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员培训管理程序

人员培训管理程序

来源:尚车旅游网


人员培训管理程序

编号:QG/JU20.016-2011 章节:5.2 版本/修改次数:B/2 1目的

制定本程序是为了保证实验室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各类人员能得到充分的培训,确保检测校准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范围

本程序适用实验室的人员培训管理。 3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CNAS-CL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CNAS-CL1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电气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CNAS-CL15《实验室认可准则在电声检测实验室的应用说明》

CNAS-CL1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电磁兼容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CNAS-CL1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CNAS-CL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 4 职责 4.1实验室主任

负责保证实验室培训的资源。 4.2技术负责人

4.2.1负责审批年度培训计划;

4.2.2负责组织对年度培训有效性的评价。 4.3专业室

4.3.1负责提出本专业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4.3.2根据实验室要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开展本专业的培训和考核; 4.3.3负责提交培训记录。

第1页,共7页

人员培训管理程序

编号:QG/JU20.016-2011 章节:5.2 版本/修改次数:B/2 4.4实验室体系室

4.4.1负责汇总培训需求,制定实验室年度培训计划; 4.4.2负责管理体系内容的培训。 4.5档案管理员

4.5.1负责汇总培训记录;

4.5.2负责收集并保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技术档案。 5程序

5.1实验室应根据当前和预期任务,实施相适应的培训,确保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或校准、评价结果、签署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人员的能力。 5.1.2 实验室从事电气检测的相关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电气检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5.1.3 实验室从事电磁兼容检测的相关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电磁兼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其中从事该领域的高中级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技术人员总数的60%。

5.1.4实验室从事化学领域检测的实验室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化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三年以上相关技术工作经历;或者具有足够的化学相关领域检测工作经历(至少十年)。实验室人员应接受有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关键检测人员(熟悉各项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应掌握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价的方法。

5.1.5实验室从事金属检测的技术管理者应具有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金相分析检测、化学分析检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有能力和权利保障对检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督,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并签发检测报告。从事取样和制样的工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制样人员还应有相应工种技能培训证明并经岗位培训合格。 5.1.6 实验室从事校准的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应有相应的物理、数学知识,计量学知识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能力。校准人员应熟悉计量法律法规、测量溯源体系,并能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5.2 实验室人员实行分级管理,满足相应任职条件,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内部培训要覆盖离开固定设施、场所或在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进行工作的人员。 5.3 各专业室根据实验室要求和本身需要提出培训需求,要求覆盖管理要求、安

第2页,共7页

人员培训管理程序

编号:QG/JU20.016-2011 章节:5.2 版本/修改次数:B/2 全及防护、程序文件要求、操作规范、新标准应用等方面。实验室体系室对各专业的培训需求进行汇总,制定实验室年度培训计划并上报技术负责人审批。对新进员工各专业室应单独制定培训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5.4 上岗培训

5.4.1 主任检测师和主管检测师都必须经过本行业国家权威机构的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后获得上岗资格。

5.4.2 助理检测师由主管主任检测师进行应知应会的培训,检测工由有上岗资格的操作工或主管检测师采取“传、帮、带”的形式开展应会的培训,并进行培训后的考核,考核合格后取得上岗资格,颁发上岗证(LSD16103-2007)。 5.4.3 上岗证编号按“CHTL-SG-XXX”(CHTL-代表长虹检测校准实验室,SG-代表上岗证,XXX表示顺序号)编定,上岗证由技术负责人签批,加盖单位公章。 5.4.4 校准人员应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人员的能力、资格要求、 职责应满足《计量法》及相应法规的要求。 5.5 在岗培训

5.5.1 中级以上技术人员着重知识更新和新技术应用;中级以下技术人员着重专业知识提高和技术训练;操作工人着重实际操作水平提高。

5.5.2 技术人员的在岗培训,一般以业余自学为主,集中培训或送外培训为辅。 5.5.3 新技术、新设备引进时,由供方组织实施技术和业务培训,由相关专业室填写培训记录,供方提供培训证明材料。 5.6 培训评价

实验室每年应对年度培训计划的实施率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形成评价记录提交技术负责人审批。 5.7培训记录

5.7.1 对操作工上岗培训的培训记录(LSD16102-2007)要求包括培训内容和考核成绩;对新来大学生的实习培训记录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5.7.2 实验室内部开展的集中培训都应按要求进行记录(LSD16101-2007)填写。 5.7.3 公司开展的培训或送外培训,培训证书由档案管理员保存。 5.8 员工档案

5.8.1实验室人事档案存放在公司人事部门。实验室技术档案由实验室档案管

第3页,共7页

人员培训管理程序

编号:QG/JU20.016-2011 章节:5.2 版本/修改次数:B/2 理员收集并保存,这些信息应易于获取。

5.8.2 技术档案内容应包括:个人学历、工作经历、培训情况等。 6相关文件和记录

6.1《员工培训教育管理程序》QG/JU15.032 6.2《培训记录》LSD16101-2007 6.3《上岗培训考核记录》LSD16102-2007 6.4《检测认证中心上岗证》LSD16103-2007

附加说明: 本标准起草人:***

第4页,共7页

人员培训管理程序

编号:QG/JU20.016-2011 章节:5.2 版本/修改次数:B/2

培训记录

LSD16101-2007

培训名称 培训时间 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 授课教师: 批准: 审核: 拟制:

签到(可另外附页): 效果评估 学员对讲师评价 □很满意 □满意 □不满意 评价人: 培训课程满意度 □很满意 □满意 □不满意 评价人: 培训有效性评价 □有效 □无效 评价人: 备注:1、参与培训的人员对讲师和课程进行评估,培训负责人对培训有效性进行评估。 2、本培训记录应和《培训人员签到表》、考卷(必要时)一起汇总交档案管理员存档。 第5页,共7页

人员培训管理程序

编号:QG/JU20.016-2011 章节:5.2 版本/修改次数:B/2 上岗培训考核记录

LSD16102-2007

姓名 培训地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内容: 时间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 指导老师 应会考核 应知考核 内容: 考核人: 综合结论: 考核人:

第6页,共7页

人员培训管理程序

编号:QG/JU20.016-2011 章节:5.2 版本/修改次数:B/2 检测认证中心上岗证

LSD16103-2007

姓名: 性别: 员工编号: 发证日期: 发证编号: 批准日期 批准签章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校准实验室 公章 检测能力及授权范围

第7页,共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