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3年中国报刊出版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究报告(目录)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
2017-2023年中国报刊出版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究报告(目
录)
【出版日期】2017年
【关 键 字】报刊出版 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现状 市场运行态势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2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网 址】http://www.icandata.com/view/287270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国际报刊行业运行总况 13 第一节 国际报告业综述 13 一、全球报刊市场寻免费出路 13 二、网媒迫使全球报刊业变革 16 三、世界主要英文报刊介绍 17 第二节 美国 20
一、美国著名报刊介绍 20 二、美国兴起华文免费报刊 23 三、美国报业发展历程回顾 25
四、美国报刊业积极探索营收模式摆脱困境 30 五、美国五大杂志巨头联合推出数字报刊 31 第三节 日本 33
一、日本报纸的发行模式 33
二、日本报业专卖发行制度介绍 35 三、专卖发行制度的比较优势 36 第四节 英国 37
一、英国主要报刊介绍 37 二、英国报业创新求生 39 三、英国客户期刊发展状况 42 四、地方报发行量普降转型成趋势 44 五、英国传统媒体谋求转型 44
六、英国报业集团备战伦敦奥运会广告营销 45 第五节 法国 46
一、法国重要报刊介绍 46 二、法国报纸靠三条腿发行 49 三、法国人爱读期刊杂志 51 四、金融危机催热法国经济类报刊 51 五、法国报业笑迎网络挑战 52 第六节 瑞典 53
一、瑞典报业做小报纸大集团 53 二、瑞典报业现状及资助制度 55 三、瑞典免费报纸竞争策略分析 61 第二章 中国报刊行业运行新形势分析 68 第一节 中国报刊行业概况 68
一、中国报刊行业发展概况 68 二、中国报刊业发展规模分析 69 三、中国报刊业发展方式新变化 69 第二节 中国报刊零售市场状况分析 74 一、报刊零售市场发展状况 74 二、报刊零售市场格局分析 74 三、报刊零售市场占有率关键因素 77 四、加强报刊零售终端建设分析 79 第三节 中国报刊广告市场分析 81 一、中国报刊广告市场分析 81 二、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 86 三、报刊广告投放媒体分析 87 第四节 网络对中国报刊业的影响 91 一、传统报刊相对于网络媒体的独特优势 91 二、网络媒体对中国传统报刊的强烈冲击 92 三、面对网媒冲击中国报刊出版蓄势待发 94 第五节 三农报刊发行SWOT分析与应对策略 96 一、优势分析 96 二、劣势分析 97 三、机会分析 97 四、威胁分析 98
五、农村报刊发行对策 99
第六节 中国报刊业面临问题与对策 101 一、中国报刊内容管理面临问题 101 二、中国报刊产业存在的问题 103 三、中国报刊产业发展的对策 104 第三章 中国报业市场运行新格局分析 107 第一节 中国报业发展概况 107 一、中国报业发展特点 107 二、中国报业发展现状 108 三、中国报业发展规模分析 114 四、中国报纸进出口市场分析 114 五、中国报业全媒体转型分析 115 第二节 中国报业经营分析 115 一、报业经营改革边缘突破分析 115 二、浅析报纸的多元化经营 123 三、报业经济多元发展价值取向 125 四、报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建议 128 第三节 中国报业发展品 132 一、国外报业品牌营运的重点 132 二、报纸品牌经营的重要性 136 三、报业品牌经营战略分析 139
四、报纸品牌发展趋势与对策 140 第四节 中国报业集团化发展分析 141 一、中国报业集团化背景 141 二、中国报业集团化现状分析 143 三、中国报业集团产业化探析 144 四、中国报业集团化发展瓶颈 148 五、新形势下报业集团战略转型 149 第五节 中国报业发展策略 153 一、转型期报业发展策略探讨 153 二、新媒介生态下报业的发展策略 158 三、发展数字报业拓展报业发展空间 159 四、报纸挽留年轻读者的对策 161 五、报纸无形资产的广告拓展战略 165 第四章 中国报纸细分市场透视 172 第一节 都市类报纸 172
一、都市报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172 二、中国都市报凸显地方特色要素分析 179 三、中国都市报面临的形势及战术选择 184 四、国内都市报价格战成因分析和规避策略 188 五、都市报纸转型发展趋势分析 192 六、全国部分城市都市报销量排名 193
第二节 IT类报纸 195
一、从零售市场透视IT类报刊广告价值 195 二、IT类报纸全国城市零售市场 197 三、《电脑报》垄断IT类报纸整个市场 197 四、IT类报纸广告媒体市场分析 199 第三节 财经类报纸 200 一、财经类报纸运营与定位 200 二、中国财经类报纸市场竞争情况 201 三、国内主流财经报纸发展情况分析 202 四、中国财经类报纸报道方式的误区剖析 209 五、新财经类报纸活动营销问题及对策分析 212 六、财经类报纸网络化建设刍议 217 七、财经类报纸零售市场解析 218 八、财经类报纸广告行业特征 219 第四节 教辅类报纸 219
一、中国教辅类报纸呈现过热态势 219 二、中国教辅类报纸转型途径和意义 220 三、破解教辅类报纸同质化困局分析 223 四、竞合成现代教辅报业发展必由之路 226 五、教辅类报纸发展壮大的突破点 227 第五节 文摘类报纸 231
一、中国文摘类报纸面临新课题 231 二、文摘类报纸核心竞争力分析 235 三、文摘类报纸定位探讨 237
第五章 中国重点地区报业市场分析 240 第一节 北京 240
一、北京报业发展现状 240 二、北京报纸发行情况分析 242 三、北京报业市场报纸销量排行 242 四、北京报业竞争格局与空间解析 243 五、北京报业竞争策略与价值提升分析 246 六、北京报刊亭生存状态分析 248 第二节 上海 250
一、上海报业发展历史回顾 250 二、上海报纸发行情况分析 257 三、上海各类报纸销售排行 257 四、上海报业发行市场竞争分析 258 五、从书报亭看上海报业竞争形势 261 六、上海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 七、上海报业发展战略探析 266 八、上海报业转企改制拉开序幕 270 第三节 广东 270
一、广东报业进入融合竞争阶段 270 二、广东报业现状及发展动态 276 三、广东报纸发行情况分析 277 四、广州报业开创报业竞争新境界 278 五、深圳报业市场发展分析 284 六、广东省各类报纸销量排行 288 第四节 成都 2
一、成都报业对中国报业的标本意义 2 二、成都报业市场环境分析 293 三、领先者与竞争者的生存博弈 294 四、成都报业市场竞争的理性思考 296 五、成都市各类报纸销量排行 299 第五节 湖北 300
一、湖北报业发展概况 300 二、湖北报纸发行情况分析 302 三、湖北报业面临问题分析 303 四、湖北报业发展对策分析 307 五、武汉市各类报纸销售排行 310 第六节 湖南 310
一、湖南报业市场分析 310 二、湖南报纸发行情况分析 312
三、湖南报业转型之路 312 四、长沙市都市类报纸销售排行 315 第六章 中国报纸发行情况分析 315 第一节 中国报纸发行的发展演变 315 一、报纸发行三个战略阶段 315 二、报纸发行模式的历史回顾 318 三、中国报纸自办发行模式发展回顾 321 四、中国报纸发行的六大模式 322 第二节 中国报纸发行市场现状综述 329 一、中国报纸发行三种主要渠道 329 二、影响报纸选择发行渠道的因素 330 三、外资发行公司逐鹿华夏 331 四、应对报刊发行危机的青岛模式 333 第三节 中国报纸发行价值链研究 337 一、报纸发行的价值链整合分析 337 二、网络价值链开发存在的问题 343 三、发行网络价值链的可持续开发 344 第四节 中国报纸发行的整合营销探析 346 一、报纸发行整合营销模式理论依据及作用 346 二、整合报纸发行渠道模式分析 348 三、报纸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350
