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刊 2010年第4期 继 承 与 突 破 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妇女形象 。李军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师范教育系,内蒙古 锡林郭勒026000) [摘 要]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艺术地再 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农村发生的伟大变革。他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 如生的农村妇女形象。小说紧跟时代步伐密切配合各个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把妇女的命运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 的步调结合并最终取得胜利。在众多的解放区革命作家中,他成为翻身妇女新生活的第一位歌者,在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关键词] 赵树理;小说;妇女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0)04—0058—02 河传》,艾芜的《石青嫂子》,沙汀的《呼嚎》等作品是其中的 一、赵树理继承了五四新文学作家 代表。 反封建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有新的突破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解放区,人民政权不仅保 五四时期的作家虽然描写了社会最底层的妇女的悲惨 障了妇女的正长生活和劳动而且为妇女铲除旧社会遗留下 生活,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害,但他们一 来的一切旧思想、旧习俗的斗争开辟了道路。根据地及解放 般都站在同情被压迫的妇女一方,抱着思想启蒙的观点惊醒 区的小说描写了“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真实地反映农村妇 创作。鲁迅回顾自己小说的创作动机时说:“我仍抱着十多 女在党和政府的教育支持下谋求真正翻身解放的斗争。赵 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 树理的小说反映了这个伟大的历史转变并取得了独特的成 生”_l J。因此,站在启蒙主义和人道主义立场上表现劳动妇 就。 女的苦难你和不幸,以期达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 一目的,成为他们总的创作方向。 二、赵树理的小说反映了农村妇女在翻身过程中 鲁迅在自己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高度的社会意 反封建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艰巨性 义和艺术价值的农村妇女形象,成为他们的代表。《风波》中 在赵树理的小说中,反封建的思想渗透到妇女生活的各 的七斤嫂围绕辫子问题所表现出的烦恼。揭示了封建传统 个角落,特别在描写农村家庭关系和习惯势力的影响方面超 对农村妇女思想的牢牢禁锢。《祝福》中的祥林嫂的悲剧深 越了五四小说的高度。 刻地展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农村妇女的精神戕害。 赵树理在谈到如何确定作品的主题时说:“我在做群众 在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十年里,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 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就变成所需写的主题。” 和“革命文学”的发展,有更多的作家的小说创作对社会最底 赵树理小说塑造了很多农村“老字辈”妇女的形象。 层的农村妇女的命运给予更多的关注。柔石的《为奴隶的母 《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因其“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 亲》,罗淑的《生人妻》,萧红的《生死场》,沙汀的《兽道》等作 着红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而得名。从本质上讲,三仙姑是 品中的妇女形象体现了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和精神,真实地 封建婚姻的受害者。封建婚姻的重压使她产生了变态的心 展示了阶级矛盾和名族漩涡中农村妇女的觉醒和英勇斗争。 理,她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就自暴自弃。她虽然已经 从表现农村被压迫妇女的苦难到描写他们在斗争中的崛起, 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 构成了这个时期小说中农村妇女的形象序列。 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布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现代文学中的农村妇女形象 粉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她的 呈现出两个不同的走向。国统区的作家仍以描写妇女的苦 这副丑态是封建思想摧残妇女人性的一个真实写照。更令 难为主,以揭露封建压迫或反动统治为目标。萧红的《呼兰 人深思的是,作为封建婚姻受害者的三仙姑,却要让女儿重 [作者简介]李军,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师范教育系高级讲师。 一58一 现代文萃 李军/继承与突破 复自己的老路,极力破坏女儿的美满婚姻,封建思想在妇女 风顺的,软英的婚姻遭遇清楚的说明了这一点。封建思想意 身上产生了可怕的惰性。但是陈腐的思想必将随着产生它 识不会随着产生它的阶级的消亡而立即消亡,它还残留在 的社会基础的被废除而逐渐被取代。