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米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对学生心肺系统机能的锻炼具有其它教材不可比拟的作用,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乃至责任感、耐挫力的培养也是积极的。同时,耐久跑已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一项主要内容,因此教师能够通过教学对学生自我锻炼特别是锻炼方法手段及注意事项进行指导,从而启发学生逐渐养成自觉锻炼、自主锻炼的良好意识与习惯,启蒙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以上五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连续动态过程,也是学生“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以学生自主合作和教师指导相结合为基础,有效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尝试体验的机会,预设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运用巧妙的方法指导,提供技能展示的机会,并进行了评价,这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肩肘倒立的技能,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
400米耐久跑教学设计:
1. 学生尝试体验400米跑,教师不作任何提示;
2. 组织学习讨论,让学生谈谈尝试练习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进行耐久跑为什么会
如此难受,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克服困难。
3. 观看“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耐久跑呼吸方法图解,并对照图解进行原地的呼吸练习;
4. 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耐久跑练习;
5. 讨论评价。重点关注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练习的感受,谈谈前后两次练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运动技能是人体在运动中有效地掌握和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过于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对运动技能运用能力的提高,这就导致了体育课程的重要价值被埋没,学生是为了技能而学技能。新课程强调学校体育课程要为学生终生体育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技能锻炼身体,唯有如此,学生才有可能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锻炼身体,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园走向家庭和社区,真正实现学校体育为学生终生体育奠定基础的目标。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关注以下两点:
1. 课内锻炼。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运用技能能力的锻炼。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依据学生学习水平和生活经验以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学生技能运用的环节和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和巩固所掌握的运动技能,还能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运动技能的能力;
2. 课外发展。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发展学生运用运动技能自我锻炼的能力。这就
要求我们依据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这不仅是对课堂教学中所学技能的巩固和运用,而且也是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从课内引向课外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学生终生体育奠定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四、教学评价:
以上案例中,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充分体验耐久跑的困难感受,然后再让学生认识正确的呼吸方法,并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实践训练,从而形成耐久跑的运动技能,最后通过对两次练习感受的讨论,加深学生对正确呼吸方法重要性的认识。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耐久跑练习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并掌握正确的耐久跑技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