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规模高效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

来源:尚车旅游网
The Fundamental Study of Flow Battery Technology for

Large Scale Energy Storage

作者:张华民[1] 李先锋[1] 刘素琴[2] 严川伟[3] 曹高萍[4]

作者机构:[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中南大学 [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4]防化研究院

出版物刊名:科技资讯 页码:170-171页 年卷期:2016年 第4期

主题词:液流电池 电解质溶液 离子传导隔膜 电极反应机理 电堆 系统集成 新体系

摘要:该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之上,继续对大规模高效液流电池反应机理、材料的构效关系、材料的组分设计与制备方法、发电、储电、电能变换、用电多体系的系统耦合和综合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等基础科学理论展开研究,取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在膜材料研究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离子交换传递”机理的束缚,完善了原创性的“离子筛分传导”概念,设计合成出不含离子交换膜基团、孔径可控的多孔离子传导膜。突破性的解决多孔离子传导膜选择性与导电性的矛盾。创制出高性能、高稳定性、低成本的非氟多孔离子传导膜,经10000多次充放电循环考核,电池性能无明显衰减,验证了“离子筛分传导”概念的正确性。从根本上解决了非氟离子交换膜稳定性差的难题。电池结构设计方面,过研究电堆内部极化特性,明确了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材料创新和结构设计创新,开发出高功率密度电堆。开发出的2kW电堆的工作电流密度由原来的80mA/cm2提高到160 mA/cm2。大幅度降低了液

流电池的制造成本。提出了大规模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模块化设计理念,开发出不同规模等级的液流电池单体电堆和储能系统单元模块,发明了单元储能系统组合、多系统耦合技术;漏电电流与系统功耗调控技术;储能系统运行状态监控、预测诊断与自修复管理控制策略,提高了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效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全球最大规模的5 MW/10 MW·h液流电池商业化应用系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