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停车场出入口设计实证研究

停车场出入口设计实证研究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11卷第增1期 2011年6月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0IJ l l Sup.1 June 2011 文章编号:1009—6744(2011)Sup.1-0208-07 停车场出入口设计实证研究 郭彦云 ,孙壮志 ,张秀媛 (1.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2.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55;3.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摘要: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停车管理问题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城 市交通中的重点和难点.停车设施与服务供给不足以及管理滞后等静态交通问题也日益 凸显,特别是停车场出入口设置不当问题.该问题一方面干扰行人及机动车的正常过街, 形成瓶颈路段;另一方面,对停车设施的内部交通和与之连接的道路交通产生严重影响, 容易引起道路交通拥堵.本文首先分析停车场出入13设计的影响因素,归纳总结了停车 场出入13设置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出入口未设置调头车道,停车场出13正对人行横道, 出入口位置不合理等.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最后,选取小街桥下的停车场 为案例展开实证研究,提出改善措施,并对改善后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 城市交通;停车管理;停车场;停车场出入口;交通影响 中图分类号:U491.71 文献标识码:A Empirical Study of Designing the Entrances and the Exits of a Parking Area GUO Yan.yun ,SUN Zhuang—zhi ,ZHANG Xiu—yuan (1.MOE Key Laboratory for Urban Transportation Complex Systems Theory and Technology,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2.Beij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enter,Beijing 100055,China; 3.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motorization process,parking management problems become more serious.Static trafic problfems such as inadequate supply of parking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and especially the improper designs of the entrances and exits of parking area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These problems interfere with pedestrians and vehicles,which results in bottlenecks of road sections.On the other hand,they have serious impacts on both the traffic inside parking areas and the road traffic,which easily cause trafic jams and congestifons.This study firstly summarized the common problems of designing entrances and exits of parking areas,including absence of U—turn lanes,the exits of a parking area facing up to pedestrian crossings,unreasonable location choices of entrances and exits,etc.Finally,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the parking area under the Xiaojie Bridge,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and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measures is evaluated. Key words: urban traffic;parking management;parking lots;entrance and exit of parking lots;traffic impact CLC number: U491.17 Document code: A 收稿日期:2010-05—28 修回日期:2010-07—30 录用日期:2010—10—2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705500). 作者简介:郭彦云(1986一),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生 通讯作者:09121351@bjtn.edu.cn 第l1卷第增1期 停车场出人口设计实证研究 209 1 引 言 入口,其宽度宜采用双车道;50—300个停车位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停车场,应设两个出入口;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 高,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也急剧增加.截至2009 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口之间的 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400万辆,车辆 距离应大于20 m. ’ 的停放渐渐成为困扰城市交通发展的突出问题. 