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某河综合治理工程可行研究报告

某河综合治理工程可行研究报告

来源:尚车旅游网
a

XX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1.1 概述 ................................................................................................... 1 1.2 项目背景 .............................................................................................. 3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6 2.1---河综合治理工程是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需要 .............................................. 6 2.2---河综合治理工程是配合---城建设发展的需要 2.3---河综合治理工程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

.....................................................................................................................

第三章 水文、气象.......................................................................................... 7 3.1水文 ....................................................................................................... 7 3.2气象 ....................................................................................................... 7 第四章 工程地质 ............................................................................................. 8 4.1 概况 ...................................................................................................... 8 4.2工程地质 ................................................................................................ 8 第五章 工程任务和规模 ................................................................................... 9 5.1工程任务 ................................................................................................ 9 5.2工程规模 .............................................................................................. 10 第六章 工程设计 ........................................................................................... 11 6.1设计依据、工程等别和标准 ..................................................................... 11 6.2工程选址、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14 第七章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5 7.1施工条件 .............................................................................................. 15 7.2主体工程施工 ........................................................................................ 16 7.3施工总进度 ........................................................................................... 16

a

a

第八章 工程管理 ........................................................................................... 17 8.1管理机构 .............................................................................................. 17 8.2管理设施 .............................................................................................. 17 8.3综合开发利用 ........................................................................................ 18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 18 9.1环境状况 .............................................................................................. 18 9.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18 9.3环境保护措施 ........................................................................................ 19 第十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19 10.1 投资估算 .......................................................................................... 19 10.2 资金筹措 .............................................................................................. 第十一章 综合效益分析 ................................................................................. 21 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 22 12.1结论 ................................................................................................... 22 12.2 建议 .................................................................................................. 22

附件:1、---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批复---镇---河综合治理工程

2、---镇---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书 3、---镇委托书

4、---镇---河综合治理工程位置图

5、---镇---河综合治理工程防洪墙剖面图(一) 7、---镇---河综合治理工程拦河护坝剖面图6、---镇---河综合治理工程防洪墙剖面图(二)

a

a

------镇---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镇---河综合治理工程 1.1.2 建设地点:------镇解放村 1.1.3 建设单位:------镇人民政府

法人代表:

1.1.4 项目主管单位:---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1.5 可研编制单位:---工程咨询设计所 1.1.6 编制依据 1.1.6.1 任务依据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代赈字[2009]269号《关于---镇---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见附件)

------镇委托书(见附件) 1.1.6.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村镇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a

a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镇水利规划》 ◆《---水利区划报告》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城关防洪体系规划方案》 1.1.7 研究过程及内容 1.1.7.1 研究过程

2009年11月我所正式接受------镇政府委托,承担了------镇---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在这次可研过程中,研究人员根据县发改委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中提出的建设方案,深入实地进行了细致的勘测和调研工作。在调研过程中,研究人员认真听取了---镇人民政府、县水利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意见,同时还收集了当地的水文地质、人口、水利发展现状及规划资料,并调查了附近建筑材料和交通运输等有关情况,对本项目建设规模和环境进行科学论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1.1.7.2 研究范围

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预测;

---镇---河水利现状分析、拟建规模和标准论证; 项目建设必要性的论证; 建设条件论证;

a

a

工程概况、投资估算、资金来源; 实施方案与投资安排; 综合评价; 问题与建议;

1.2 项目背景 1.2.1 ---基本情况

---地处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全县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辖13个镇,11个乡。总人口4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7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情的主要特点是:

革命老区县。1924年境内就有党的活动,1926年建立了党组织。土地革命期间,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大本营,是红二十五军的诞生地、红二十八军的重建地;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这里是刘邓大军的立足地。战争年代,---牺牲的烈士和死难群众达3.9万人,占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烈士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高寒山区县。---是大别山区18个贫困县中唯一纯山区县,境内最高峰海拔1751米,千米以上山峰66座,海拔600米以上的国土面积占三分之二,住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青封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粮食自给率仅有75%左右。