四、开展报纸整合营销策略分析 355 第五节 中国报纸发行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358 一、国内报纸发行市场面临挑战和对策 358 二、中国报纸发行的误区与应对措施 360 三、报纸分销业应对市场开放的策略 363 四、无赠品时代报纸发行策略 365 五、建立与都市报相匹配发行策略 367 六、省级党报的发行战略及策略 371 第七章 中国期刊市场运行态势 375 第一节 中国期刊发展概况 375 一、中国期刊发展浪潮回顾 375 二、中国期刊出版情况分析 378 三、中国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379 四、中国期刊进出口分析 380 五、中国期刊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381 六、期刊广告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383 (一)国内期刊广告业态势分析 383 (二)期刊广告宣传模式和效果 383 (三)期刊广告性质和特点概述 384 (四)期刊广告发展存在的困难 384 (五)广告投放量集中和多元化代理 385
第二节 中国多媒体杂志发展分析 386 一、中国多媒体期刊发展概况 386 二、中国多媒体杂志发展历程 386 三、多媒体杂志发展瓶颈分析 388 四、多媒体杂志发展方向分析 388 第三节 中国期刊品 3 一、中国十大期刊杂志排行榜 3 二、活动加快期刊的品牌成长 390 三、中国期刊的品牌塑造策略 392 四、农业期刊的品牌发展思路 395 第四节 中国期刊发行渠道分析 397 一、中国期刊的发行渠道概述 397 二、期刊渠道设计中的博弈论 400 三、杂志社发行分销渠道分析 403 四、分众期刊发行渠道的设计 404 五、期刊发行渠道的阶段管理 406 第五节 中国期刊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10 一、中国期刊业存在问题分析 410 二、中国期刊业发展对策分析 412 三、过期刊物面临的问题分析 413 四、期刊行业亟待发行量认证 414
第八章 中国期刊细分市场分析(按读者分) 418 第一节 女性期刊 418
一、中国女性期刊市场发展状况 418 二、女性期刊市场发展分析 421 三、诉求转型女性期刊机会与市场 422 四、中国期刊市场粉红潮现象分析 425 五、国内大众女性期刊困境与对策 427 六、女性高码洋时尚期刊销售排行 430 第二节 男性期刊 432
一、中国男性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432 二、男性时尚期刊发展分析 434 三、男性期刊是时尚杂志新生力量 435 四、中国男性时尚期刊经营的特征 436 五、中国男性时尚期刊竞争环境分析 439 六、男性时尚期刊销量排行 441 第三节 少儿期刊 443
一、中国少儿期刊的市场现状 443 二、育儿期刊发展分析 445 三、育儿类期刊销售排名情况 446 四、中国少儿期刊的营销策略 447 五、少儿文学期刊的发展策略 450
第四节 青年期刊 451
一、浅析当代青年期刊的处境 451 二、青年期刊从低谷中的奋起 452 三、青年期刊细分化突围策略 456 第五节 老年期刊 457
一、老年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457 二、老年期刊面临四项挑战 457 三、中国老年期刊特点分析 458 四、老年期刊发展方向分析 460
第九章 中国期刊细分市场分析(按类型)第一节 时尚杂志 462
一、国际知名时尚杂志介绍 462 二、时尚杂志工业发展简史 4 三、时尚杂志进入零售行业 466 四、时尚杂志市场竞争激烈 467 五、女性高码洋时尚类期刊 467 第二节 财经期刊 468
一、中国财经类期刊发展状况分析 468 二、财经期刊市场面临问题与对策 472 三、财经期刊向新媒体转身的策略 474 四、论财经期刊经营的第三次销售 479
462
五、国内财经期刊阅读排名 484 六、中国财经类期刊销售排名情况 488 第三节 科普期刊 4
一、中国科普期刊的发展状况 4 二、科普期刊难办的原因分析 4 三、科普期刊的市场营销对策 490 四、综合科普期刊面临的困境 493 五、科普期刊的发展变革之路 494 第四节 文摘类期刊 496
一、中国文摘类期刊市场现状 496 二、文摘类期刊兴起发展原因 496 三、制约文摘期刊发展的因素 499 四、文摘类期刊脱颖发展之路 500 五、文摘类期刊的差异化策略 503 第五节 学术期刊 505
一、学术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505 二、国内学术期刊发展挑战 508 三、优势与特色学术期刊 509 四、学术期刊的经营与管理 512 五、学术期刊的转型着力点 518 六、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对策 522
第六节 汽车类期刊 527 一、国内主要汽车杂志介绍 527 二、汽车期刊发展空间分析 528 三、汽车期刊经营管理创新 530 四、部分城市汽车期刊销量 532 五、汽车期刊销售排名情况 533 六、国内汽车期刊市场格局 535 七、汽车期刊市场发展态势 536 第七节 其他类期刊 536 一、IT类杂志市场分析研究 536 二、专业新闻期刊特点研究 1 三、国内DM期刊市场分析 4 四、大众文化期刊市场分析 7 五、时政期刊出版状况综述 551 六、家具期刊杂志发展态势 555 第十章 中国报刊行业营销解析 556 第一节 中国报刊行业营销概况 556 一、从发行实践看报刊发行营销管理 556 二、透视中国报刊的机场零售渠道 558 三、从4Cs理论解析报刊营销误区 560 四、报刊读者特点及开发读者资源营销策略 565
第二节 中国报业营销市场分析 570 一、当代报纸营销基本策略初探 570 (一)报纸营销概述 570 (二)4Ps与4Cs策略 571 (三)读者营销与客户营销 575 (四)三轮驱动的整合营销 576 二、报纸发展生命周期与营销策略 577 (一)引入期市场特征与营销策略 577 (二)成长期市场特征与营销策略 578 (三)成熟期市场特征与营销策略 578 (四)衰退期市场特征与营销策略 579 三、现代报纸的整合的营销 579 四、报业市场营销不良现象有待规范 581 第三节 中国期刊营销市场分析 583 一、浅谈行业DM杂志的整合营销 583 二、杂志品牌延伸与整合营销策略 585 三、期刊营销方式分析 588 第四节 京沪穗地期刊销售攻略 591 一、北京期刊销售渠道概况 591 二、上海期刊销售渠道介绍 594 三、广州期刊销售渠道攻略 599
第十一章 中国报刊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603 第一节 中国各类报纸竞争力分析 603 一、都市类报纸的竞争演变 603
二、生活类报纸强化竞争力的路径分析 608 三、免费报纸的竞争优劣分析 609 四、新办报纸的市场竞争策略 611
第二节 提升中国报纸竞争力主要策略分析 613 一、机制创新塑造报纸竞争力 613
二、报纸版面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提升策略 615 (一)报纸版面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615 (二)报纸版面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617 三、利用专栏提高报纸竞争力的策略 619 四、提高报纸竞争力的差异化策略 620 五、新闻漫画提升报纸竞争力分析 622 六、利用视觉感提升报纸竞争能力 625 第三节 中国期刊竞争力分析 625 一、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五个层面 625 二、中国期刊业需打造五大核心竞争力 627 三、提升中国期刊竞争力的思考 628 第四节 未来中国期刊竞争策略分析 630 一、中国期刊竞争策略的反思 630
