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矿山冒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矿山 冒顶事故现 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 征

1.1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根据冒顶片帮的范围和伤亡人数,一

般可分为大冒顶、局部冒顶、松石冒 落三种。井下塌陷事故一般由地质条件、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主观 和 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由采掘活动破坏了岩石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 使 应力集中,超过了岩体的强度造成的。

矿山属地下开采,在采掘作业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采矿方法和支护形式, 大大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发生大冒顶的机率很小,但是,在采掘过程中由 于 局部矿岩地质条件差、节理裂隙发育,支护方法不合理或支护不及时、浮石 处 理操作不当、检查不周及疏忽大意等原因,也会出现局部冒落现象,危及作 业 人员的安全,造成伤亡事故。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时间和危害:冒顶片帮事故多发生 于采矿和掘进作业

面, 以及一些废旧巷道和采空区。事故的发生没有时间性,危害程度一般取决于 冒 落区域现场作业人员的多少,危害较大。造成顶板岩石下沉、裂缝逐渐扩大 ; 顶 板岩石发生破裂和撞击声,顶板有岩石碎块掉落,以及涌水、淋水量增大等 现 象。

1.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3.1 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加大时,木支 架会发出劈裂声,紧 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现象。

1.3.2 掉渣脱皮。顶板严重破裂时顶板会出现掉渣脱皮现 象。掉渣越多,说明 顶板压力越大。

1.3.3 裂缝。顶板裂隙增大时,说明顶板条件恶化。

1.3.4 淋水增大。顶板的淋水量明显增加时,有可能发生 突然冒落,而且冒落 前没有任何征兆。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 冒顶片帮事故现场处置小组

组 长:采矿车间主任 副组长:采矿车间副主任 组 员:安全员、大班班长、采矿技术 员

2.2 工作职责

2.2.1 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 报,在上级应急指挥 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2.2 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展开应急抢救工作。 2.2.3 各成员职责

(1)班长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采矿技术员负责制定有效的施救措施,提出合理的施救方案。 (3)安全员负责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3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班班长或采区负责人,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根据 事故的大小和发展事态及时向公司报告,公司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 预 案。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当发现作业现场有即将冒顶的征兆,应立即报告车间领导,并立即停 给 止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3.2.2 加强对冒顶区的通风,以便被困人员自救;

3.2.3 冒顶后,如通风系统遭到破坏,在抢救被困人员时 ,迅速恢复通风系统;

3.2.4 抢救被困人员,应用叫喊敲击等方法,确定被困人 员的准确位置,在

冒 落量很大,很难及时救出被困人员时,应利用供水管向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 气 冒落量较小容易维护也可采用撞楔支护与出渣相结合的方法,直接进入被困 人 员区域;

3.2.5 在抢救遇险人员时,应加强工作地点附近的巷道支 护,处理冒落区时, 坚持由外向内加固冒落区周围支护,防止二次冒顶事故发生。清除巷道

堵塞 物, 尽快接近被困人员部位进行抢救;

3.2.6 清理堵塞物遇有大块岩石威胁遇险人员安全时,可 使用千斤顶等起重

设 备,移动石块,但应尽量避免破坏冒落岩石堆积状态,避免对被埋压人员再 次 造成生命威胁。

3.2.7 抢救出的遇险人员,要用毯子保温,并迅速运至安 全地点,进行输氧

或 由医生进行急救包扎,尽快送医院治疗。对长期困在井下的人员,不要用灯 光 照射眼睛,搬运出井口时应用毛巾盖住其眼睛,饮食要由医生决定。

3.3 报警电话 现场作业人员报警主要以井下电话为主,可直接向当班调度或

车间领导汇 报,也可当面汇报。

应急指挥部电话: 矿调度室: 安全科: 采矿车间主任:

事故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单 位名称、地址、性质 ;(2) 事故发生的时间、 地点;( 3) 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 数)

4 注 意事项:

4.1 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被困 人员的行动原则:

4.1.1 被困人员应沉着冷静,减少个人活动量,降低氧气 消耗,感到呼吸困难 时应戴上自救器,并加强避难地点附近巷道支护;

4.1.2 被困人员在埋堵出口土石量不大时,判断好方位, 采取轮流挖掘的方

法 扒通通道,但应注意观察顶板动态,保证自身安全并在待救期间不断敲击管 路 等物体发出求救信号,以便于救护;

4.1.3 被困人员在待救期间应采用一盏矿灯照明,关闭其 他矿灯,延长照明

间等待救援。

4.2 安全 注 意事项

4.2.1 佩戴自救器时的注意事项

1、佩戴者在使用时,应首先拉掉氧烛启动针使气囊鼓起,然后迅速把口具塞拔 掉,含口具,夹鼻夹。

2、在整个逃生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口具、鼻夹夹好,不漏气,绝不可以从嘴中 拿出口具说话,需要联络可以打手势。

3、吸气时,气体比吸外界正常大气干热,这是生养剂化学反应造成的,表明自 救器在正常有效的工作,对人无害,绝不不可摘下自救器。

4、撤离时,不要惊慌,要匀速快步行走,保持呼吸均匀,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 可以快跑。

5、要清楚记住避灾路线。

4.2.2 现场自救与互救注意事项 井下急救必须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则:对

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 呼吸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对出血的伤员,必须先止血 后搬运;对骨折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4.2.3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避灾中,人人都要守纪律、听指

挥,严格控制矿灯的使用,要照顾好伤员, 途要做好标记、信号,以便救护队跟踪寻找。

沿

4.2.4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所有井下作业人员掌握救援器

材的使用方法及其用途,同时负责人要注重对 援器材的检查与维护,防止失效。

4.2.5 采取救援对策和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措施必须可靠,确保在安全

的前提下,要结合现场实际,与井上要保持密切 系;所有措施在平时应注意贯彻落实,是每一位工人能清楚的熟悉现场救灾 方法。

联 的

4.2.6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对现场遗留的痕迹进行分析取证, 便于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2、对现场应急救援的过程进行总结

3、对现场救援的过程进行记录,上交 调度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