以上规范对停车场的限定性位置做出了一些 尤其在大城市中,商业区、娱乐区、人口密集地带的 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出入口位置方面 车辆停放问题亟待解决.停车场 作为整个城市 仅仅考虑了不同等级的道路上是否应设置出人口; 停车系统的基本单位,是连接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 对于停车场出人口与交叉口的间距规定过于死板, 的桥梁,如果停车场出入口的位置选择不当,当车 没有考虑不同道路等级和行车速度的影响;对停车 辆从静止到汇人动态交通或者从道路上驶入停车 场出人口车道数与车道长度规定没有考虑不同停 场时,会干扰路段交通流的正常行驶流线.如果进 车场高峰小时驶入驶出率的影响. 出停车场的车辆与附近通行的车流形成冲突点,则 国内外对停车场出入口设计的实证分析研究 会影响车流运行效率,从而造成附近交通情况的恶 比较少,对停车场出人口设计的常见问题分析不充 化.因此合理设置停车场出入口位置,是保证车流 分.本文首先根据停车场出人口的设置原理,归纳 畅通,减少拥堵的有效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 停车场出人口设计的影响因素;其次对小衔桥下停 停车场规划,发挥停车场的作用,对引导城市 车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最后通 用地合理布局,调节道路交通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 过对案例的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发现午平峰时主路 现实意义. 车辆受干扰比例下降了11.8%,机非冲突得到了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停车场的设计与 缓解,通行能力提高了77.8%. 规划 以及停车场的交通影响方面,安实 从静 态交通管理机构、公共停车场建设投资模式、停车 2停车场出入口设计影响因素 诱导管理系统实施、路边停车管理等方面研究了城 停车场的设置对动态交通的直接影响体现在两 市静态交通管理机制.熊娟,陈峻 通过调查停车 方面,一是车辆进入停车场地的便利性,二是停车场 场出人口与主路衔接处的交通情况,分析车辆进出 出口的设置对相关路段上交通流的影响程度.不同 停车场引起的主路车辆延误.贾凡 针对当前我 的停车场规模、不同的车辆驶入(驶出)率、不同周边 国城市交通问题中的停车场供需失衡的情况,在已 道路交通流条件对出人口设计的要求都会有所不 有的关于停车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停车场交 同.合理的停车场出入口组织不仅可以为出入停车 通影响研究,总结了进行停车场交通影响评价的方 场的车辆提供高效服务,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车辆 法.陈峻,王炜 运用排队论方法进行了停车场入 驶入(驶出)时对相关道路的干扰,提高通行能力. 口道长度的设计,设计了停车场出入口交通组织方 下面分别从人口道设计和出口道设计的影响因素考 式,进行停车场出口道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计算方 虑停车场出入口设计对交通流的影响. 法研究和评价分析. 2.1 停车场入口道设计影响因素 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道 停车场入口道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 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对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出 个方面. 人口设计做了如下规定: (1)停车场车辆驶入率. (1)出入口应符合行车视距的要求,并应设置 如果停车场车辆驶入流量较大,会造成车辆占 右转出入车道; 用机动车道排队等待,对路段上动态交通流造成较 (2)出入口距离交叉口、桥隧坡道起止线应在 大影响.因此停车场入口道宜设置在交通量不大 50 m以外; 或能提供足够容纳人口排队车辆的车道上,避免影 (3)少于5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可设一个出 响城市道路交通. 210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入口道长度. 入口道长度不足会引起入口处车辆的排队,干 扰停车场外路段上车辆通行,同时影响停车场的服 务水平.如果人口道设计过长,则既占用土地又浪 泊位规模越大,由此产生的停车需求就越大,出入 停车场的车辆也越多,因此需要设置较多的出口满 足车辆进出需求. (3)车辆高峰小时的驶出率. 停车场具有的泊位容量决定了高峰小时最大 费资源.如地下停车场从入口到停车位有较长的 距离,可以充分利用,为车辆驶入停车场提供较充 足的空间,减少排队长度. 停车数量以及高峰小时停车的疏散速度.停车场 规模的设置不合理,不但可能导致出口处车辆的拥 塞,干扰路上车辆通行,还会因为疏散时间过长而 影响停车场的服务水平,降低停车场使用效率.因 此出入口位置和数量需要满足高峰小时交通量疏 散的要求. (5)路外停车场的类型. 从停车场的建造类型分析 ,地下停车场从 入口到停车位有较长的距离,可以为车辆进入停车 场的排队提供较为充分的驶入空间.立体停车库 由于其空间特性,内部的入口道不可能设计过长, 车辆的驶入和排队通常是依靠停车场外的连接道 路实现,因此其人口应设置在通行能力不大的道路 上或是与主干道有一定距离的支路上. 2.2停车场出口道设计影响因素 3 常见问题及改善措施 停车设施作为停车系统的基本单位,本身具有 容纳静止车辆,减少在路车流等作用,而停车设施 的出入口则是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衔接的关键环 节.我国目前在停车场设计时常见的出入口位置 停车场出口道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与 停车场出口道连接道路的等级、停车场泊位规模、 问题较少考虑不同道路等级和行车速度的影响以 及停车场出人口与交叉口的间距问题等影响因素. 停车场的出入口设置不当,对行人与机动车造 成干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出入口未设置调头车道,车辆驶出停车场 时会占用非机动车道甚至机动车道,干扰行人及机 高峰小时驶出率以及出口处动态交通流量的组织 状况 . (1)出口道连接道路等级. 相关规范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 定快速路两侧不能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 建筑出入口;主干路不宜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次 干路和支路允许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不同的道 路等级决定了出人口是否能够与之连接及其连接 方式. 