二、眼球经济时代期刊竞争策略 632 三、中国新闻期刊竞争策略分析 632 第五节 中国报刊业品牌竞争策略分析 635 一、主流报纸品牌竞争策略分析 635 二、知名期刊品牌竞争策略分析 637 三、小众报刊品牌竞争策略分析 637 第十二章 中国报刊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 0 第一节 湖北知音传媒集团 0 一、集团简介 0 二、企业发展历程概述 0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 四、企业发展动态分析 1 第二节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3 一、集团简介 3
二、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探索新兴媒体接轨 3 三、北京日报与广州日报结成战略联盟 4 四、北京日报报业《北京社区报》亮相 4 第三节 上海文汇新合报业集团 5 一、集团简介 5
二、文新集团与汉王联手引领报刊数字化浪潮 6 三、瑞士荣格集团与上海文新合作推出女性周刊 6
四、文汇新合报业集团从磨合期进入融合期 7 第四节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7 一、集团简介 7
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品牌拓展战略 8 三、南方报业传媒实现向全媒体转型 650
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梅州日报社的战略合作 653 五、南方报业联手腾讯大粤网上线 6 第五节《时尚》杂志社 6 一、公司介绍 6
二、《时尚》杂志的市场定位 655 三、《时尚》“出版人制”的优势 655 四、《时尚》国际化和本土化分析 656 五、《时尚》谋篇布局与品牌延伸 656 六、《时尚》立体化发行模式 657 第六节 北京瑞丽杂志社 658 一、公司介绍 658
二、《瑞丽》营销秘籍延伸同心圆 658 三、《瑞丽》媒体整合之路 661 四、《瑞丽》进军男刊 662 五、《瑞丽》系引领风骚 663
第十三章 2017-2023年中国报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666 第一节 2017-2023年中国报纸业新趋势探析 666 一、西方报纸业发展趋势分析 666 二、中国报纸业发展趋势分析 668 三、报纸发行个性化服务趋势 669 四、报纸零售发行自办化趋势 670 五、报纸业报网互动发展趋势 672
第二节 2017-2023年中国期刊发展趋势分析 675 一、国际期刊业发展趋势分析 675 二、中国期刊业发展趋势分析 676 三、期刊发行渠道的发展趋势 677 四、女性期刊国际化发展趋势 678 五、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趋势 679
第三节 2017-2023年中国报刊业发展前景分析 680 一、“十二五”中国发行行业发展规划 680 二、“十二五”中国报刊行业发展规划 683 三、“十二五”期刊业改革与发展要求 685 四、“十二五”数字出版发展前景分析 687
第十四章 2017-2023年中国报刊行业投资策略探讨 691(AK WZY) 第一节 2017-2023年中国报刊投资机会分析 691 一、中文报刊市场步入全球化时代 691
二、数字报刊出版成未来投资热点 693 三、中国报刊业投资环境分析 694 四、国内首份网络报纸创刊发行概况 696 五、新版《中国日报》打造英文媒体 697 第二节 2017-2023年中国报业投资策略探讨 697 一、报业投资运作程序分析 697 二、中国报业投资策略分析 701 (一)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 701 (二)用资本运作战略扩张规模 701 (三)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强竞争实力 702 (四)多角化经营战略改善收入结构 702 (五)通过多元化发展增强企业实力 702 第三节 2017-2023年中国期刊投资策略探讨 703 一、中国期刊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703 二、中国期刊投融资现状与特征分析 704 三、投资中国期刊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706 四、中国期刊产业重点投资机会分析 707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 1 日本报纸的发行状况与普及率 40 图表 2 专卖店从业人员与专卖店数量的推移 41
图表 3 读者购报方式比较(%) 42 图表 4 日本报业各项收入比率(%) 46 图表 5 2016年全国报纸单位零售总量对比 88 图表 6 2016年全国50城市报纸失销率数据 88 图表 7 2016年全国各类报纸零售市场份额 图表 8 生活服务类报纸零售发行趋势 90 图表 9 时政类报纸零售发行趋势 91 图表 10 财经类报纸零售发行趋势 92 图表 11 IT类报纸零售发行趋势 92
图表 12 2016年上海综合类日报零售市场份额对比 93 图表 13 2016年南京综合类日报零售市场份额对比 94 图表 14 2014-2016年杭州综合类报纸整体平均销量对比 95 图表 15 2016年深圳综合类日报零售市场份额对比 96 图表 16 2016年重庆综合类日报零售市场份额对比 96 图表 17 2016年成都综合类日报零售市场份额对比 97 图表 18 2016年天津综合类日报零售市场份额对比 98 图表 19 2016年武汉综合类日报零售市场份额对比 99 图表 20 2016年郑州综合类日报零售市场份额对比 100 图表 21 2014年中国报刊广告市场同比增长率 106 图表 22 2009-2014年广告份额 107
图表 23 2014年中国报刊广告市场各城市房地产同比增长率 108
图表 24 2016年报纸广告花费区域增长趋势 110
图表 25 2016年食品饮料细分类分布及酒精饮料细分类增长率表现 111
图表 26 报纸媒体广告投放花费排名TOP50 112 图表 27 杂志媒体广告投放花费排名TOP50 112 图表 28 2016年中国十大报纸品牌排行榜 175 图表 29 2016年北京都市报市场发行销售排名 2
图表 30 2016年下半年IT类报纸10城市零售市场份额对比 259 图表 31 近两年各IT类报纸10城市零售市场份额走势 259 图表 32 2012年至2016年上半年IT类报纸实销率及覆盖率对比 261
图表 33 2016年上半年21城市IT类报纸平均销量对比 262 图表 34 2016年上半年21城市IT类报纸市场份额对比 263 图表 35 2016年上半年21城市IT类报纸实销率与覆盖率对比 263 图表 36 2016年上半年21城市IT类报纸平均潜力对比 2 图表 37 2016年上半年IT类期刊饱和度对比 265 图表 38 2016年10月IT类报纸广告媒体前8强 266 图表 39 财经类报纸零售发行趋势 298
图表 40 2016年下半年北京地区报纸综合类报纸销售情况 339 图表 41 2016年上半年上海地区报纸综合类报纸销售情况 358 图表 42 2016年下半年广州地区报纸综合类报纸销售情况 382
图表 43 2016年上半年成都地区报纸综合类报纸销售情况 395 更多图表见正文.......
市场行业报告相关问题解答
1、客户
我司的行业报告主要是客户包括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资金申请评审机构申请资金或融资者、学术讨论等需求。
2、报告内容
我司的行业报告内容充实,报告包括了行业产品定义、行业发展现状(产品产销量、产品生产技术等)、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等。对购买者认识和投资该行业起到初级作用。
