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和培训
作者:林丽芳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0年第10期
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它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教学的主体地位发生了变革,从“师道尊严”到“师生平等”,又到“师生共同发展”,重新确定了老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研究性学习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政治教师只作为组织者、建议者、协调者、参与者、评议者,在时间安排上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显然与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不同,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较为有利。 一、教师的角色地位
1.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努力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成为学习主体平等中的首席。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指导为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本人在指导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时,发现整个研究小组的5个学生,只有其中2个比较主动地投入时间、精力去查找资料,思考探究问题,另外3个存在等待老师叫做什么才做什么的思想。经过了解才知道,他们认为自己学业成绩不理想,不属于可以搞研究性课题的学生。我们原有的教育只让部分所谓优等的学生有积极主动学习的自信,这不是违背了教育的宗旨吗?于是,我首先致力于让学生学会唯物辩证地看待自己,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我的指导重点就放在帮助学生细化学习过程,制定阶段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承担相应的学习任务,感受研究性的学习过程,拥有研究的成就感。
2.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建议者,而不是代理者,更不能代替、包办
教师要启发性的倾听,发现每个学生的每个闪光点。在指导《中学生的就业观念》这一课题时,我先听取课题组学生的看法,并不给予我的观点和看法,而是教给学生矛盾分析的方法。对于每个学生的观点只是表示我的欣赏程度,比如:“很不错”“很好”“有道理”诸如此类的意见。为了启发学生畅所欲言,更多的让学生自己说出真实的看法,我使用了诸如“你看还能怎樣”“你想”“你说”的语句,给了学生发表观点的勇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协助者
要协助解决困难;提供信息资料;制订计划。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协助学生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学生为了获得各方的帮助,遇到了不被理解和怀疑的困难,教师抓住这一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德。学生在最后的研究成果的汇报时,提到自己的酸甜苦辣的体验,也提到了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他们为了得到更多中学生“就业观念”的数据,到处请求其他学校的同学帮助分发他们所设计的表格。表格分发了不少,回收的却不多,尝到求人做事的艰辛。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并不完全注重结果,更注重的是过程的体验。五个学生在共同的探究过程中,学会了分享和协作,学会了尊重,看着学生们自信写在脸上,我想这才是我们所期望的教育。5个学生所记载的遇到困难的心情,获得帮助的感激,找到资料的喜悦,彼此观点不统一时的焦虑,面对大部分厦门中学生选择厦门大学为首选报考学校的担心,对自己将来前途的思考等等,这些体验是那么的真实,让5个学生第一次感觉到做学问是不容易的,教师适时的关心和鼓励,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 4.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参与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要全过程参与课题的研究,参与研究的全过程,不能布置任务式的、游离于学习的内容。教师的全程参与,就能和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创新,和学生一起学习,和学生一起成长。
5个学生本来所选择的课题有2个,而且想要研究的方向是不同的,课题涉及地理和生物知识,一个是《宇宙的奥秘》,一个是《当代人的择业观念》,为此我带着学生一起去请教地理老师和生物老师,两个学科的老师认为前一个课题外延太大,不好研究。最后,定位在《中学生的就业观念》。在与地理、生物老师的探讨中,我适时地启发学生,高三综合学科的学习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跨学科的综合知识,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观。 5.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是评价者
要尊重、赏识每一个学生,用点头、微笑、关注、称赞,使每个学生从他人,特别是教师的眼神里、言语里、行为里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肯定自身的价值。人都是在得到肯定中增加信心和勇气的,5个学生的学业成绩除了一个在年段是居于前列的,其他4个基本是很难在学业上有成就感的。面对这种情况,肯定和赞扬就显得格外重要。我始终阐明一个观点:积极参与研究课题就必有所得,探究问题和学业分数无关。但学生毕竟是有惰性的,记载过程的体会常常会被他们所忽视。一味的上网查找资料、如何消化资料,总结资料就会互相推诿。此时,我对主动承担任务的学生的赞赏就是对推诿任务的学生的无形鞭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解决师资的方法
要提高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质量,必须解决好师资问题。解决师资问题的出路在哪里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1.挖掘现有师资的潜力。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 3.建立一支专兼职指导教师队伍。
教师培训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促使教师更新知识,还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了解并掌握一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尤其是教师要在不同类型的案例剖析中获得其他方面的启示。
厦门作为基础教育课改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先行区,课改的任务不仅仅是参加课改的教师去完成的,所有的教师都要有参与课改,真正具备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能力,发挥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