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99-1-2高三国文doc

来源:尚车旅游网
國立板橋高中99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段考高三國文科考題

一、單選題:(共50分,每題2分,答錯不倒扣) 1. 下列各組「 」的注音,何者完全相同? (A)「逡」巡遁逃/日削月「朘」/怙惡不「悛」 (B)彈箏搏「髀」/奴顏「婢」膝/撫弦登「陴」 (C)進口地「氈」/迍「邅」難行/「饘」粥餬口 (D)汲「黯」直諫/熟「諳」典故/幽「闇」昏昧 2. 下列各組「 」內讀音相同的字,何者字形完全不同? (A)衣取「ㄅㄧˋ」寒/風俗頹「ㄅㄧˋ」/「ㄅㄧˋ」帚自珍 (B)「ㄇㄛˋ」不關心/「ㄇㄛˋ」守成規/「ㄇㄛˋ」居坐末 (C)「ㄈㄨˋ」璣之珥/太子少「ㄈㄨˋ」/一「ㄈㄨˋ」眾咻 (D)藉兵「ㄐㄧ」糧/「ㄐㄧ」志而歿/斷「ㄐㄧ」畫粥 3. 下列文句中,何者字形完全正確?

(A)忽然那太陽,像巨大的蛋黃,像橘紅淋漓的一團烙鐵漿,蹦跳而出,雲彩炫耀。 (B)我緊緊倚扶著危簷,努力睜眼俯瞰錯落起伏的山河,心中也一陣陣的起伏。

(C)偶爾在那霧紗急速地飄忽發揚舞涌的某個瞬間,才隱約露出局部的某個斷陵或 山壁。

(D)路愈往上愈坎坷,呈之字型一在轉折,沿鬆脆的石壁而上。 4. 下列各組文句「 」內字詞,何者前後意義相同? (A)「服」太阿之劍/汝非徒身當「服」行

(B)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施」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日淺 (C)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吾與子之所共「適」 (D)不問可否,不論「曲」直/「曲」度雖均,節奏同檢。 5. 閱讀下列文字後,回答問題:

太史公曰:李斯以閭閻歷諸侯,入事秦,因以瑕釁,以輔始皇,卒成帝業,斯為三 公,可謂尊用矣。斯知六藝之歸,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苟合, 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適(注:同「嫡」)立庶。諸侯已畔,斯乃欲諫爭,不亦 末乎!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不然,斯之功且與周、 召列矣。 《史記‧李斯列傳》 關於上文,何者敘述有誤? (A)「閭閻」是說李斯出身平民

(B)諸侯已「畔」/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前後二「畔」字意義相同 (C)文中提及:李斯勾結宦官、廢長立幼,終於導致秦之速亡,而自己也走上死亡 之途

(D)太史公認為李斯的功績能與周公、召公相提並論

6. 下列文句「 」內的字皆為人稱代名詞,何者所指稱的對象異於其他三者? (A)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B)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C)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

7. 中國的圖書分類有經、史、子、集四部,以下詩文作品根據其出處,何者歸類正確? (甲)謀攻 (乙)明湖居聽書 (丙)訓儉示康 (丁)長干行 (戊)諫逐客書 (己)燭之武退秦師 (庚)馮諼客孟嘗君 經 史 子 集 (A) 己 戊庚 甲乙 丙丁 (B ) 甲 己 乙丙 丁戊庚 (C) 丙庚 戊己 甲乙 丁 (D) 甲 乙庚 丙戊己 丁 8. 下列「 」內,讀音正確的選項是:

(甲)山「楶」藻梲:ㄗ (乙)「蹇」叔:ㄐㄧㄢˇ (丙)羞「赧」:ㄋㄢˇ (丁)制鄢「郢」:ㄧㄣˇ (戊)廢「穰」侯:ㄖㄤˇ (己)靈「鼉」:ㄊㄨㄛˊ (A)(甲)(乙)(己) (B)(乙)(丙)(丁) (C)(丙)(丁)(戊) (D)(乙)(丙)(己)

9. 李斯曾整理文字,除泰山等刻石七篇外,另有《倉頡篇》,與趙高的

《爰歷篇》及胡毋敬的《博學篇》對中國文字的統一貢獻很大。請問此三本書的字體與下列書法何者相同?