3、报告重点倾向
我司的行业报告重点倾向主要包括:行业相关数据、行业企业数据、行业市场相关数据等。报告侧重点略有差异,具体情况看报告结构目录。
4、我们的团队
我们的团队人员组成各高校的知名导师、行业高管的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市场调查人员。
我们的团队人员对客户需求定位精准,能抓住项目精华,以合适的文字图表和图形展示项目投资价值。对行业或具体产品的投资特性、市场规模、供求状况、行业竞争状况(结构与主要竞争企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寻求规律、发展机会、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大做强的对策等等。
我司研究员在信息、理念、创新思维上具有开拓性给客户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5、报告数据来源
我司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2017年热门报告推荐
行业 房产建材 2017-2022年中国卫浴五金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建筑安装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物流地产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桥梁钢结构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金属家具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膜结构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零能耗建筑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建材连锁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行业 电子电器 2017-2022年中国酒店灯饰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IGBT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云母电容器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行业 石油化工 2017-2022年中国精细化工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醇基燃料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光学薄膜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滚塑市场监测及市场运行态势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硅橡胶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干冰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改性尼龙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糠醇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煤制烯烃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行业 医药保健 2017-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维生素E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2017-2022年中国取暖电器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电饭锅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二极管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电梯空调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商用冰箱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家电用变频电机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行业 商贸旅游 2017-202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面膜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2017-2022年中国健康服务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藏药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创可贴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单克隆抗体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颈椎病用药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假肢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避孕套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行业 食品饮料 2017-2022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果汁饮料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小麦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草莓酒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肉酱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山苍子油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精制茶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2017-2022年中国律师事务所市场目录 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旅游O2O市场分析目录 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3G业务市场分析目录 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美女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村镇银行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目录 目录
公司介绍
北京艾凯德特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企业。拥有庞大的服务网点,公司高覆盖、高效率的服务获得多家公司和机构的认可。公司将以最专业的精神为您提供安全、经济、专业的服务。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服装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智研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A. 北京艾凯德特咨询有限公司于2008年注册成立,是国内较早开展竞争情报、市场调研、产业研究及专项研究为主的调查研究机构之一,凭借其专业的研究团队,先进的研究技术在此领域一直处于绝对的优势和领先地位: a)拥有全国百万家企业基础数据库
