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引流管周围漏液引流装置[发明专利]

引流管周围漏液引流装置[发明专利]

来源:尚车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7198798 A(43)申请公布日 2017.09.26

(21)申请号 201710586926.7(22)申请日 2017.07.18

(71)申请人 柳州市人民医院

地址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文昌

路8号(72)发明人 刘振 潘光栋 刘强 徐洪来 (74)专利代理机构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代理人 韦平忠(51)Int.Cl.

A61M 1/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54)发明名称

引流管周围漏液引流装置(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周围漏液引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它包括有胶盘和引流袋体,所述胶盘的一面为医用水胶体压敏胶面、另一面与所述引流袋体粘合密封,所述胶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引流管伸入孔;所述引流袋体为椭圆体的塑料收液袋,与所述胶盘相对的所述引流袋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管伸出孔,所述引流管伸出孔是底部大顶部小的圆锥形通孔;所述引流袋体底端连接有引流接口。本发明可以解决术后因引流管堵塞或引流管引流不充分出现引流管周围间隙的大量漏液,导致患者衣服及被褥渗湿,增加患者术后护理工作量及心理负担等等诸多的问题。

CN 107198798 ACN 107198798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引流管周围漏液引流装置,包括有胶盘(1)和引流袋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盘(1)的一面为医用水胶体压敏胶面、另一面与所述引流袋体(2)密封粘合,所述胶盘(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引流管伸入孔(3);所述引流袋体(2)为椭圆体的塑料收液袋,与所述胶盘(1)相对的所述引流袋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管伸出孔(4),所述引流管伸出孔(4)是底部大顶部小的圆锥形通孔;所述引流袋体(2)底端连接有引流接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引流管周围漏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盘(1)的直径(D1)为10cm-15cm;所述引流管伸入孔(3)的直径为2.5mm-3.5mm;所述引流袋体(2)的壁厚为0.4-0.6mm,长径(D2)为14 cm-16cm,宽径(D3)为3cm-5cm,高度(H1)为2.4cm-2.6cm;所述引流管伸出孔(4)的圆锥形通孔的高(H2)为2.5cm-3.5cm,底部直径为1.2cm,顶部直径为0.4cm;所述引流接口(5)的外径为10mm,壁厚为1mm,长(H3)为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管周围漏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盘(1)的直径(D1)为10cm;所述引流管伸入孔(3)的直径为3mm;所述引流袋体(2)的壁厚为0.5mm,长径(D2)为15cm,宽径(D3)为4cm,高度(H1)为2.5cm;所述引流管伸出孔(4)的圆锥形通孔的高(H2)为3cm,底部直径为1.2cm,顶部直径为0.4cm。

2

CN 107198798 A

说 明 书引流管周围漏液引流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收集从引流管周围间隙渗出的渗液的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手术部位放置引流管引流是许多手术必要步骤,其目的在于引流手术部位渗液、渗血、吻合口漏液等,如附图3中的引流管6。但在术后经常存在因引流管堵塞或引流管引流不充分导致从引流管周围的间隙渗出大量漏液,尤其是术后出现大量腹水、胆瘘、淋巴漏等疾病的患者。大量的渗液导致患者衣服及被褥渗湿,极大增加了患者术后护理工作量及心理负担。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引流管周围漏液引流装置,它可以解决术后因引流管堵塞或引流管引流不充分出现引流管周围间隙的大量漏液,导致患者衣服及被褥渗湿,增加患者术后护理工作量及心理负担等等诸多的问题。[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引流管周围漏液引流装置包括有胶盘和引流袋体,所述胶盘的一面为医用水胶体压敏胶面、另一面与所述引流袋体密封粘合,所述胶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让引流管穿入引流袋体的引流管伸入孔;所述引流袋体为椭圆体的塑料收液袋,与所述胶盘相对的所述引流袋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管伸出孔,所述引流管伸出孔是底部大顶部小的圆锥形通孔;所述引流袋体底端连接有引流接口。