动车的正常通行,造成主路上交通干扰,如图1(a) 所示. (2)部分停车场出口设置正对人行横道,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行人的过街安全,机非干扰严重,更 易造成冲突,引起拥堵,如图1(b)所示. (2)停车泊位容量. 该因素主要影响停车场出人口的数量.通常 (b) 图1 停车场出入口设置不当示意图 Fig.1 Diagram of improper design of entrance and exit of parking lots 第11卷第增1期 停车场出人口设计实证研究 2l1 (3)停车场出入口设置不合理,导致机动车出 入时在出口位置出现冲突,进而影响到附近的交 通,形成瓶颈路段,引起动态交通的混乱.如图1 (e)所示,停车场入口为b,出口为a,使得进入停 车场的车辆与驶出停车场的车辆形成冲突,这种情 车设施的主要目的,因此更好的解决以上的问题, 是完善停车设施的前提,也是检验停车设施完善情 况的标准. 以中鼎大厦内部停车场为例,其在北三环西路 (东向西方向)桥下只有一处允许调头,调头车辆 况下应使出入口设置的顺序为顺时针方向,有利于 减少冲突. 以上三方面是停车设施出人口存在的主要问 要汇人直行车流(西向东),进入辅路南侧的停车 场1,联想桥下仅能在图2中放大区域内调头.目 前联想桥下多个交叉口均禁止北三环东向西辅路 车流调头和左转,而集中在唯一可调头的四道口北 街处,排队现象严重. 题.有部分停车场存在上述一种或几种问题,因此 这些问题的良好解决能够有效提高居民出行乘车 时的便利性.而提高居民乘车的便利性,是改善停 注:照片拍摄于2009年7月12日(星期日) ’ 图2 中鼎大厦停车场出入口设置不当示意图 Fig.2 Diagram of improper design of entrance and exit of parking lots in Zhongding mansion 由于中鼎大厦内部停车场出口设置与辅路直 (2)不将停车场的出入口设置在正对人行横 道的位置,若因地理位置等原因,则可牺牲部 行车道直接连接,导致离开停车场的车辆需要等待 西向东辅路车流空隙方可前行.辅路车流量大,离 开停车场的车辆很难利用间隙,导致部分调头车辆 强行插入辅路直行车流,严重干扰了直行车流的运 分步道,将出人口与人行横道隔开一段距离,消除 安全隐患. (3)合理设置停车场人口及出口位置.当停 车场出入口位置位于道路一侧时,停车场出口、人 口相对位置的布置应以进、出停车场的车流不能交 行,从而严重降低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针对停车场出入口设置存在问题提出以下改 善措施: 叉以及应右转驶入停车场为基本原则.出人口布 置宜采用顺时针进出流线的方向,有利于减少冲 突,如图3所示. (1)在停车场出人口设置专用的调头车道,以 保证车辆顺利驶出,或重新设置停车场出入口的位 置,给车辆调头留出足够的空间. 212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行能力. (3)停车场出人口前未设置人行横道,行人需 穿越机动车道,存在安全隐患. 4.3 改善方案 针对小街桥桥下停车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 (a)出入口位置存在问题 (b)改善后出入口位置 方案如下: (1)将停车场入口位置向东移动,使其与人行 图3停车场出入口设置改善措施示例 Fig.3 Corrective measure of design of entrance 横道之间空出一定距离,停车场人口位置向东缩减 10.5 m; and exit of parking lots (2)在人口前新建1条调头车道,在调头车道 4典型案例分析 通过以上对停车场出入口存在问题的分析,下 与人行横道间修建1条隔离带,将人行横道向东加 宽1.5 m,如图5所示. 4.4改善效果及评价 面以小街桥下的停车场为案例展开分析.通过对 停车场的地理位置、停车场规模、出入口设置等问 题进行分析,得出小街桥下的停车场存在问题,并 提出改善措施,对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4.1背景分析 下面以停车场出口和人口的交通量和机非干 扰比例作为指标,分析了项目实施效果.停车场人 口调头交通量,如表1所示. 表1停车场入口调头车辆交通量 Table 1 Traffic volume of U.turn vehicles in the entrance of parking lot 本案例研究区域位于北二环(安定门东大街) 与和平里东街相交的小街桥下的停车场.小街桥 为高架桥,桥下北接和平里东街,南接东直门北小 街,交通比较繁忙.如图4所示.停车场位于桥下 的东侧部分. 注:实施前,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7:30~7:45,13:00—13:15; 实施后,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7:30—7:45,13:O0~13:I5 由表1可知,方案实施后,停车场入口处午平峰 的交通量由实施前的36 veh/h增加到64 veh/h,增 大比例为77.8%,同时停车场人口处车辆受行人干 扰比例由12.2%降低至0.3%。停车场人口处交通 量增加、机非干扰降低,这说明停车场人口前新增调 图4小街桥桥F停车场地理位置 头车道和隔离带后,分离了行人和车流,从而降低车 辆进入停车场和完成西向东方向调头过程中的机非 冲突,增大了停车场人口前的交通量. 停车场出口主路上的交通量统计如表2所示. Fig.4 The location of parking lot under the Xiaojie bridge 4.2现状问题分析 通过对小衔桥下的车辆出入停车场对周边人 行横道与车流的调研,发现小衔桥下的停车场主要 存在以下问题: (1)小街桥桥下停车场入口正对桥下交叉口 的人行横道,机非干扰严重,行人对机动车的干扰 比例达到55.6%. 从表2可知,方案实施后,停车场出口早高峰的 交通量由实施前的1 308 veh/h增加到l 324 veh/h, 车流量增加了1.2%,午平峰时主路车辆受驶出停 车场车辆的干扰比例由12.2%降低No.4%,这说明 停车场人口处调头车道的修建渠化改善了东向西方 向车辆的调头,从而增大了停车场出口处主路的交 通量,停车场驶出车辆对主路的干扰比例下降幅度 (2)停车场出口车道用警示标志与其他车道 分离开来,形成一个路段瓶颈,降低了交叉口的通 第11卷第增1期 停车场出人口设计实证研究 213 (a)改善前的小街桥桥下停车场 (b)改善后的小街桥桥下停车场 图5 小街桥桥下停车场改善方案 Fig.5 Implementati0n of the parking lot under the Xiaojie bridge 较大. 1 308 veh/h增加到1 324 veh/h,车流量增加了 表2停车场出口主路交通量 1.2%,午平峰时主路车辆受驶出停车场车辆的干 Table 2 Traffic volume of the exit of parking lot 扰比例由12.2%降低到0.4%.