(A)

(B)

(C)

(D)

10.下列何者不是自謙之詞?

(A)「僕」自到九江,已涉三載 (B)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C)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D)胡亂借「洒家」歇一夜。

1

11.下列為陳列<玉山去來>一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而在東方天際與中央山脈相接的一帶, (甲)在這些喧囂狂放的飛雲下

(乙)呈水平狀橫臥,顏色分為好幾個層次 (丙)赭紅的、粉紅的、金黃的、銀灰的、暗紫的 (丁)彼此間的色澤則細微地不斷漫漶濡染著 (戊)卻另有一些幾乎沉沉安靜的雲 毫無聲息,卻又莫之能禦。

(A)甲戊乙丙丁 (B)甲戊乙丁丙 (C)戊甲丙丁乙 (D)戊甲丁丙乙。 12.「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此為倒裝式的略喻,也就是用「求木長」、「欲流遠」來譬喻「思國安」。請問下列 選項何者與此不同?

(A)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 學問之大也。

(B)為淵敺魚者,獺也;為叢敺爵者,鸇也;為湯、武敺民者,桀與紂也。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13~14題為題組

閱讀下列現代詩,回答13~14題。 這世界

害怕明亮的思想

所有的叫喊 都被堵塞出口 真理

以相反的形式存在著 只要一點光滲透進來 一切都會破壞

13.由詩意推敲,此詩的題目宜為 (A)監獄 (B)暗房 (C)call in節目 (D)教堂。 14.選出詮釋不恰當的選項:

(A)「所有的叫喊/都被堵塞出口」表示人民沒有言論及思想上的自由,也沒有適

當表達意見的管道

(B)「真理/以相反的形式存在著」詩人暗諷這社會的是非不分,真理被謬論所遮 蔽

(C)「只要一點光滲透進來/一切都會破壞 」詩人以為只要有一股反抗的力道出 現,那麼正義公理就有回來的可能

(D)在本詩中,詩人以情感澎湃的筆法,直接不假辭色地對政府當局提出批判及指 控。

◎請閱讀完下文,再回答第15題:

這一次智利礦災的救援行動,肯定會被載入歷史。可是,那位領導坑底礦工度過六 十九天,自己最後出坑的「工頭」鄂蘇亞,卻不一定會被載入史冊。因為歷史總是 只會記載「大人」的事,不記載「小人」的事。……無論如何,今日的那位智利工 頭,的確有著一位領袖在面對危機、處理危機時的才能與特質。……正確的形勢判 斷,是處理危機的第一要務。……身陷地底六百多公尺,礦工的心裡恐慌當非常人 所能想像,行為更容易脫序。鄂蘇亞最了不起的是穩定群情,並說服全體(一個異 議都不能有,否則就不能維持)團結一致,嚴格分配口糧,並且規律作息。……想 想看,在生命最脆弱時,礦工們為何願意拿出手中僅有的半罐鮪魚罐頭,做為公共 食物?鄂蘇亞了得,天生的領袖,不用學歷與頭銜贏得部屬完全的信任。 (改寫自商業周刊1196期) 15.下列何者敘述有誤?

(A)若鄂蘇亞事蹟被寫入《資治通鑑》中,應放在「列傳」 (B)文中的「大人」意義同於「君子學道則愛人」的「君子」 (C)在天時、地利都不可得的狀況下,鄂蘇亞深知人和是最重要的

(D)鄂蘇亞能贏得部屬完全的信任,應是不圖己利,正如黃宗羲<原君>所云:「有 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 釋其害。此其人之勤勞,必千萬於天下之人……而己又不享其利。」 16.歷代學者對秦朝敗亡看法各異,細繹下列四人觀點,判斷其學派之正確歸屬依序 為何?

