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课堂教学之成长课堂(陆彩霞)

浅谈课堂教学之成长课堂(陆彩霞)

来源:尚车旅游网
浅谈课堂教学之成长课堂

南宁市新阳路小学 陆彩霞

摘要: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愉快成长的地方。“成长课堂”正是以此为理念构建出的一种新型课堂,其意蕴包括:追求学多余教,注重自主学习,强调合作精神,致力探究理解。

关键词:成长课堂 意蕴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获取知识的机会。实践证明: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把“成长课堂”引到我们的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成长课堂的教学基本模式

成长课堂的提出,旨在从根本上打破以教师之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释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激发自我生命的潜能,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成长课堂不仅要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要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合作状态有机地统一起来,达到自然交融的境界。

二、成长课堂的基本教学流程 (—)细心组织,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根据专家、学者、试验者介绍,实施高效课堂改革,首先要考虑高效课堂的小组构建。在成长课堂的实施中,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由学习小组民

1

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完成导学案

在学习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将学习的基本内容、重难点、计划、目的、时间以及将要进行的主要活动告知学生,与学生一起拟定基本的学习计划、安排。同时,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及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导学案,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易错点,以独学或合作学的方式自主预习:既可以思考,在探究活动中自主发现规律、自主寻找方法、自主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和需要,以适合的策略进行合作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导学案中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学法指导,如在《太阳》导学案我是这样设计的:

1.看拼音写字

dǐ( )得上 fán( )zhí( ) shū( )菜 杀jūn( ) 2.朗读课文

( 1)标序号 ( 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交流或利用工具书解决。 3.通过交流,你还有不懂的词语写下来

通过导学案上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先自主扫除生字词障碍,同时为课堂上的交流做好充足的准备,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更好地以主人翁的姿态把握学习,参与学习,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三)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合作,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要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和条件,通过一连串问题的引导,提供一定的辅助材料,调动学生眼、耳、口、脑多种器官的感受和体验,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既是学生活动的示范者也是一名普通的学习者,要善于研究,善于启发引导,当学生思维断裂时,要引导衔接;当学生思维散乱时,要帮助梳理;当学生堵塞时,要进行疏导;当学生思维模糊时,要适当点拨。为了深入学习课文,要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来学习课文,如在《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课中,

——魏格纳的奇思妙想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让我们一起 来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这样,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指明了学习的

2

目标和方向,使学生面对问题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

(四)交流展示,反馈汇总提升。

分组讨论是成长课堂的重要环节。此环节以学生自学探究为基础,学生个体自学探究中,有些问题难以解决,就以小组为单位,同学间交流意见互帮互学。同时,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各小组在接到展示任务后,综合本组成员的意见,根据需要进行分工合作,设计出适合本组的展示方案。通常情况是由组内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学习收获,如果这位代表表述得不够全面或跟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组内其他成员或其他组的成员都可以进行补充或提出质疑。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根据同学们的展示情况,相机进行精讲、点拨。

(五)积极评价,倡导合作创新

评价包括老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个部分,对老师的点拨要求是语言简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具体说来包括四点: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肯定好的,指出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给出搭桥性的帮助或做出明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和规律;四是针对展示情况科学地评价各个小组的学习收获,激励到位。同时,来自学生的积极评价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个别学生的新思路、新思想要接受同组同学或其他小组同学的评价。学生个体的见解,一旦得到认同,不仅这位同学的信心大增,而且这种新思路、新思想通过平等交流的方式,也更加容易为全组、乃至全班同学所接受,此时,教师所给予的积极评价也就更能激发学生心灵的火花,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成长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好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非常重要,但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思考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

(二)讨论的内容要有价值,避免走过场。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学生讨论、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但也不能因此而滥用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小组合作,学生毫无兴趣,甚至有时会趁机聊天,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

(三)要力戒合作学习的“假”与“浮”。

3

我们在听课时不难看到,有些课堂也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而且看似很热闹,可是学生讨论才几十秒,有的学生刚投入,有的学生还没来得及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就拍手叫停,这种假讨论的现象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去,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种“浮躁”的讨论也不可取。教师要始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东歧.新课程标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