在新社会里,她终于迈 人们的头脑中,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顽强的表现出来。 出了觉醒的步伐,踏上了妇女解放的历程。 金桂这个新时代中的年轻妇女,向我们说明了“妇女参 妇女解放的历程由于妇女因袭的重负而显得异常艰难。 加劳动”是妇女解放的真正道路。在金桂身上反映了正在成 孟详英婆婆可以说是“三仙姑”的新条件下的继续。孟祥英 长的新的精神。小说《登记》中作者塑造了艾艾和燕燕两个 婆婆恪守着清光绪年间流传下来的风俗,具有自己一整套的 年轻妇女争取婚姻自主的农村女性形象。他们遇到的是人 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她心目中的媳妇应该是“头上梳个笤 们的陈旧观念所造成的偏见。随着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农 帚把,下边两只粽子脚,沏茶做饭,碾米磨面,端汤倒水,扫地 村中的女青年已不再为婚姻自主而进行斗争,他们能够完全 抹桌……从早起来倒尿壶到晚上铺被子,时刻不离,唤着就 按照自己的意志去选择自己的爱人。《三里湾》、《卖烟叶》 到;见个生人,马上躲开;要自己不宣传,外人辈子也不知道 中的玉梅、灵芝、玉兰面临的是选择怎样一个爱人的问题。 自己还有个媳妇”。在盂祥英当了妇救会的干部时,她的思 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她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想与新思想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她想用把盂祥英卖了以及分 家的策略抵制新思想。但 新政权下,她无能为力.只能无 三、紧跟时代步伐。在创新中发展 可奈何地吸吸自己的嘴唇。作苦写她面对新思想元可奈何 赵树理的小说紧跟时代步伐密切配合各个不同时期的 的失败,并期待着她的转变。全国解放前夕,赵树理在小说 革命斗争,把妇女的命运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步调结合并 《传家宝》中描写了这个转变。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婆媳对待 最终取得胜利。这就使他笔下的新时代妇女大都是敢于反 “三件宝贝”的态度上。从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代代相传的旧 抗邪恶,心地纯洁正直,富有乐观主义精神。在他的作品中 观念是怎样束缚着妇女。李成娘最后赌气认输反映了新旧 光明的新生的力量是支配一切的力量。不管遇到什么样的 思想的更替。这个转变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农村两代妇女 困难,落后的力量最终被光明和进步的力量所战胜。但他的 的生活观念的冲突。旧的生活观念渐渐死去,新的生活观念 小说并不回避矛盾。正如矛盾所讲:“他不讳饰农民的落后 正在成长。 性,然而他和小资产阶段意识浓厚的知识分子所不同,即不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发展和合作化运动的开展,赵 因农民之落后性而否定了农民的坚强的民族意识及其恩仇 树理在《三里湾》、《锻炼锻炼》里描写了少数妇女的旧思想 分明的斗争精神。在斗争中,农民不但能克服了落后性,而 旧作风与社会主义思想的冲突。作者恰当地用她们的绰号 且发掘出创造的才能。”-2 赵树理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落后 “常有理”、“能不够”概括了这类妇女的共同特征:好逸恶 妇女的形象。作者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善意地嘲笑她们的 劳,自私自利。写出了她们的思想对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的 落后,并热情地描写了她们向新的方向的转化。 危害,但陈腐的思想意思不仅阻挡不了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 赵树理小说在塑造农村妇女形象上取得的这些成就,是 新思想,而且终将被扫人历史的垃圾堆。 他对五四新文学反对封建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众多的解 赵树理的小说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妇女“小字辈”新 放区革命作家中,他成为翻身妇女新生活的第一位歌者,在 形象。小芹的反抗反映了农村新一代妇女坚强的斗争,体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了时代的新风尚。小芹争取婚姻自主斗争的胜利,是新时代 妇女和恶霸势力,迷信思想和传统观念斗争的胜利,它表明 【参考文献】 新一代妇女已经逐渐摆脱从属别人的地位,走上了自身解放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C3//南腔北调集.时代文艺出 的道路。孟祥英的翻身更说明了这一点。在封建社会中被 版社,2003. 当做生育工具的妇女,第一次在劳动中争得了和男子同样地 [2]矛盾.《李家庄的变迁》序[M].上海新知书店,1947. 位,这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新时代妇女挥手 告别了屈辱的过去,走向幸福的明天。前进的道路不是一帆 (上接第46页) 【参考文献】 那么余华至少是在写这篇小说时是一个矛盾体的存在,一方 [1]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看男权意识的批 面他极力否定父亲形象,以此来反抗父权秩序,另一方面通 判[M].三联书店,1996. 过女性形象在小说中的集体失语呈视了潜藏于余华内心的 [2]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序言)[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父权意识。所以说作者本身、自己内心世界对于所谓的传统 [3]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增补版)[M].华东师范大 观念、父权意识本身就存有悖论色彩。 学出版社,2005. 一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