(甲)秦始皇不施仁義,奠下秦朝滅亡的遠因 (乙)秦朝嚴刑峻法,違逆自然人性,因而走向滅亡

(丙)始皇死後,秦未依法制將皇位傳給長子扶蘇,實自取敗亡 (丁)秦始皇不能兼愛百姓,好發動戰爭,勞民傷財,是秦亡的主因

2

(A)名/墨/儒/法 (B)儒/道/法/墨 (C)法/道/儒/名 (D)儒/法/名/墨

17.書信的開頭應酬語,或表思慕,或頌德業,或敘別情,皆須視雙方身份及關謹慎措 辭。以下開應酬語,請衡量人物之間的關係後研判,何者使用不正確? (A)黃庭堅寫信給黃幾復,可用「時念 故人,屋梁落月」 (B)司馬康寫信給司馬光,可用「瞻企 慈顏 時深孺慕」 (C)荀子寫信給韓非,可用「遙望 門牆 輙深思慕」 (D)李斯寫信給秦王政,可用「遙仰 山斗,渴念殊殷」

18.美學家說:「感覺是我們進入審美經驗的門戶。」因此,文學家多善用視覺、聽覺、 嗅覺等感官的意象,藉以引起讀者的聯想,激動讀者的情緒。下列作品中何者未運 用聽覺的意象?

(A)那清澄的澗水不斷地激越著、跳躍著,嘩啦嘩啦地唱歌,一如我們稚嫩的青春。 (B)風雖不見轉弱,頭頂上的煙雲卻已淡散,好像交響樂在一段管弦齊鳴的昂揚章 節後,轉為沉穩,進入主題豐繁的開展部。

(C)經過幾小段碎石坡以後,矮樹也漸少了,風,卻更強勁,陣陣拍打著身邊的裸 岩,咻咻颳叫。

(D)雪塊四下碎散飛濺,滑落和碰撞的聲音則有如岩石的崩落,在冰冷謐靜的原始 森林間迴響。

19.對以下含有方位詞的成語的說明,何者正確?

(甲)東門黃犬 (乙)東山再起 (丙)東道主人 (丁)抱痛西河 (戊)日薄西山 (己)剪燭西窗 (庚)南柯一夢 (辛)南面稱孤 (壬)越鳥巢南 (癸)北窗高臥 (子)胡馬北風 (丑)虛左以待 (寅)右軍習氣 (卯)無出其右 (A)成語中人物典故的時代順序:甲→乙→丁→癸→寅

(B)成語中人物身分的辨識:「乙、癸」曾處江湖之遠;「甲、寅」曾居廟堂之高。 (C)成語中隱含的心情:「壬、子」滿含依戀;「戊、己、庚」則幻滅無奈 (D)成語中座位的尊卑:「丙、辛、卯」是尊位;「丑」是卑位 20.下列敘述何者合乎邏輯?

(A)秦用客卿而成帝業,則客卿是秦富強的唯一原因

(B)秦王喜愛來自異國的珠玉駿馬寶劍,則秦王當重用來自異國的客卿 (C)韓之工程師鄭國人在秦,而心在韓,可見所有來自他國的客卿都不忠於秦 (D)一個國家若在內自我虛耗,對外又與諸侯結怨,那麼國家就會有危險。 21.下列有關鄭用錫與<颶風>一詩,何者敘述有誤?

(A)鄭用錫是清領時期的宦遊詩人,因對颱風感到新奇,便寫入詩中。 (B)從「颶母西來怒氣驕」,可知詩人描寫的是最可怕的秋颱。

(C)詩中以「萬馬奔騰」比喻颱風氣勢磅礴的威力,以「引弓射箭」比喻風速的迅 猛。

(D)「最是關情收穫近,田疇禾稼死枯焦」,表達詩人對農民的關心,亦流露其悲天 憫人的情懷。

22.下列有關〈諫逐客書〉一文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是指諸侯納才以成 事功,足為秦仿效

(B)「地無四方,民無異國」意近於《詩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 莫非王臣。」

(C) 「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意指秦王需索無度,擁有珍奇異 寶仍不滿足

(D) 「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彊公室,杜私門」指昭王強化公務機能,杜 絕個人徇私舞弊

23.以下關於「引用」的解說,何者正確?