b)全国各地分支网络和严格的调查控制流程,使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向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c) 超过200多个研究项目的成功案例
d) 研究领域覆盖能源、化工、机械、汽车、电子、医疗等诸多行业 e) 我们很荣幸的为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麦肯锡、通用集团、波士顿 咨询、三菱商事、中国农科院、同济大学、三星电子,松下电器、丸红株式会社海尔、美的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提供过咨询服务
B. 艾凯德特调研(行业研究)说明
a) 行业研究部分智研咨询主要采用行业深度访谈和二手资料研究的方法: b) 通过对厂商、渠道、行业专家,用户进行深入访谈,对相关行业主要情况进行了解,并获得相应销售和市场等方面数据。
c) 二手资料收集,对部分公开信息进行比较,参考用户调研数据,最终获得行业规模的数据。
d)艾凯德特具有获得一些非公开信息的渠道: e) 数据与信息 f) 相关的经济数据 g) 行业公开信息 h) 企业年报、季报
i)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j) 精深严密的数理统计分析
我们的服务领域
产业 产业环境 市场区隔 全球概况 产销状况 产业特性 吸引力 发展条件 发展轨迹 产业 竞争分析 发展策略 产品 产品定义 占有率 应用市场规模 市场结构 营销通路 供需变化 产品关联 生命周期 竞争者 成本结构 技术 技术现况 技术关联 新产品技术动向 替代技术 专利 标准 零组件 技术层次 技术趋势... 企业 基本数据 发展沿革 大事纪 动大投资 经营概况 竞争优势 经营策略 潜在竞争者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行业研究报告范文(节选)
第二章 2013年中国茶油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依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对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主要结果为: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9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9174亿元,增幅为3.4%。修订后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5322亿元,比重为9.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56810亿元,比重为43.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75887亿元,比重为46.9%。
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修订数据与初步核算数据对比表 注: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修订执行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2014年中国GDP增长情况
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年度GDP:亿元6363.00588019.00519470.10473104.00401512.80340902.80314045.40265810.30216314.40184937.40200000159878.3010000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年度GDP: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8-2014年中国人均GDP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进入2014年,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从环比看,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2014年1-4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 GDP 绝对额(亿元) 6363 比上年同期增长(%) 7.4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农林牧渔业 工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其他服务业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58332 271392 306739 60151 227991 44725 62216 28750 11199 469 38167 116311 4.1 7.3 8.1 4.2 7.0 8.9 9.5 7.0 6.2 10.2 2.3 8.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GDP环比和同比增长速度 2013年1季度 2季度 3季度 4季度 2014年1季度 2季度 3季度 4季度 GDP环比增长速度(%) 1.7 1.8 2.3 1.8 1.6 1.9 1.9 1.5 GDP同比增长速度(%) 7.8 7.5 7.9 7.6 7.4 7.5 7.3 7.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2004-2014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势图 年度固定资产:亿元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502005.00446294.10374694.70311485.10251683.80224598.80172828.40137323.90109998.2088773.6010000070477.4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年度固定资产: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200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1%。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速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2014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势图
