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验目的:
1、理解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2、掌物植物激素乙烯对果实成熟的影响; 3、理解果实采后保鲜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内容:
1、果实的选择及采购;
采摘泛白期的番茄,选择无伤的果实试验。 2、果实采后的实验处理:
乙烯利配成400mg/L的浓度3L,处理果实1min,处理后和未处理果实分别放在暗处观察。 3、果实储藏过程中生理指标的观察及测定: a 果实硬度的变化;
b 果实颜色,外观及口感的变化 c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4、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5、完成研究报告。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表一:乙烯对蕃茄的催熟作用结果记录表 颜色 CK 第一绿色 天 第二泛黄 天 第四粉红 天 第六红 天 C2H4 绿色 硬度 CK 硬 C2H4 硬 较软 CK 口感 可溶性固形物 C2H4 3% \\ CK 备注 C2H4 C2H4 CK 3% \\ 酸涩 酸涩 皮味淡 很酸 籽酸 略酸涩 酸但不略酸 涩 黄中略泛稍软 红 黄中透红 较软 红,但略软 泛黄 软 很软 \\ \\ 略沙 酸中透味淡略4.75% 3.75% 沙 甜 酸,无 甜味
由上表可以看出,涂抹过乙烯利的番茄先于自然状态下的番茄变红、变甜,其涩味、酸味消失的也较早;但是经过乙烯利处理的番茄味淡,比较而言,自然成熟的番茄味酸甜,更可口;自然成熟的番茄籽粒饱满,微酸,乙烯处理的番茄籽粒不饱满,几乎尝不出酸味;乙烯利催熟的番茄可明显果实翻沙且品尝时口感上也比自然成熟的果实沙;此外,从外形上看,乙烯利催熟的番茄多棱角,而自然成熟的番茄表面光滑弧状,形状规则。 通过测定折光率可看出,乙烯利催熟的果实中含糖量少,分析知可能是由于果实发育不充足,许多物质还没有来得及转变为可溶性糖,所以口味上也会比较淡,没有自然成熟的果实甜。 由于番茄果实存在个体差异,本小组所用的一个对照组(自然状态下)的番茄在实验的第二天已经开始变红了,因为在挑选时它的果皮略泛白,可能已经快要成熟。总结经验后,我们人为以后的实验应该增加平行试验,取平均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且选材应该尽量选择大小、形态、色泽等形状详尽的个体来操作,以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减小试验饿误差。
由本实验可知:生长素由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但它仅能促进子房壁的生长发育为果肉,而胚珠则发育不完全,不能形成完整的种子,且可溶性糖转化不完全。
四、实验分析:本次实验不难,关键是观察的时间很长。由结果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番茄都在逐渐成熟,颜色会由青变红,硬度会变软,口感也会有涩变酸甜正常,糖类也在逐渐增加。但是由乙烯处理的实验组的成熟速度更快,可知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
但是对于描述,由于纯语言不太准确,可以用“+”的个数来代替(这是之后看到别人这样做,感觉很好)得到更精确的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