(A)「我覺得我的心/如垂天的鵬翼/在向外猛力地擴張又擴張」此處化用莊子的 典故,用以肯定人心不受空間限制,可以無限寬廣。

(B)<訓儉示康>云:「與其不遜也,寧固」,是藉孔子之言說明不謙遜之人較固執。 (C)孟子引詩云:「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是為了說明擁有權勢的君臣皆非善人,只 會同流合污

(D)「寄雁傳書謝不能」一句,典故來自蘇武被困北海,無法向漢求援,可見作者 與友人分隔遙遠。

24.以下選項中「 」內的字詞,所實指的顏色兩兩相同的選項是:

(A)面目「黧」黑/化為「烏」有 (B)「青」青河畔草/「青」出於藍 (C)「彤」管揚輝/「朱」門繡戶 (D)「素」琴一張/阿「縞」之衣 25.<訓儉示康>一文中,那些例證是作者不希望子弟效法的? (A)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 (B)為免有公孫布被之議,宜少從眾 (C)妾不衣帛,馬不食粟

(D)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

3

二、多選題:(每題3分,共30分.多選題每題有n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各題

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得該題的分數;答錯k個選項者,得(n-2k)/n題分;所有選項均未作答或答錯多於n/2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26.下列「 」內的字,哪一組讀音相同? (A)「繆」公求士/綢「繆」牖戶 (B)「說」耳目/陛下「說」之,何也 (C)散六國之「從」/宴諸「從」弟桃花園 (D)「藉」寇兵/相與枕「藉」

(E)卻客而不「內」/跨海「內」、制諸侯。

27.下列各句的「數」字,與<訓儉示康>中「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的「數」字 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 (B)「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 (C)屢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

(D)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E)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8.下列「 」中的字,何者不作實數解釋?

(A)包「九」夷 (B) 「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 (C)「三五」之夜,明月半牆 (D)并國「二十」 (E) 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

29.某文化出版公司打算製作一部介紹「宋代詩人生活」的三D動畫,做為教學輔助 之用。下列內容,適合納入此部動畫的選項是:

(A)詩人創作戲劇,供達官貴人在宅院中觀賞,劇中主角的唱詞是:「馬兒迍迍的行, 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迴避,破題兒又早別離。聽得一聲去也,鬆了金釧, 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

(B)詩人擔任駐邊將領,描繪邊塞風景:「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C)詩人感慨家國淪亡,期望有機會報國:「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 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 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D)詩人學問淵博,講學不輟,門徒甚眾,也自創學派。有感於積學力久,一旦豁 然貫通,一切癥結,便可迎刃而解,寫下:「昨夜江頭春水生,蒙衝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E)邊患交侵,歲幣百萬,國家貧弱,詩人抒發知音難覓及有志難伸的怨嘆,寫下 翻案詩作:「……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 殺毛延壽。……」

30.黃庭堅〈寄黃幾復〉一詩中,「持家但有四立壁」的「四立壁」喻家道清寒,其義與下列哪些選項中的成語群全相近?

(A)家徒壁立/鶉衣百結/阮囊羞澀 (B)無下箸處/蓬門蓽戶/乘堅策肥 (C)蓬戶甕牖/三旬九食/簞食壺漿 (D)環堵蕭然/室如懸磬/甑塵釜魚 (E)浮雲朝露/縮衣節食/他山之石

31.在孟子當中有多則章旨與朱熹〈觀書有感之一〉旨意相近,說明「本源的重要」,下列何者不相符?

(A)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 (B)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C)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D)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 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E)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32.古今語詞,因時代變遷,語義因此有不同變化,下列「 」內的詞語,何者兩兩相 異?

(A)西蜀「丹青」不為采/他是個「丹青」妙手,所繪畫的人物都栩栩如生,深受 大家肯定

(B)隨俗雅化,佳冶「窈窕」/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C)或謂(狄)仁傑曰:「桃李」盡在公門。仁傑曰:薦賢為國,非為私也/張老師作 育英才無數,可謂「桃李」滿天下」

(D)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面對質疑,他總是伊伊「嗚嗚」, 似有難言之隱

(E)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多位法官、檢察官疑涉及關說,至「酒 家」接受不當招待 33.下列成語的使用,何者有誤?

