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切除术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李咸龙*
据文献报道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率在2%-12%之间,主要原因是扁桃体位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叉口上,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及神经分布,位置深而狭窄,创面敝露,难以止血缝合关闭,空气和物的流通,又不利于创面的即时愈合,一旦扁桃体术中或术后出血,来势凶猛,常使初学者措手及,望而生畏。为此很多学者对此手术曾进行过很多改进,诸如无血挤切,射频摘除、激光、电摘除等,近年来当推射频消融手术方法最安全最有效。但该仪器虽然先进,其价格之昂贵,一时以普及到位。为消除基层初学者面对扁桃体术出血的畏惧,笔者认为,只要在临床工作中采取一的措施是可以使出血率降低和被制止的。 一, 术前准备: 1,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是防止术后出血最好措施, 2, 有出血倾向或素质者,应根据原因加以治疗,然后在充分准备下进行手术,。
3, 血常规检查是很必要的,但是仅依靠一般的血常规检查和体检往往不易发现血液病,而对每一个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又不现实,因此在血常规检查中必须包括出血和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血块退缩时间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测定,如有异常发现,就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矫正后再考虑手术。笔者迂到一例12岁男姓患者,术前血常规检查正常,术后创面渗血不止达17天,经血块退缩时间测定24h收缩不佳,胸部摄片发现肺结核活动期,经抗结核治疗和每日输鲜血200ml后方止。 4, 扁桃体舌腭弓附近有明显搏动,表示可能有异常走行的血管,术中应谨慎分离血管组织。 5, 有急性炎症者必须治愈2-3周后手术。 6, 有合并症者或伴随疾病者要经过适当处理。如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待血压接近正常时再作,风湿病或肺结核者应在静止期进行手术。 7, 凡在月经期,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者不宜手术。 8, 术前长期服用抗风湿药物或激素暂不手术。在仃药后给予维生素C、K。还应查凝血酶元时间、血块收缩时间、血小板计数。 9, 两侧扁桃体显着不等大时,应注意有无异常大血管。 10, 术前要注意口腔卫生。
11, 术前要充分了解患者思想情况,作好解释工作以求得合作。精神紧张者可给鎭静剂。个别患者需在术前练习对压舌的适应和平静的呼吸方法。 二,手术操作:
1, 麻醉,除有心、肾合并症外,中均加入0.1%肾上腺素1-5滴,注入扁桃体周囲疏松的结缔组织内,以便于剥离。
2, 舌腭弓切口不要过深,以免伤及舌背血管。腭降动脉在咽腭弓上端,分离上极时适当加压可以减少术中出血。手术切口应浅。
精心整理
3, 手术操作以钝性剥离为主,剥离时要尽量贴着扁桃体,少用锐器,保证视野清楚,尽量避
免伤及周围组织。除个别疤痕粘连较厉害者外,很少用剪刀。整个剥离过程应按肌纤维方向,由前向后,由上向下,腺体切除必须彻底。
4, 手术中操作粗糙,剥离不完整损伤肌纤维过多,腺体切除不彻底或下极切除过深常为术后
出血的原因,因此手术务求细致。术中渗血多视野不清楚时,可挟持小绵球边压迫止血边剥离。扁桃体切除后的术腔检查必须仔细,除了检查窝内有无出血外,还应看一下止血用的棉球上有无血迹集中之点,这是相应部位有出血的表示,因为有时出血点在下极或前腭弓后面,不易看见,有时用前柱钩或压舌板后,出血即暂时中止,要注意处理和预防。 5, 术中有活动性出血,特别是损伤肌肉的必须结扎,在根部出血较多者,为求结扎牢固,可用外科双结法,对明显的出血点,尽量不用把握不大的止血方法,个别出血严重者,可压入纱条或绵球缝合前后腭弓。如果仅有创面局限性渗血或出血,可用高频电灼法或激光或射频消融法处理,效果可靠。 三,术后处理: 1. 术后必须告诉患者保持安静,避免用力咳嗽和咯吐。 2. 有出血趋向者应作颈部冷敷。精神紧张者可给予鎭静剂。 3. 出血多者可给予相应的止血剂,如立止血、安络血、维生素K等。 4. 全麻患者需有专人护理至清醒,特别要注意患者有无呑咽动作,并注意血压、脉搏、面色等,以及早发现出血。 5. 止血时应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最好在半卧位进行止血,以免因脑贫血而突然晕厥,同时要给予输液或输血,并安慰患者,以减少其顾虑,争取合作。 6. 笔者曾迂一患者局麻后诉咽痛,张口困难因而并不吐血,检查腺窝也清洁,未能及时注意患者有频繁的呑咽动作,直至呈休克状态时,才发现扁桃体下极有出血,经压迫对症处理后好转。 7. 术后24h内出血者称原发性出血,多与手术操作有关,在8h内创面渗血不止时,最好立即行前后腭弓缝合,甚至可在创面用含有抗生素的纱布球或棉球压迫后再缝合前后腭弓。在这段时间内创面周围组织炎症反应不严重,缝合线打结尚不会撕破粘膜。
8. 扁桃体挤切术后出血常见于残体迂留,可用小棉球按压止血,出血未止时,应立即清除残体。 9. 术后24h以上出血者称继发性出血,可能与创面愈合障碍(如炎症)或全身因素有关,一般采取局部压迫,使用止血药物和全身性治疗。迂有扁桃体窝有凝血块,同时有活动性出血者,继发性出血者,组织往往因炎症影响较脆弱,不易结扎,需仔细剥除血凝块,才能了解凝血块下出血点,再稍加压迫或电灼,一般出血即可止血。有时凝血块虽易促成感染,影响愈合,可再度引起出血,只要用足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无活动性出血,则一般不处理,再严密观察。或在前腭弓注入1%利多卡因及止血药。仍可凑效。笔者曾迂到一位在凝血块下反复渗血的患者,经多次剥离血凝块止血及多次小量输血仍不能止血,再采用此法后方被控制。 10.伤口伪膜形成不佳者,可用1%的双氧水含嗽或冲洗创面,对防止继发出血也有一定意义。笔者曾迂到从外地转来的扁桃体术后出血患者,伤口渗血不止,曾输血达1200ml。经结
...
紥一侧颈外动脉,局部电灼,全身应用维生素C、止血药均无效,再采用1%双氧水棉球压迫数次,渗血即止。
11.有一例患儿在作扁桃体挤切术和腺样体刮除,由于刮除腺样体过深,术后鼻咽部出血不止,经一般处理无效后,最后作了鼻咽部填塞和气管切开。
12.有文献报道,约有30%术后出血患者,其血液嗜酸粒细胞高达10-25%,是否与出血有关?
13.在临床上有时某一措施对这一患者有效,而对另一患者就不完全有效。到底选择何种方法最好,因个体而定。
14.扁桃体术后出血,不可否认与技术熟练程度有关,但只要对病人高度负责,操作轻柔,详细的止血,是可以控制出血的。 1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