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对比”这种写作手法在表达文章中心及情感抒发中的作用。 2.整体感悟课文,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对比方法的运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
由单元主题“爱在人间”引入,回忆本单元其他范文(围绕爱展开)。在英国作家莫里斯·吉布森的作品里,有这样一位医生,有这样一群农家们,他们同样在用自己的爱心演绎着一段浓浓的真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哦!冬夜的灯光》。 二、初读课文
1.字词读音
无垠 穹隆 猝不及防 征兆 引擎
2.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事件)
3.这个故事发生在加拿大西部一个偏僻荒凉的小镇,读完此文,在你的脑海中,故事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两种颜色是什么?这两种色彩给你怎样的感受?从这种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灰暗,黑(冬日夜晚的寒冷,萧瑟)
橙黄(一路的灯光) 温暖、关爱
这篇故事当中所蕴含的温暖感觉我们可以从这样的一种色彩的强烈的对比当中感受到。 三、分析课文
1.仔细把文章看一遍。再找出一些文章当中的对比之处,同时考虑一下设置这样的对比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小镇的特点:偏僻 寒冷 荒凉 (客观) 温暖 友谊 乐观 (主观)
1
————小镇的人民带给我的感动使我不在乎他所处的自然环境的恶劣。
2)往农民家途中的见闻: 漆黑一片 (平时) 一路灯光 (此时)
————灯光为我而亮,农民们乐于助人的精神的体现。令人感动,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
(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冬夜天气情况的句子。除了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外,还有什么作用?)
(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医生毅然出诊,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医生恪尽职守的高尚品质。)
3)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 恐惧 忧虑 (先前) 不感到孤独 (后来)
————灯光的再次闪烁,为我指明方向,使我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友谊,温暖的关怀。
2.文章以“冬夜的灯光”为题,有着怎样的含义?
本文以“冬夜的灯光”为标题,蕴含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实指,只在那个风雪冬夜里农户们为医生出诊指路照明的一盏盏灯光;还有另一方面的深层含义:冬夜喻指黑暗、寒冷,而灯光则象征光明、温暖。在那个荒凉、偏僻的小镇,真诚淳朴的友情,人与人之间的的相互关爱,深深打动了寒夜里出诊的医生,驱走了冬夜的黑暗、寒冷,温暖了夜行人的心,让人由衷地发出感叹:哦!温暖、明亮的冬夜灯光。
3.文章最后引用阿瑟•查普曼的诗,和课文内容有什么关系?
内容上,截取了“握手”与“笑容”两个意象,非常简洁、有力的传达出了西部地区人们品质的善良与淳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支持与关爱。这与文章主题是一致的。
从结构上说,这首诗与文章第一段首尾呼应。诗中所说的笑容的“长久”,握手的“有力”,与第一段中“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一脉相承。 从表达上说,文章至此戛然而止,引用的这几句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发读者的思考。 四、小结
2
1.文章的语言显示人性美,写作上还用了什么手法?(讨论) “我”:冒生命危险出诊
}无私的关爱、善良、纯朴、有爱心 “沿途农家”:点灯迎送 ①修辞手法(比喻) ②对比手法 ③引用诗歌作为文章结尾 ④ 环境描写
2.作者的写作目的除了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情感,还有什么意图吗? 明确: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也要给予帮助,要善良。 五、阅读拓展
学生自读《难忘的历程》艺术中的《亲情凝铸》《这也会过去》两篇文章,然后交流阅读所得。 板书:
小镇的特点: 偏僻 寒冷 荒凉 (客观) 温暖 友谊 乐观 (主观) 往农民家途中的见闻: 漆黑一片 (平时) 一路灯光 (此时)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 恐惧 忧虑 (先前) 不感到孤独 (后来)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