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鞋厂成本管控之物料管理制度

来源:尚车旅游网
鞋厂成本管控之物料管理制度

物料管理制度

为加强成本管控,提高工厂仓库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规范物料的流通、保管和 控制,确保工厂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加速资金周转,适应工厂发展需要,特拟 定本管理制度。

本文摘自迪希企业资讯(深圳)有限公司主编的《现代制鞋业管理实务大全》 附录

4.1仓库日常工作

仓管要服从管理,努力配合生产部之生产领料及来料进库流程的施行。

1、 合理设置各类物资的明细账簿、备查账簿和台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类

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的性质、用途、类型分明别类建立相应的明细账、物料 卡等。

2、 对当日发生的业务必须及时逐笔登记账簿,做到日清日结,并确保账簿中物 料

的进出及结存数据正确无误。

3、 做好各类物料的日常核查工作,做到账、物、卡三者一致。

4、 必须定期进行各类存货的分类整理, 对存放期限较长,逾期失效等不良存货,

按月编制报表,报送公司主管领导及财务人员,公司主管领导对各类不良存货提 出处理意见,责成相关部门及时加以处理。

5、 应经常检查仓库安全,做好五防:防火、防盗、防潮、防爆、防腐蚀 6、 仓管员工作调动时,必须办理移交手续 4.2物料入库管理

.

1、 仓管应凭供应商的送货单及采购部门下发的采购单严格验收来料,对品名、

规格、数量、质量、单价认真核对检验。验收过程中发现数量短码、质差、色差、 或单据凭证不符合要求等情况,仓管员有权拒绝验收,并应及时与采购负责人联 系解决,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2、 验收合格后,仓管员填写来料报检单交由品管部进行检验,品管部检验合格

后在来料报检单上签字确认,仓管员凭品管部确认合格后的来料报检单及供应商 的送货单填写进仓单。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入货位,更不准投入使用,不 合

格材料放在暂存区域,同时应在短期内通知采购负责处理。

3、 工厂自身生产的产成品入库,应由车间主管(或其指定人员)填写成品入库

单,由专人送交仓库,仓管员凭车间开立的成品入库单仔细核对入库成品的品名、 规格、数量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在成品入库单上签字, 并将成品按指定地点摆 放整齐。

4、 当月收到的材料必须当月办理入库,因单价未定或其它原因不能办理入库。

注意:车间急需领用此类材料的情况下,仓库需作特殊、灵活处理。

4.3储存管理

1物料的储存保管,原则上应以物料的属性、特点和用途规划设置仓库,并根 据仓

库的条件考虑划分区域,凡吞吐量大、体积大的应落地堆放(如泡棉类), 周转量小、体积小的应货架存放(如饰扣类)。落地堆放以分类和规格的次序排 列编号,上架的以分类定位编号;存放必须做到过目见数,检点方便,成行成列。

2、 仓管员对库存、代保管、待验材料以及设备、容器和工具等负有经济责任。

因此坚决做到人各有责,物各有主,事事有人管。仓库物资如有损失、报废、盘 盈、盘亏等,仓管员不得采取“发生盈时多送,亏时克扣” 的违规做法。

3、 保管物资要根据其自然属性,考虑储存的场所和保管常识处理,加强保管措

施。同类物资堆放,要考虑先进先出、发货方便、留有回旋余地。

4、 仓库物料,未经部门主管同意,一律不准擅自借出。 4.4领料制度

1各类材料的发出,原则上采用先进先出法。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出 库时

必须办理出库手续。

2、 车间领用的物料必须由车间主管(或其指定人员)统一领取,领料人员凭车 间

主管(或其指定人员)开具的领料单向仓库领料,其它部门只有经主管领导批 准后方可领取。仓管员应核对领料单上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订单数量,核 对正确后方可发料,对超额领料的,仓管员有权拒发材料。

3、 对生产时损耗材料超出定额需再次领料的,应由车间主管(或其指定人员)

