30 103 ̄。O0, 10 。3 0, 104 ̄,00, 104 ̄30 105 ̄.O0 105oI30 106 O0 106 ̄。30' 10 7D 30' 江 川i西前陆盆地上侏罗统 蓬莱镇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 比例尺 Q . . §0m Io安墨 。蔫 :: .’ 川 v盐亭县 I1 0 2 竺 /一一 。三台县 / 县 鬟 井市古相冲 o II 瞄娥圈囹田 商右甫 陆 界积 。 \ 溪{ 线扇 相 蓬莱镇\lII 田回回圈 曲 三 滨 半 。乐至县 流角 浅 深 河洲 湖 湖 相 n 。。.。 ;l£ l£ 『0 n o夹江县 连界 102 30 lo3 ̄。oo' 103 ̄。30, 104 ̄。O0, 104 30, 10 。0 105 ̄’30 106 0 0, 106“30' 107 ̄。00' 1070 30, 图8川西前陆盆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 Fig.8 The sedimentary facies plane diagram in Penglai to ̄,n formation of Jurassic Western Sichuan foreland basin 因龙门山的抬升,给盆地提供了大量的陆源物 质,因此在盆地边缘出现冲积扇相带(图9),大小 不同的冲积扇体连接或叠覆构成冲积扇群。冲积 扇相砾岩由北西往南东或由西往东分叉变薄直至 尖灭,并依次出现扇根、扇中、扇端的微相分带,同 时砾石由粗变细,逐渐过渡到河流冲积平原的砂岩 相;由河流往东则进入湖泊沉积区,并在河流入湖 处形成三角洲相沉积,在间歇发生的洪泛高潮期, 河流的流速和流量极大,可携带大量的碎屑物质沿 图9冲积扇一河流一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 着地貌上的狭谷或低凹处以重力流的方式直达半 (据胡小强2005年,修改) 深湖,形成透镜状的湖底扇沉积。 Fig.9 The sedimentary model of alluvial fan-river-delta・lake 第4期 陈兆荣等:川西前陆盆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特征 331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1991.四川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 社. 参考文献 郭正吾,邓康龄,韩永辉,等.1996.四川I盆地形成与演化[M].北 京:地质出版社,72-88. 童崇光,胡受权.1997.龙门山山前带北段油气远景评价[J].成都 理工学院学报,24(2):1—8. 王亮国,曹烈,邓康龄,等.2001.川西凹陷侏罗系沉积相与生烃关系 研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l(1):38-43. 王亮国,余福林,邓康龄,等.2001.川西坳陷侏罗系沉积环境[J].油 气地质与采收率,8(6):13-16. 胡晓强,陈洪德,纪相田,等.2005.川I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三角洲沉积 体系与沉积模式[J].石油试验地质,27(3):226-231. 姜在兴.2003.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曾允孚,夏文杰.1986.沉积岩石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廖曦,沈浩.2001.川西白马庙地区侏罗系蓬莱镇组气藏描述[J].天 然气勘探与开发,24(3):12-17.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Facies at Penglai Town Formation of Upper Jurassic in Western Sichuan Foreland Basin CHEN Zhao—rong ,HOU Ming—cal‘ ,DONG Gui.yu ,TAN Wan.cang ,WAN Li (1.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onology,Chengdu,SC 610059,China; 2.Exploration Southern Company,SINOPEC,Chengdu,SC 610041,China) Abstract:The Penglai town formation of Upper Jurassic in Western Sichuan foreland basin is regarded as mainly deposited in the environment of alluvial fan,meandering river,delta and lake by analyzing lithologic characters, rock association and sedimentary rhythm.The middle fan and fan apex of the alluvil faan are developed well,and the lower part of alluvial fan is undeveloped.Meandering river develops channel and flood plain.Delta develops delta plain,delta front and prodelta.The lacustrine facies develops shore—lacustrine deposit and semi—deep lacus- trine deposit,and the deep lacustrine deposit is undeveloped in the studying area.At the basin firnge area of the frontal of Longmenshan,the alluvial fan facies are developed.Various alluvial fans form a alluvial fan group by connecting or superimposing.The fan microfacies and fan apex microfacies appear in turn,and the gravels varia— tion from coarse to fine,moving to fluvial sandstone facies.To the east,the river enter lacus sedimentary area, and the deltaic deposit iS forme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lacus.According to the fac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allu. vial fan—meandering river—delta—lacus,the depositional model of Penglai town formation in this area is constructed. Key Words:Western Sichuan foreland basin;Penglai town formation;alluvial fan;meandering river;delta; 1ak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