(A)一如白駒過隙般,2010年11月27日就是一代武打巨星李小龍的70週年冥誕。 (B)「死亡遊戲」講述一位強者為了奪得傳說中的稀世珍寶而獨闖七層寶塔,經過

4

一輪惡鬥後到達塔頂,卻只換來一句古老的謁語:「生是一個等待死亡的歷程」。 豈料一語成讖,該片成了李小龍的未竟遺作。

(C)許多的著名電影人,如成龍、元彪、洪金寶、李連杰、甄子丹及周星馳等,一 致苟同李小龍對他們有莫大的影響。

(D)法國畫家Michael Raivard25日應邀到香港表演其首創的膠水和金粉速繪藝術, 他在2、3分鐘內即完成李小龍畫像,真是巧奪天工。

(E)第59屆世界調酒大賽,我國選手許博勝拿下第三名,他以一身已故功夫明星「李 小龍」的裝扮,一邊展現難度最高的「4瓶連拋」技術,拋高接瓶及轉身等動作, 一邊踢腿,大耍功夫招式,令全場觀眾目不交睫。

34.陳列在<玉山去來>一文中,對雲的描寫十分動人,下列何者能準確的勾勒出雲的 動態?

(A)像颶風中翻飛的卷絲,像散髮,狂烈呼嘯,汹汹衝捲,聲勢赫赫。 (B)像橘紅淋漓的一團烙鐵漿,蹦跳而出,雲彩炫耀。

(C)如山洪的暴濺吟吼,如宇宙本身以全部的能量激情演出的舞蹈。 (D)濆湧般綿綿不絕從東方冥冥的天色間急速奔馳而至。

(E)所有的那些或伸展連綿或曲扭褶疊的嶺脈,或雄奇或秀麗的峰巒,深谷和草原, 斷崖和崩塌坡,都在閃著寒氣,變動著光影。

35.「走在走廊下,面對著發炎腫痛的街道,我身上的冷與熱,如何裝成一杯一杯,或 一罐一罐,讓需要的人投入錢幣,喝一杯我的熱,飲一罐我的冷。這是我每日的思 考,我如何讓冷血和熱血在同體循環。」關於上引這段現代詩的理解與分析,何者 正確?

(A)詩首點出販賣機的位置 (B)「發炎腫痛」寓指社會的病態

(C)「我身上的冷與熱」暗示人心中同時擁有冷漠與熱情 (D)「讓需要的人投入錢幣」點出現代社會唯利是圖的本質

(E)「我如何讓冷血和熱血在同體循環」猶言冷、熱應維持和諧的狀態

※默寫請見右頁,寫完請撕下繳回,謝謝!!

答 案 卷 三年 班 號 姓名: 分數:

三、默寫:(共20分,每格1分)錯、漏、多,扣0.5分。

(一)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1),(2);小人多欲,則(3),(4)。是以(5),(6)。 (二)(7),故能成其大;(8),故能就其深;(9),(10)。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 (11),(12),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三)(13),寄雁傳書謝不能。(14),(15)。持家但有四立壁,(16)。(17), (18)。

(四)(19),(20),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

國立板橋高中99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段考高三國文科參考答案

一、單選(1~25)、多重(26~) 1 9 17 25 C C C B 2 10 18 26 B D B BD 3 11 19 27 A A B CE 4 12 20 B C D 5 13 21 D B A 6 14 22 B D B AD 7 15 23 A A A 8 16 24 D B C 28 ABD 29 BCDE 30 31 BCE 32 ABDE 33 CDE 34 ACD 35 ABCE 三、默寫:(共20分,每格1分)錯、漏、多,扣0.5分。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貪慕富貴 多求妄用 居官必賄 泰山不讓土壤 王者不卻眾庶 四時充美 我居北海君南海 江湖夜雨十年燈 想得讀書頭已白 半畝方塘一鑑開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枉道速禍 敗家喪身 居鄉必盜 河海不擇細流 故能明其德 鬼神降福 桃李春風一杯酒 治病不蘄三折肱 隔溪猿哭瘴煙藤 天光雲影共徘徊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