[0005]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胶盘的直径D1为10cm-15cm;所述引流管伸入孔的直径为2.5mm-3.5mm;所述引流袋体的壁厚为0.4-0.6mm,长径D2为14 cm-16cm,宽径D3为3cm-5cm,高度H1为2.4cm-2.6cm;所述引流管伸出孔的圆锥形通孔的高H2为2.5cm-3.5cm,底部直径为1.2cm,顶部直径为0.4cm;所述引流接口的外径为10mm,壁厚为1mm,长H3为3cm。[0006]进一步:所述胶盘的直径D1为10cm;所述引流管伸入孔的直径为3mm;所述引流袋体的壁厚为0.5mm,长径D2为15cm,宽径D3为4cm,高度H1为2.5cm;所述引流管伸出孔的圆锥形通孔的高H2为3cm,底部直径为1.2cm,顶部直径为0.4cm。[000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可根据患者引流管大小裁剪胶盘开孔大小,将带有医用水胶体压敏胶的胶盘套入引流管并黏贴于引流管周围的人体部位,引流管周围渗液可通过引流袋体经引流接口流出,避免患者术后衣服及被褥被渗湿,极大降低了术后护理工作量及对患者不必要的骚扰,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0008]2、本发明设置为无菌包装,在引流袋一侧有设有圆锥形开孔供引流管从此处穿出

3

CN 107198798 A

说 明 书

2/3页

并固定,保证了引流管的引流通畅,同时减少了细菌经引流管周围间隙进入手术部分引发感染的机率,符合外科无菌引流的原则。[0009]3、本发明设置引流袋面积较常用造口袋大大缩小,可根据伤口情况及周围引流管情况对胶盘进行裁剪,安全卫生,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左视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应用示意图。[0011]图中标号表示为:1、胶盘; 2、引流袋体;3、引流管伸入孔; 4、引流管伸出孔;5、引流接口;6、引流管;7、普通引流袋;8、人体皮肤。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的引流管周围漏液引流装置,包括胶盘1和引流袋体2;胶盘1采用医学上常规使用的造口袋的胶盘结构,胶盘1的一面为医用水胶体压敏胶面,使用时套入插在人体手术部位上的引流管6后粘贴于引流管6周围的人体皮肤8上、另一面与引流袋体2后壁(贴近人体皮肤一面)部分重叠密封粘合,胶盘1直径D1为10cm-15cm,本实施例胶盘1直径D1采用10cm,胶盘1中间开设有一个让引流管6穿入引流袋体2的引流管伸入孔3,引流管伸入孔3的直径为2.5mm-3.5mm,本实施例引流管伸入孔3的直径取3mm。引流袋体2为椭圆体形塑料收液袋,壁厚0.4-0.6mm,长径D2为14 cm-16cm,宽径D3为3cm-5cm,高度H1为2.4cm-2.6cm,本实施例引流袋体2壁厚为0.5mm,长径D2为15cm,宽径D3为4cm,高度H1为2.5cm;引流袋体2的前壁(背离人体皮肤一面)及后壁(贴近人体皮肤一面)的下半部分游离,即不与皮肤和胶盘1粘贴或重叠粘合,后壁上部分与胶盘1重叠。[0013]引流袋体2前壁上开设有让人引流管6穿出引流袋体2的引流管伸出孔4,为了不使引流管撕拉人体引流口,且让引流袋体2对引流管的重力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开设的引流管伸出孔4位置不正对引流管伸入孔3,而是在引流管伸入孔3下方,略低于引流管伸入孔3;为了适应不同管径的引流管,引流管伸出孔4设置成一个孔径底部大顶部小的圆锥形通孔,圆锥形通孔高H2为2.5cm-3.5cm,底部直径为1.2cm,顶部直径为0.4cm。[0014]若是采用多根邻近的且胶盘1可覆盖到的引流管,则可在胶盘1上与每一根引流管对应处开设一个引流管伸入孔,将其它引流管的漏液也收集于引流袋体2内;对应地在引流袋体2前壁上开设有让引流管穿出引流袋体2的引流管伸出孔,这些孔设置的原理与上述单根引流管的引流管伸出孔设置原理是一样的。[0015]引流袋体2底端下方连接有一个引流接口5,引流接口5外径10mm,壁厚1mm,长H3为3cm,使用时可接通普通的引流袋。[0016]如图3所示,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使用的引流管6及周围皮肤情况来裁剪胶盘1形状和大小,并将引流管伸入孔3及引流袋体2前壁的引流管伸出孔4裁剪至与使用的引流管相适应大小,将引流管6自引流管伸入孔3、引流管伸出孔4依次穿出,撕掉胶盘1带医用水胶体压敏胶面的保护纸,将胶盘1与引流管周围的人体皮肤8粘贴并压紧,使用无菌透明敷贴密

4

CN 107198798 A

说 明 书

3/3页

封引流管与引流管伸出孔4间间隙并固定,引流接口5连接普通引流袋7,引流管周围渗液收集于引流袋体2内并通过引流接口5流入普通引流袋7后进行处理,避免了患者术后衣服及被褥被渗湿,极大降低了术后护理工作量及对患者不必要的骚扰,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5

CN 107198798 A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6

CN 107198798 A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7

CN 107198798 A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