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坛 探析环境监测的数据审核与质量保证分析 吴斌修 颍上县环境监测站,安徽 颍上 23262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社会主要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人们对环境监测数据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站,需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提供合理、准确的监测数据,为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提供有效的参考文件,从而促进环境监测的质量。本文主要研究环境监测中的数据审核与质量保证等问题。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审核;质量保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12-0335-01 1 环境监测中存在的不足 1.1 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品参差不齐 由于传统的局限问题,当前基层的环境监测站中,主要的监测人员专业能力受限,具备的监测技术不达标,所储备的知识更新较慢,在加上监测人员大多都是年长者,因此还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部分地区受到经费的局限,无法对监测人员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同时部分监测站的硬件设施不能够满足多变的监测环境,对引进人才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造成了监测数据的不准确性[1]。 1.2 监测设备不精密 多数地区缺乏先进、大型的精密仪器,环境监测站设备配备不充足,对于一些大型的污染数据无法得到准确的监测结果,影响监测工作的发展和运行,制约监测的水平。 1.3 监测数据缺乏质量保证 得到高质量、准确的监测数据是开展监测工作的主要条件之一,但是多数监测站缺乏审核与综合评价的能力,未能形成一个严谨、完善的数据审核与评价的机制,促使质量保证的工作流于形式。 2 环境监测对数据审核人员的要求 首先,环境监测的数据审核人员需要树立全面的责任意识,了解环境监测与测评的相关知识,熟悉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其中包括废物、废水的排放标准等等,了解监测技术的规范性操作,熟悉竣工验收时期的监测技术要求以及影响环境评价技术的原则,分析质量保证的内容、方法、程序,了解程序中各个项目的分析方法;其次是要求监测人员掌握同一个监测项目,利用不同分析方法中相关的技术差别,了解不同分析项目中不同分析方法的干扰因素;最后需要监测人员了解整个环境监测市场的行情,掌握行业的主要污染物,善于发现监测数据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对异常数据的分析和把握[2]。 3 环境加测中的重点和难点 3.1 数据审核的重点 3.1.1 对监测数据的基本审核 环境监测根据监测的目的不同具体可以划分为常规监测、科研监测、应急监测以及验收竣工监测等等,监测的目标不同,所采用的监测项目、分析方法以及分析数据的结果也大同小异。因此在进行具体的数据审核之前,需要对监测的项目、监测的方法以及监测的精度等要素进行审核,测试其中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以及技术方法是否符合监测目的,从而展开具体的审核工作。 3.1.2 查看监测项目有无漏项 审核人员需要认真核实监测方案,掌握监测的目的,其一是为了审核监测内容是否按照监测方案全面执行,其二是审核监测项目是否存在遗漏现象。例如科研项目中研究如海河流营养盐的问题,监测因子只选择了活性硅酸盐,没有对盐度进行监测,就是漏项,由于对活性盐的分析会受到水体中例子强度的影响,因此会造成误差值,监测的结果需要利用盐度系数进行校正[3]。 3.1.3 加标回收审查技术 为了分析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需要采用加标回收方法,审核的时候需要关注加标回收率以及加标量。其中加标量按照想相关的监测规范,要控制加标量在样品的0.5到2倍,加标之后的总浓度不能超过测定上线的浓度值。一般针对含量低和未检出的项目,加标量常常过大。加标回收率需要按照《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设置,数据审核时需要审核是否超过该标准[4]。 3.1.4 分析数据的合理性 首先应该与执行标准进行比较,使监测的数据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一旦差别过大,需要列出可以数值,找到其中的原因,例如一地表水磷的监测结果为600mg/L,是执行结果的三千多倍,经审核人员的分析和监测,是进行样品固定时加错固定量造成的。 3.2 质量保证的重点 3.2.1 发挥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 监理人员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强化组织内部管理部门的重要领导职能,质量保证管理组织需要配合领导的工作。同时监测部门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计划,合理制定质量控制措施,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监测站站长提升自身监测质量意识的同时,提升全站的质量水准。 3.2.3 提升监测人员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 监测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是确保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展开的必要保证,监测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能。现如今,监测站的现代化的实验设备越来越丰富,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因此需要监测人员提升技术的判断、技巧和经验,从而有效的减少技术上的误差。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确保环境的质量,需要加强对监测人员的思想教育培训,使监测人员认识到监测中质量保证的重要性,提升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监测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需要严格核实岗位任用制度,严格筛选复合型人才,只有经过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考核之后,才能够持证上岗。 3.2.4 做好设备仪器的保养工作 实验或是监测的成功与否与设备仪器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环境监测部门需要重视对设备机器的维护和养护,设置专业的人员负责对设备的保养和使用,从而促进设备的正常使用,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展开。同时,监测人员需要保证机器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做好定期的检修和养护工作。 3.2.5 做好工作场所的维护工作 工作场所的维护也是确保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展开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到监测的结果。如今大多数精密的仪器和设备都对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具体的要求,因此需要在监测环境中配备通风厨以及空调等基本设备。同时要求实验室和监测环境的布局要合理,避免交叉污染情况的发生,保持监测环境的整洁性和完整性,注重室内的安全,以免对监测人员以及整个监测项目造成重大影响[5]。 4 总结 综上所述可知,质量保证和数据审核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主要内容,是环境监测中重要的管理工作和技术基础。因此为了能够获得合理、可靠的监测数据信息,需要监测人员和技术领导部门重视环境监测中的数据审核与质量保证工作,分析环境监测与质量保证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强化设备机器的保养工作,重点审查数据审核的方法和工艺,从而在根本上保障环境监测的总体水平,促进环保工作的下一步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琳.浅论环境监测的数据审核与质量保证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3). [2]陈群英.浅谈环境监测数据审核[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01). [3]王超.浅谈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的日报审核[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04). [4]张琳.浅论环境监测的数据审核与质量保证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3). [5]叶萍.浅议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 作者简介: 吴斌修(1976.2-),男,安徽颍上人本科环境保护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质化验分析等环境监测工作 2016年12期︱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