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干U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年7期 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张金晶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很多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已经不适应教学形式的需要。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不 仅要积极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培训活动,更要把化学新课标的理论学习变为上好高中化学 课的实践活动。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化学新课标的体会,谈谈以下几点感受。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5)07—0213-01 一、在观念上予以更新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高中化学课程由8个课程模 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必修课的定位是全体学生科 学素养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严格控 制知识内容的深广度,同时还决不能把化学教学搞成仅为少 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 的老路,使学生负担过重,妨碍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强调 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齐步走”、 “一刀切”的等同目 标要求。一要保障优秀学生的正常发展,不能使他们处于“嗷 嗷待哺”状态,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愿望,使他们的潜 能得到充分开发;二要提高中等学生的现有水平,让他们“吃 好”,鼓励他们赶超优等生;三要加大转变后进生的力度。 首先,对后进生不能歧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由于受非智 力因素的影响,造成学习成绩上的暂时落后。作为化学教师 应利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趣味 实验等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 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迎头赶上的学习动力。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不能只抓知识传授和训练,而 要坚持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知识 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注 重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保护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努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 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 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因此, 在新课程教学中,必须调动一切因素,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化 学的兴趣。 (一)把握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 的窗口。生动形象、剧烈奇幻的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不但要做好演示实验,还 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条件。在课堂演示实验 中注重师生、生生互动。当教师提出演示实验由个别学生到 教台完成时,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形 成一种“动”的气氛。在学生代表“登台表演”的同时,台 下的学生进行评判和纠正错误,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和操作方 法,这样由台上局部“动”,牵引台下整体“动”,形成一 种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这时教师作为一个 引导者,适时抓住时机,讲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学生对实验的亲自参与和教师的讲解,加强了新旧知识 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学生在实验中的 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参与课堂演示实验的学生毕竟 只有一小部分,因此还应重视学生的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 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 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二)多鼓励表扬学生 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及课堂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作为老师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两极分化地去对待。《课标》 十分重视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知识要求。对于基础好的学 生,教师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以进一步激发他们 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不断进取的学习 态度;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首先要进行成功意识的灌输, 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在成功中培养 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克服困难,力争 上游;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他们成绩差,心理上或多 或少有些障碍,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点燃他们的自信,在课堂上留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 他们作答,遇到回答不出来的时候适当加以引导,尽量使之 一次次地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都要积极 地鼓励每一位学生,表扬和肯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如可以 用“不错,继续努力”或“很好,有进步”或“要加油了” 等字眼。 三、联系实际促进化学学习 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重在应用。学 生的化学素质不仅在于其掌握化学知识的多少,也不仅仅在 于其能解多少化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化学知识 去理解、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社会 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生产、 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首先,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 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 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其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从电子 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工程 等领域,撷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 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 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再次,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计划地给学生安排一些探索性的实验题目,在教师的指导 下,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选定、安装仪器,配制药品, 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还可通过如用柠檬酸和小苏打为原料制甜汽水,用碳酸钠制 取简单洗涤剂,以海带为原料获得少量碘水等简单实用技术,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小蓉.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J].试题与研究:新 课程论坛。2011(16):20.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