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来源:尚车旅游网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降水的分布规律》教学设计

泉州市奕聪中学 李端妹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本教学片断选自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第二节。降水是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国特殊的海陆位置使得我国降水也随海洋的远近发生变化,通过本片断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学会通过读图来获得相关的地理信息,并通过已知的地理信息来分析并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

(二)教学目标:

根据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学生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掌握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技能目标:学会阅读和分析等降水量线图,并能通过读图析图得出我国 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降水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激 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得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教学方法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学生求知欲强、好胜心强,思维活跃,有一定合作学习的精神。初二学生虽然已经积累一定的地理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然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抽象思维、综合分析能力较低,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授课,引导学生读图并帮助学生建立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方式。

(二)教法学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心理,教师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图像分析法、分组竞赛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式授课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逐步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教学教学环节 内容 课 前 准 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1、制作中国降水分布规律课件; 2、制作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学生活动 为引导学生读图并帮助其建立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方式做准备。 导入新课 播放“雨中即景”,同时展示与降水相关的图片 欣赏音乐与图片 利用直观的图片、熟悉的音乐使学生忆起生活中的似曾相识场景,在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通过现象分析本质的地理学习意识。 学习新课 一、 展示西北内陆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房屋图片,引导学生学生扮演侦探思考:两地房屋建设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 角色,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得出(对学生表现及时评价并进行适时引导。) 两地屋顶构造不同且与降水 多、少有关。 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提出问题: 1、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在 学生根据地图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得出(对学生表现及时评价并补充中国“雨极”火烧寮的相结论。 关知识) (发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要求描出:800毫米、400 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等降水量线图的能力,激发学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_____岭、____河附近至学生分组比赛,生竞争意识。 看哪组最先描_______高原东南边缘。 好图,并找到答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________岭、______ 案。 市、_____ 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4、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_____________。 层层深入, (对学生表现及时评价并补充中国“干极”托克逊的相使学生学会根据关知识) 学生扮演侦探通过动漫展示不同降水量的分布,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来分析得出结论。 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再次展示内陆与沿海的建筑图,同时提问:诗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分别是哪个地区的景观? (教师小结:我国的降水在空间分布上是有规律可循的,了解了降水的分布规律为我们今后工作、旅游、学习等都有指导意义。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分布规律呢?侦探们,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学生根据得出的规律进行判断。 搜集到的信息,归纳总结地理规律,建立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方式。 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并得出降水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激 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配合直观的视听媒体引导学生读图分析、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参与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思考方法,并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好地理大有用处,增强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本课通过音乐及图片导入新课,并以类似侦探破案的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