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火把节

火把节

来源:尚车旅游网
火把节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

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重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彝族 特有的民族风情。

3. 体会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再度走进大凉山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细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1--4自然段

⒈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⒉学生在文中画出。

⒊学生读相关句子或者段落

(从2--4)段可以看出彝家人怎样的心情和待客之

道?(热情、盼望、兴奋、周到)

⒋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地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

5.仿照第2--4段“我为你-----,我为你-----我为

你----”说句子。

(二)学习课文(5--10)自然段

⒈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

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火把奔跑、篝火晚会。 ⒉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3.欣赏这几个场面的照片。

4.你最喜欢哪一个场面?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

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最喜欢( )场面,我从中体会到

( )

5. 重点讲解学生说的较多的场面(我个场面的内容

都准备,但是不能全部详细讲解,就选其中2个重点讲。)(我把“斗牛”和“篝火晚会”作为了重点。)

6. “斗牛”从周围的人,牛的神态、动作---等让

学生重点体会这个场面,采取个人读,比较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体会彝族人民的激情奔放。

7. “篝火晚会”这个场面我重点让学生学习“排比”

这种修辞,老人来了--小伙子来了---姑娘们来了--孩子们来了--、后边有一个省略号,我把这个做来了重点,让学生想象还有谁来了,并以此说一句完整的话。

8. 请大家仿照课文中的场面描写,写一写我们学校

升国旗时或者是做课间操时的场面。

9.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

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11--14自然段

⒈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11-14自然段,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⒉指名说说这个传说。 ⒊集体交流。

4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5. 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文段。

(四)1.有一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请同学们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yí)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参加这三天三夜激情四溢的盛典。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庆祝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来吧,到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

把节!

“来吧……”的四次出现,这样安排,采用反复手法,一方面加强表达效果,突出了彝家人热情好客,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怀,另一方面把后面的内容稍加

变化,又点明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2. 仿写句子

来吧,到我们郸城县来吧,来和我们------ 来吧,到我们二实小来吧,来和我们---— 来吧,到我们五三班来吧,来和我们-------- 来吧,到---- -----来吧,来和我们----- 三、课堂总结

本课讲述了( 彝)族的民族风情,介绍了(火把节)的来历,赞扬了( 彝 )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 )的精神。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你喜欢哪个节日?请把当时的热闹场面写下来

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火把节

准备节日饭菜 彝族人民 斗牛 勤劳勇敢 摔跤 不屈不挠 点火把奔跑 精神的象征 篝火晚会

教学反思

《火把节》这篇课文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质。 我把本课分2个课时讲的,第一课时主要处理字词,读课文,了解课文都写哪些内容。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这节课我讲的是第二课时,教学之前,我要求学生把课文读熟,能背诵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或者是

自己认为描写较为精彩的场面,并搜集有关资料,为上这节课做好准备。

本节课出现的描写场面的句子很美,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说说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想象很丰富,比如:教学第10 自然段时,让学生结合排比句进行练习及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并仿写……这样也达到了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

在几个场面学习完之后,我就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场面,从中体会到什么,并且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场面描写,写一写自己经历的场面,例如升国旗或者做课间操时的场面。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反思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

1.课堂教学时间安排的不恰当,我认为精彩部分在于对场面的描写,怕时间不够用,就把第一部分设计的仿写句子(我为你--我为你- )给舍去了,后来感觉这是不应该的,因为这篇文字的语言很美,我既然让学生读了,体会了,为什么不让学生也说一说,写一写呢?

2.对学生的读指导不够到位,例如在指导学生读“斗牛”这个场面是,虽然也让学生反复读了,也去找关键词语去体会了,但是总感觉还缺少点什么,就是感觉没读出预想的结果。

3.给学生“说”的机会太少,第一部分的仿写,给舍了是一大错误,对最喜欢场面的体会说的也少,特别是让学生描写“升国旗”或“课间操”时,既然学生写了,就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分享的机会。

4.拓展部分做的不好,本来想用《泼水节》这篇文章做一些对比或者比较,还是因没有把握好时间而丢下了。

这说明我平时的教学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精心备课,细心研究,上好每一堂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