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年度固定资产:亿元502005.00446294.10374694.70311485.10251683.80224598.80172828.40137323.90109998.2088773.6010000070477.4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年度固定资产: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983亿元,同比增长33.9%,增速比1-11月份提高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208107亿元,增长13.2%,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81915亿元,增长16.8%,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04515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4681亿元,增长0.7%,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66918亿元,增长13.5%,增速与1-11月份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2916亿元,增长17.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86669亿元,同比增长21.5%,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6.5%,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3.1%,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0.3%,增速提高3.4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6.6%,增速回落8.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227452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414亿元,增长17.2%,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25980亿元,增长17.5%,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477023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11986亿元,增长8.7%,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外商投资11090亿元,下降0.3%,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项目投资25371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11月份提高3.5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476634亿元,增长15.9%,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968785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1-11月份持平;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078亿元,增长13.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530833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4.1%,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8.6%,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14.4%,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6.3%,降幅缩小1.3个百分点;其他资金下降5.1%,降幅扩大1.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4年1-12月份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速度
2014年1-12月份 指 标 绝对量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502005 161629 同比增长(%) 15.7 13.0
分项目隶属关系 项目 地方项目 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 设备工器具购置 其他费用 分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分行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25371 476634 341412 99680 60913 11983 208107 281915 14697 14681 4682 4023 1690 1636 2046 166918 10027 4463 5306 10.8 15.9 18.1 12.2 8.7 33.9 13.2 16.8 31.3 0.7 -9.5 6.1 2.6 2.9 13.9 13.5 18.7 22.0 12.4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制造业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纺织业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14584 5205 5914 15867 47 5770 8620 12132 11388 10099 3147 103 7952 22916 17538 4450 42984 7801 24566 46274 6290 38183 6678 10.5 15.1 13.2 15.6 -5.9 4.1 21.4 16.4 14.1 8.3 16.1 12.9 10.7 17.1 19.4 27.2 18.6 16.6 20.3 23.6 26.5 23.1 24.0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其中:铁路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其中:水利管理业 公共设施管理业 教育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3983 6192 6652 477023 11986 11090 968785 4078 530833 211 092 4042 370016 67272 27.6 18.9 13.6 16.3 8.7 -0.3 11.1 13.6 10.6 14.1 8.6 -6.3 14.4 -5.1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分注册类型 其中: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分施工和新开工项目 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到位资金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自筹资金 其他资金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2015年至2017年将是宏观经济运行的艰难期和下阶段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期,2015年房地产调整的幅度依然在可控区间之中,中国外部不平衡的调整触底回升,地方投资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部分国有企业、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以及小微企业将面临盈利能力下滑幅度超过其承受能力的冲击,金融改革将与“强监管”一起来推动中国“去杠杆化”,中国整体性通货紧缩的压力加大,“强监管”+“定向宽松的货币”+“积极的财政”+“常态化的微刺激”将在2015年进一步实施。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2015年将是中国大改革与大调整全面推进的关键年,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全面步入“攻坚期”的一年。新常态的4个典型特征将进一步持续,2014年出现的4大新因素还将进一步扩张,宏观经济将面临更大的冲击,各类参数可能出现更多的变异和超预期的变化。增速的持续下滑、结构的持续调整、房地产进一步的周期调整以及改革力度的全面提升,决定了2015年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新常态中最艰难的一年。