可见方案实施后 停车场出人口机非冲突得到缓解,交通量相应提 高,交通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5 研究结论 注:实施前,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7:30—7:45,l3:0o一13:15 本文针对停车场出人口设置的常见问题,通过 实施后,2009年3月23日(星期--)7:30—7:45,13:00—13:15 停车场东边桥下调头交通量如表3所示. 对小街桥下的停车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 表3停车场东边桥下调头交通量 措施,并对改善后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得出 Table 3 Traffic volume of U.turn vehicles under 如下结论: the parking lot (1)停车设施的出入口是静态交通与动态交 通衔接的关键环节.停车场出人口设置的主要影 响因素包括与停车场出口道连接道路的等级、停车 场泊位规模、高峰小时驶出率以及出入口处动态交 通流量的组织状况. 注:实施前,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7:3(】一7:45,13:00—13:15; (2)总结得出停车场出人口设置的常见问题 实施后,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7:30—7:45,l3:0o一13:15. 主要包括:首先,出人口未设置调头车道,干扰行人 由表3可知,早高峰停车场东边桥下掉头交通 与机动车过街,造成主路上交通干扰.其次,部分 量由实施前的1 012 veh/h下降到780 veh/h,下降 停车场出口设置正对人行横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比例为22.9%.午平峰主路车辆受调头车辆干扰 行人的过街安全,机非干扰严重.最后,停车场出 比例由4.3%下降到2.6%,幅度较大.可见修建 入口设置不合理,导致机动车出入时出现冲突,进 了掉头车道后掉头交通量降低,主路车辆受掉头车 而影响到附近的交通,形成瓶颈路段,引起动态交 辆干扰比例下降. 通的混乱. 综上所述,改善方案实施后,小街桥桥下停车 (3)针对小街桥下停车场存在的问题,实施 场入口处午平峰的交通量由实施前的36 veh/h增 “停车场入口位置向东缩减l0.5 m,在入口前新建 加到64 veh/h,增大比例为77.8%,同时停车场人 l条调头车道,在调头车道与人行横道间修建1条 口处车辆受行人干扰比例由12.2%降低至0.3%, 隔离带,将人行横道向东加宽1.5m”的措施,最后 停车场出口处早高峰的交通量由实施前的 通过对交通影响评估,发现午平峰时主路车辆受干 214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 1年6月 扰比例下降了1 1.8%,机非冲突得到了缓解,通行 能力提高了77.8%,机非冲突及交通环境得到明 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张泉,黄富民,曹国华,等.城市停车设施规划[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ZHANG Q, HUANG F M,CAO G H,et a1.Urban parking facilities projects[M].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2009.] [2] 张秀媛,董苏华.城市停车规划与管理[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ZHANG X Y,DONG S H.Urban parking planning and management[M]. 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 2006.] [3] 安实,王健.停车需求预测与管理[J].交通运输系 统工程与信息,2001,1(3):212—216_[AN S, WANG J.Study on parking demand forecasting and management[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1,1(3): 212—216.] [4] 熊娟,陈峻,张辉.城市路外停车场出入口接驳处 交通调查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6(9): 74—76.[XIONG J,CHEN J,ZHANG H.Analysis Off the junction of main road and driveway[J].Technology and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2007,6 (9):74—76.] [5] 陈峻,王炜.城市道路外停车场出人口交通组织分 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1): 100—103.[CHEN J,WANG W.Trafifc organization analysis on entrance and exit of off—road parking lot [J].Dongnan University Press(Nature Science Edition),2004,34(1):100—103.] [6] 贾凡.城市停车场规划及交通影响研究[D].兰州: 兰州交通大学,2009.[JIA F.Research on planning of urban park and traffic effect[D].Lanzhou:Lanzhou University,2009.1 [7] 何保红,陈峻,王炜.城市建筑停车场配建原则探 讨[J].城市交通,2004,(7):59—61.[HE B H, CHEN J.WNAG W.On the criteria system for parking establish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J].Modern Urban Research,2004(7):59—61.] [8] 王炜,过秀成.交通工程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 版社,2000.[WANG W,GUO X C.Traifc engineering[M].Nanjing:Dongnan University Press, 2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