开具超领单,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仓库方可发料

4、 打样、试验等领用材料时,应由品管部或技术部相关负责人填写领料单,经 主

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发料。

5、 对于领料单没有领料人和主管领导签字或是无完备手续者仓库不予发放。

4.5物料管理原则

通常意义上,物料管理部门应保证物料供应适时(

Right time)、适质(Right

quality)、适量(Right quantity )、适价(Right price)、适地(Right place),

这就是物料管理的5R原则,是对任何公司均适用且实用的原则,也易于理解和 接受,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1适时(Right time )即要求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准时交货,防止交货延迟和

提前交货,供应商交货延迟会增加成本,主要表现在: 1由于物料延迟,车间 工序发生等待或耽误,减弱员工士气,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浪费生产时间;

为确保生产交期,车间需要加班或在法定假期出勤,导致工时费用增加。因此应 尽早发现有可能的交货延迟,从而防止其发生;同时也应该控制无理由的提前交 货,提前交货同样会增加成本, 主要原因为:

1交货提前造成库存量增加,库存维持费用提高; 2、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导致工厂资金运用效率恶化。

2、适质(Right quality )即供应商送来的物料和仓库发到生产现场的物料,质 量应是

适当的,符合技术要求的。 保证物料适质的方法如下:

1公司应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2、 设立来料检查职能,对物料的质量做确认和控制;

3、 必要时,派检验人员驻供应商工厂(一般针对长期合作的稳定的供应商采用,

且下给该供应商的订单达到其产能的 30%以上);同时不应将某个检验人员长 期派往一个供应商处,以防其间关系发生变化;

4、 必要时或定期对供应商质量体系进行审查;

5、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比,促进供应商之间形成良性有效的竞争机制; 6、 对低价位、中低质量水平的供应商制订质量扶持计划;

3、适量(Right quantity)采购物料的数量应是适当的,即对买方来说是经济的 订货

数量,对卖方而言为经济的受订数量。确定适当的订货数量应考虑以下因素:

(1) 价格随采订货数量大小而变化的幅度,一般来说,订货数量越大,价格越 低;

(2) 订货次数和采购费用;

(3) 库存维持费用和库存投资的利息。

4、适价(Right price)

采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或服务价格的高低,在确保满足其它条件的 情况下力争最低的采购价格是采购人员最重要的工作。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采购部门应该在以下领域拥有决策权:

1、 选择和确定供应商;

2、 使用任何一种合适的定价方法;

3、 对物料提出替代品。采购部门通常能够提供出目前在用物料的替代品,而且

它也有责任提请使用者和申请采购者关注这些替代品。 当然,是否接受这些替代 品要由使用者/设计人员最终作出决定;

4、 与潜在的供应商保持联系。采购部门必须和潜在的供应商保持联系。如果使

用者直接与供应商联系,而采购部门又对此一无所知的话,将会产生“后门销售”。 即潜在的供应商通过影响使用者对物料规格方面的要求成为唯一的供应商, 或是 申请采购者私下给供应商一些许诺,从而使采购部门不能以最低的价格签订理想 的合同。如果供应商的技术人员需要和公司技术人员或生产人员直接交换意见, 采购部门应该负责安排会谈并对谈判结果进行审核。

5、 适地(Right place)物料原产地的地点应适当,与使用地的距离越近越好。距 离

太远,运输成本大,无疑会影响价格,同时沟通协调、处理问题很不方便,容 易造成交货延迟。

4.6盘点注意事项

一是仓管员应每月月末对物料进行盘点, 贵重物资必须每日盘点,财务每月对成 品仓盘点结果进行全检,对材料仓盘点结果进行抽检,对贵重材料进行全检。检 查结果与盘点有误的,将视其情况作出相应的经济处罚。

二是盘点中发现实物与账、卡有差错的,仓管员对此负有直接管理负任。 应及时 查明原因,并将原因会知财务部。如属短缺及需报废处理的,必须按审批程序经 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后才可进行处理, 否则一律不准自行调整。发现物料缺少或质 量上的问题(如超期、受潮、生锈、老化、变质或损坏等),应及时的用书面的 形式向主管领导汇报。

盘点结束后,次月10日之前应将盘点报告随同其它报表一起交财务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