1.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的引领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按照时间表全面展开经济领域的大改革,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将对传统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模式带来深度冲击。2015年至2017年是宏观经济运行的艰难期和下阶段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期。
2.房地产将在常态化之后步入全面调整期,其调整的路径和幅度将成为2015年宏观经济景气的焦点。但由于房地产参数没有全面恶化,房地产的调整空间依然较大,2015年房地产调整的幅度依然在可控区间之中。
3.“新平庸(New Mediocre)”与“大停滞(New Secular Stagnation)”的世界经济格局将有轻度改善,从而成为中国经济增速稳定的基础,并使中国外部不平衡的调整触底回升。但相对低迷的出口增速依然将对内部不平衡的调整带来持续压力。
4.地方在新《预算法》实施、财税改革全面启动、地方融资平台调整和剥离、土地市场低迷以及考评体系进一步改革等因素的作用下将面临进一步的财政压力,地方投资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5.部分国有企业、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以及小微企业将面临盈利能力下滑幅度超过其承受能力的冲击,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困境”、“银行呆坏账上升”、“失业问题显化”以及“第三产业景气状况的下滑”将在新常态的新阶段出现。
6.金融改革将与“强监管”一起来推动我国经济“去杠杆化”,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进,不仅对于宏观经济景气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去杠杆化”得以推进的关键。
7.投资下滑幅度的加大、消费的持续疲软、去杠杆和去产能的进一步实施,以及输入性通货紧缩的压力进一步强化,不仅将导致2015年GDP增速的回落,同时使中国整体性通货紧缩的压力加大。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8.“强监管”+“定向宽松的货币”+“积极的财政”+“常态化的微刺激”将在2015年进一步实施。改革的顺序对于宏观经济的短期运行依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2014年GDP持续回落的基础上,2015年GDP增速将进一步下滑。预计2014年GDP增速为7.41%,2015年GDP增速为7.18%,经济回落幅度达到0.23个百分点,较2014年的0.26个百分点有所收窄。
第二节 2013年中国茶油市场环境分析 一、七大措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解析
公布《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意见提出采取七大措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
意见包括:一是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全面推进家电下乡工作。
二是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扩大城市消费。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促进城市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积极促进汽车消费。
三是提高市场能力,维护市场稳定。健全居民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切实增强市场应急能力。
四是促进流通企业发展,降低消费成本。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支持中小商贸企业发展;实行商业与工业用电、用水同价。
五是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进一步促进银行卡使用;大力发展信用销售。
六是切实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安全消费。狠抓流通企业食品安全;加强市场监管,改善交易环境;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七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流通业发展。
二、茶油产业优惠
对食用油发展极为重视,2007、2008年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国发[2008]36号),明确提出要大力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为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并于2006年、2008年两次分别在江西和湖南组织召开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国家林业局二○○九年七月)。
编制依据:
1、《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2、《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发办[2007]59号); 3、《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国发[2008]36号);
4、《全国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
5、《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
6、《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管理的通知》; 7、《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油茶种苗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 8、《油茶栽培技术规程》,LY/T 1328-2006; 9、《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 10、《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 11、《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 12、《油茶优良种质资源》。
