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09T08:59:01.67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4期 作者: 周航 冉宁培[导读] 为缓解我国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发展瓶颈提供理论支持。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市 201209
摘要: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老龄化初期老年人体育开展现状进行梳理,结果发现:①我国老龄化现象预计在2050年达到峰值;②我国目前还很缺少关于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计划和方案;③老年人体育活动要以中低强度为主,辅以科学手段的监测;④美国、荷兰、德国以及我国部分地区的老年人体育活动计划对我国老年人体育活动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人;体育活动;发展现状;计划方案
《中国发展报告 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中提到,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人口大国,高速发展态势直至2050年,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已日益凸显。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并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体医结合、医养结合,无论从社会发展角度还是家庭角度,提高老年人体育活动质量的研究均已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在汇总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当前实施的国内外优秀计划和方案,力图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体育活动发展模式,为缓解我国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发展瓶颈提供理论支持。 1 老年人与体育活动关系研究
欧洲是最先提出 “sport for all”口号,之后其他国家开始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1]。我国对老龄化的关于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在1982和1983年分别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和老年人体育协会,并在之后出台多份文件[2]。体育锻炼与老年人身心健康方面的研究和论证较多,主要集中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如:体育锻炼延缓老年人认知衰退的正向效应已被广泛证实,在运动延缓老年人认知衰退的试验中,体育锻炼各变量在锻炼周期上多选择12~24周,在每次锻炼时间上多选择30~60 min,在每周锻炼频率上多选择2~3次,有氧运动和多成分运动推荐中等强度,抗阻运动推荐中、高强度,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推荐中等强度,这已形成共识[3]。体育参与能使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命的活力,从而增强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4]。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对于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和不锻炼的人群相比,个体的体育锻炼达到推荐水平有更好的生命质量[6]。提高体育锻炼水平不但可以提高生理健康,且可以改善心理健康。 2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初衷有提升生命质量、减少慢性病发病频率和提高自身身体机能。在体育运动开展方面:运动项目方面,太极拳是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其次有健身气功、瑜伽、篮球、跑步、快走等方式。运动强度方面,普遍以中低强度为主,符合老年人身体发展特点。锻炼频率方面,个体间差异较大,有的每周4-5次,有的仅1次。运动持续时间方面,已有研究表明30-60分钟所占比例最高。时段分布以早和晚为主。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老年人自身原因,如体育健身意识薄弱、生活方式不科学[7]、男女性别差异大、慢性病频发[8]。 ②健身资源短缺,如社区健身设施少、公共健身走道分布不均、免费体育场馆稀缺等诸多问题。③缺乏专业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少,专业人员流动性大、健康知识讲座周期长、运动处方库小。 3老年人体育活动计划模式研究
部分国家和我国某些地区在老年人身体活动计划和体育活动模式方面有以下探索:美国发表《国家计划: 促进中老年人身体活动》,》旨在鼓励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身体活动应对老龄化, 以实现健康老龄化,计划主要从六个政策领域提出相应的对策。荷兰和德国分别以MEFS项目和Keep Fit项目为依托,以培养老年社会体育指导员、记录学时、通过考试等方式鼓励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9,10,11,12]。我国浙江省在老年人体育活动方面已初步形成“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老年体育组织网络,利用各种媒体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体育信息服务[13]。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在面对老龄化方面态度比较积极主动,政府牵头,引领社会保障体系和卫生服务体系向澳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方向转变,打造“大湾区”良性生态。值得注意的是,澳门的社会组织发展成熟、组织完备,在养老、助老等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澳门地域狭小,但经济发达,很大程度上受惠于内地的发展势头和“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具有地域和政策优势[14]。澳门模式虽不能够普及,但在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值得借鉴 4 结语
纵观国内外关于老年人体育活动的研究发现: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老年人体育活动方面的研究还稍显不足,现有研究或是综述类研究、或是区域性研究、或突出老年人体育活动社会支持研究、或注重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类研究,带有较为明显的片面性。该领域研究应全面系统的梳理老年人体育活动问题与现实需求,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构建老年人体育活动的整体设计,在实践中从保障机制、评估机制、实施机制、联动机制、监测机制等多维度多平台进行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冉德丽. “健康中国”背景下农村老年体育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2]范成文. 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3]蔡治东,娄淑杰,陈爱国,李安民,杨剑,徐霞,赵洪朋,蒋长好,项明强,许东升,赵静,袁逖飞,张力,王洪彪,温家银,陶于,党挺,刘传道,刘团结,刘伟志,邓轩峰,韩燕,曹慧,王兴. 体育锻炼延缓老年人认知衰退量效关系的专家共识[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01):51-65+77. [4]袁晚露.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体育养老服务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8.
[5] 戴志鹏. 体养结合干预老年健康的服务供给探索[J]. 老龄科学研究,2020,8(11):57-66.
[6] 蓝根林,黄仙红,何凡,李欢龙. 杭州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水平与生命质量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06):569-570. [7] 马宏伟. 中部六省农村老年群体健康状况与体育需求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09):30-33. [8] 杨凡,潘越,邹泽宇. 中国老年人体育锻炼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9,55(10):10-21+40. [9]周兰君,张三梅,周结友. 美国《老年体育计划》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4):4073-4076. [10]李晓红,周兰君,张三梅. 美国老年人体育活动管窥[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04):22-25+32.
[11]周兰君,Wojtek Chodzko-Zajko,Chae-Hee Park. 美国促进中老年人身体活动计划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04):390-395. [12]周兰君. 荷兰德国老年人体育活动模式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9,(07):155-159.
[13] ]王占坤. 老龄化背景下浙江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实证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3,49(06):70-80. [14] 张天齐,张俊亮,张泽俞,卞鹰. 澳门回归20年老龄健康服务策略分析[J]. 卫生经济研究,2020,37(01):11-14+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