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药:秦巴山区的特色支柱产业

中药:秦巴山区的特色支柱产业

来源:尚车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又垂直分布为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药”供奉朝廷而享誉全国。200多年前, 较大规模。目前,人工种植的药材约4O 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六种气候类型。 这里的药材生产、流通即相当发达,大田种植面积和林问木本药材种  多种,气候的多样性使陕南成为我国重要的 《安康志》曾有“山中药农过半,药商 植面积各达百万亩以上,成为当地的支 “物质资源库”、“生物基因库”。其次是 络绎不绝”的记载。汉江和丹江沿岸诸 柱产业。白河县的黄姜种植面积占全县 地形地貌和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区 多城镇都是当时的药材集散地,大批 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去年销售收入占农 内河流纵横,山峦起伏,众多的高山、 量收购的药材多达200余种。解放后, 民收入1/3,占全县GPAI/5;上缴税金 丘陵、河川、盆地孕育了多种土壤类 政府对陕南药材资源开发极为重视, 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4,被誉为“中国 型,为各类生物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 组织科研部门先后对多种地道药材的 黄姜之乡”。 境。另外,就是优越的生态环境——蹙 药理特性、资源再生及综合开发进行 陕南的药材加工业与种植业互为 大部分地区依然是青山绿水、蓝天白 了多方面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 依存,相互促进,呈旺盛发展态势。目 云,大气、水体、土壤中的化学污染极 成果。丹参、山茱萸、杜仲、天麻、猪 前全区共有制药企业2O多家,取得国 少。尤其是秦岭南麓的略阳、佛坪一带 苓等1O余种药材“野变家 在这里首 家批准药号300多种:医药中间体加工 山区,是目前我国和世界上同纬度生 获成功 绞股蓝等产品的系列化开发走 企业2O多家,从事黄姜、葛根、红豆 态环境最好的地区。 在了全国前列。以科研开发为先导,陕 杉等多种药材药用部分的提取、提纯: ●●■●_ 因此,陕南一直是我国中药材的 南的中药材种植业快速发展,形成了 以中药材为原料生产各类食品、化妆 3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品、保健品及工业原料的企业约30余 使它总是从一般区位向优势区位、热点 开发,就是与北大医学院等单位合作, 家,产品达100余种。这三类企业各展 区位转移。营造“区位热”,正是陕南 研发了多种系列新药,而且某些领域 所长,走出了一条中药资源系列开发 聚纳资本发展中药产业的一条上上之 走在了全国前列。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和深加工的路子,培育出一批具有陕 策。 南特色的“产品树”,如绞股蓝已开发 应当加以总结推广。 陕南地处西安、武汉、重庆、成都 生产出医药、食品、化妆品、安全型卷 组成的环形辐射区中心,是长江、黄河 烟4大类70余种产品,工业产值5亿 两大经济区的西部连接枢纽,具有一定 1.年 步止 陕南中药资源开发须从长计议,循 多元。杜仲已加工为工业杜仲胶、药用 地缘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区内基础设 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在8到10年内, 杜仲油、杜仲茶、杜仲饲料、杜仲有机 施建设快速推进,城镇化水平逐步提 可采取两步走战略:第一步,以3年左右 肥等系列产品。  高,为营造区位热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条 时间起步。其主要任务是按GAP、GMP、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日 益提高,医疗保健产业成为21世纪的 “黄金产业”。中药等天然药物备受青 睐,世界天然药物的生产销售,每年以 两位数的速度持续递增。我国加入世 贸组织后,更为中药走向世界开辟了 广阔空间。国家相继出台了《中药现代 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启动了“现代 中药产业化”工程,在7个部委设立了 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专项资金,将10 个省市列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给予大力支持。 中药的国际化、现代化为陕南中 药资源开发创造了空前良好的宏观环 境,陕南大宗地道药材在国内外市场 拉动下,实现了大规模种植,加之制药 企业纷纷在陕南建立药源基地,推动 了中药的规范化种植,陕南的药材加 工工业亦趁势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 是薯蓣皂素和葛根皂素等系列产品已 形成规模,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大份 额。由此引发的中药投资热使陕南的 招商引资持续升温,目前已有4家公司 以合资或购并形式到陕南创办制药企 业,正在洽谈的还有数家。 营造“llJl地”效 中药资源丰富,而开发资金短缺, 是陕南中药产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呢?我们不妨换个思路:资本的趋利性, ■■■■●- 32 件。然而,最根本的还是中药资源开发 前景诱人,绞股蓝、黄姜、丹参、杜仲、 天麻等已形成开发热点,并与外来资本 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结合。只要紧紧把 握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大势,善于 利用秦巴山区“天然药库”这一天赐品 牌,采取有效措施趁时造势,陕南成为 中药资源开发的热点地区,将是指日可 待的事。如果能够利用中药资源开发对 生态建设的关联效应,以及陕南生态建 设对汉水北调的重要意义,提出“陕南 生态药业开发区”方案,争取国家列为 专项给予特别支持,则再好不过。 作为资源开发型产业,围绕中药 资源的综合利用,种植业、加工业、营 销服务业联动发展,是其基本特征,也 是其优势所在。因此,陕南中药产业必 须走“一条龙”开发的路子,使三者紧 密结合,互相促进,形成三位一体的龙 形产业链。这样,既可免受外部市场左 右而造成大起大落,又可依赖优质资 源获取低成本优势以及较强的市场竞 争力。 科技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石。相形 之下,陕南科技资源比较匮乏,而创造 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比拥有科技资 源显得更为重要。发达地区的无数成功 经验告诉我们:凭借好的环境,实行借 智发展,可以使科技实力较弱的后发地 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实,陕南在这方 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绞股蓝的初期 GSP、GLP标准,实现中药材种植、加 工、营销、研发规范化,进入新的起跑 线。重点是大力加速药源基地建设,争 取启动“陕南生态药业开发区”工程,培 育一批中药材知名品牌。其产业形态是: 中药材种植业为主体,中药加工业和服 务业为两翼,主要向市场提供中药原料 和初加工品。核心目标是:使陕南成为中 药资源开发的热点地区。第二步,再用5 年左右,实现中药产业的全面发展。要 在巩固中药种植业的基础上,把重点转 移到加工工业上来。要充分利用区位热 的效应,采取引资合作、自主开发等多 种形式,加快新药研制生产,提高加工 深度,增加附加值。这一阶段的产业形 态应转化为:以中药加工工业为龙头,与 种植业和服务业一起形成结构合理的龙 形产业链。主要目标是:使中药产业成为 陕南最大的支柱产业。 当然,达到上述理想目标,有许多 具体任务要逐~落实,其中包括:建立 一批高标准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系列 化地抓好一批工业产品链条,有重点 地培养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等。尤其在 政策措施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 动作用,制定一系列引资优惠政策,并 设立陕南中药材资源开发专项资金, 同时注意拓宽药材流通渠道,实现规 范化运作。只要科学有序地开发,秦巴 山区的中药资源一定会形成强劲的特 色支柱产业。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