三、茶油的等级与质量标准
1、毛茶油:
毛茶油一般是由茶油产地使用液压榨油机,个别地方采用木榨制取的只经过简单过滤处理的茶籽油,我们又叫它为土茶油,这种油脂的特点是:具有独特的茶籽油清香,我们很多的消费者喜欢这一种香味,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可能相当一部分年轻消费者,不喜欢这种气味。土茶油的色泽一般较淺,但透明度比较差,放置一段时间后有较多的沉淀物析出。土茶油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其主要的成分是机械杂质、磷脂、皂素、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以及水分,另外还含水量有相当数量的脂溶性物质,包括游离脂肪酸、醛、酮、腊质等一些低分子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不仅有利于微生物的生产繁殖,容易引起油脂酸败变质,而且,对人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种油脂的烟点比较低,在烹调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烟雾,这些烟雾不仅刺激人的呼吸系统,引发一些呼吸道疾病,而且烟雾中可能含有某些致癌物质,而诱发癌症。同时烹调时也污染了居室内的空气。另外,土茶油在家中放置时间不要过长。油脂从开始酸败变质到我们自己能够感觉到它已经变质了,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只是我们开始感觉不到罢了。油脂在酸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过氧化物,目前认为过氧化物是致癌物质之一。因此,我们家中的油脂存放时间不要太长。
2、二级茶油
二级茶油的原料包括土榨、液压榨、螺旋榨油机榨出的毛油,这个等级的油脂一般经过过滤去杂,水化脱胶处理,去掉了油脂中的机械杂质,磷脂、蛋白质以及其它水溶性杂质,而用现代浸出技术制取的毛油,还必须经过脱酸处理,去掉油脂中的部分游离脂肪酸,按照国家有关的质量标准,二级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大约应该在2%以下,色泽也要比土茶油要淺一些,但茶籽油仍保留浓厚的茶籽油风味,由于烟点比较低,烹调时仍然有较大的烟雾,不过比土茶油要少。
3、精制茶油
精制茶油是采用土榨、液压榨、螺旋榨以及浸出法制取出来的。
毛油经过脱胶、脱色、脱臭处理,也就是“四脱”处理生产出来的档次较高的油脂。这种油脂的特点是色泽比较淺,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比较低,按照国家的质量标准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不得超过0.5%,由于精炼过程中的脱臭工序采用了高温高真空条件处理,使得茶籽油的气味损失较大,故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精制茶油除在炒菜的时候闻到茶油的清香外,平常几乎闻不到茶油天然的气味。精炼茶油的烟点比较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炒菜的时候要将油脂烧得较高的温度才看到油冒烟的原因。这里我顺便要提醒我们的消费者,等到油烧得冒烟后才把要炒的菜倒进去,其实这种烹调方式对于现在这种精炼程度比较高的油脂来说根本就没有必要,因为这些油的烟点比较高,一旦把它们加热到我们的眼睛看到油冒烟时,温度已经在200oC以上了,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油脂已经开始氧化破坏了,并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四、油茶籽油-国家标准GB1176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本标准规定了油茶籽油的技术要求、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油茶籽为原料制成的商品油茶籽油。 2 引用标准
GB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4478 食品中甲拌磷、杀螟硫磷、倍硫磷残留量卫生标准 GB5127 食品中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允许残留量标准 GB5524 植物油脂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5525 植物油脂检验 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 GB5526 植物油脂检验 比重测定法 GB5527 植物油脂检验 折光指数测定法 GB5528 植物油脂检验 水分及挥发物测定法 GB5529 植物油脂检验 杂质测定法 GB5530 植物油脂检验 酸价测定法 GB5531 植物油脂检验 加热试验 GB5533 植物油脂检验 含皂量测定法 GB5539 植物油脂检验 油脂定性试验
GB5009.1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阶段总则 3 技术要求
油茶籽油必须具有下列特征:
3.1 折光指数(20℃):1.4671~1.4720 3.2 比重(20/4℃):0.9104~0.9205 4 质量指标
4.1 分级指标见下表:
4.2 油茶籽油以2级为计价基础。
4.3 各级油茶籽油中均不得混有其他食用油或非食用油。 4.4 卫生指标符合GB2716、GB4788、GB5127规定。
指 标 等 级 项 目 色泽(罗维朋比色计25.4mm槽)
1 黄35 红≤2.0 2 黄35 红≤5.0
气味、滋味 酸价,mgKOH/g ≤ 水分及挥发物,% ≤ 杂质,% ≤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具有油茶籽油固有的气味,无异味 1.0 0.10 0.10 油色不得变深,无析5.0 0.20 0.20 油色允许变深,但不得变黑,有微量析出物 0.03 加热试验(280度) 出物 含皂量,% ≤ 资料来源:GB11765-
5 检验方法
5.1 扦样、分样按GB5524执行。 5.2 折光指数测定按GB5527执行。 5.3 比重测定按GB5526执行。
5.4 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按GB5525执行。 5.5 酸价测定按GB5530执行。 5.6 水分及挥物测定GB5528执行。 5.6 杂质测定按GB5529执行。 5.7 加热试验按GB5531执行。 5.8 含皂量测定按GB5533执行。 5.9 桐掺及其他伪试验按GB5539执行。 5.10 卫生指标测定按GB5009.1执行。 6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6.1 标志
使用标准油桶应有明显的标志,注明品名、等级、毛重、净重、出厂日期。 使用小包装就有标签,标明品名、等级、重量、厂名、批号、生产日期和标准代号。
6.2 包装
油茶籽油的包装分为大包装和小包装。
6.2.1 大包装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规定的200L装标准食用油桶。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6.2.2 小包装采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材料制作。 6.3 运输
油茶籽油的运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粮油运输有关规定执行。 6.4 储存
油茶籽油的储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