a

a

资源丰富县。由于特殊自然条件,县内具有丰富的植物、中药材、水力、矿产、农(经)作物以及旅游资源。旅游方面,有中华禅宗第一山司空山,“华东第一方塔”法云寺塔,“安徽第一漂”天仙河,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鹞落坪,云峰峡谷瀑布群和石关避暑山庄。中药材有2000多种,大宗药材茯苓、天麻是出口东南亚等地的极品。水能理论蕴藏量达20多万千瓦,可供开发的15万千瓦。花岗石蕴藏量达24亿立方米,有黑、白、红、绿四大系列,近30多个品种。动植物种类众多。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娃娃鱼、小灵猫等;植物中珍稀树种有大别山五针松、香果树、多枝杜鹃等。

国家贫困县。1985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贫困县,当时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有24.7万人,占总人口的72.3%,经过十多年的大扶贫,到2005年底,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3.4万人。

由于各级的大力支持,近几年---经济和社会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但和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经济仍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还处在温饱阶段。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5701万元,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0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39元。

1.2.2

---镇基本情况

a

a

---镇位于县城北郊,东与毛尖山乡交界,西与莲云乡接壤,南与天堂镇相邻,北与石关乡毗邻,距县城6公里,

a

a

105国道、六潜高速穿越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86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305个村民组,7920户,33187人,耕地面积18495亩,其中水田面积12435亩,2008年人均收入1950元。境内高峰巍峨、陡峻,黄毛尖主峰海拔1578.4米,低畈区海拔380米,一般高程300—600米。。

1.2.2.1流域慨况

解放村---河在------镇境内,属皖河流域皖水的一小支流,流域面积32平方公里。---镇境内海拔平均高度450m,为纯山区。由于相对高差大,致使河流坡降大,河谷深切,河道弯曲,过洪能力差,农村居民及农业用地大部分分布沿河两岸。

1.2.2.2

项目慨况

项目区位于---镇解放村,距县城5公里,------快速通道穿越全境,---家河流域面积32平方公里,大河主道发源于毛尖山东部,上段称为王家河,中段为---河,下段名蔡家河,与第一条一级支流汇合后叫衙前河,注入毛尖山水库后流入潜山县。该河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河道大量取沙,河床下降,部分河堤露脚,大部分岸段均处于一种无堤、无坝的自然状况,防洪标准低,部分地方不足五年一遇洪水标准。

a

a

该河不及时治理,将直接影响---的经济发展和---城建设规划的实施。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治理---河是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需要

---大河---段全长约2公里,河堤倒塌10余处,冲毁大堰3条,长125米,现状是河床下降,河堤露脚,大部分是无堤、无坝的自然状况,河道防洪能力低,一遇山洪,河道两边土坝塌陷,河岸两边几百亩良田冲毁,形成灾害。通过治理,可以使防洪能力加强,避免和防止不必要的灾害。

2.2治理---河是配合---城建设发展的需要

---河距105国道200米,与105国道平行流向,县城与---的快车道穿越---河流域,---二环路——汤莲路的端点与---河下段接壤。因此,---河的治理直接关系到县城的发展规划的实施,为沿途群众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3治理---河河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

随着河道的治理,---至---的快车道修建,促使了该流域的群众调整生产结构,防洪抗旱能力加强,能够较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a

a

综上所述,---河综合治理项目非常重要,这不仅是---

a

a

河流域的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致富工程,也是一个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新时期农业生产的需要。

第三章 水文、气象

3.1水文

---镇地处大别山多雨中心地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445.0mm,其中最大年降水量2380.2mm,最小年降水量仅950.1mm,且年内降雨分配极不均匀,最多为6月份,最小为十二月份,降雨集中在5—8月,其间占全年降雨的58.7%。

3.2气象

项目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一年四季最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3℃,最冷一月份,平均气温2.0℃,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在4月2日与11月8日前后。 ⑴雨量:年最大降水量2380.2mm(1969) 年最小降水量950.1mm(1976) 多年平均降水量1445.0mm ⑵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329.0mm ⑶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39.3℃(1959.8.22) 极端最低气温-15.3℃(1977.1.30)

a

a

多年平均气温为14.2℃⑷ 无霜期: 多年平均为218天

第四章 工程地质

4.1 概况

项目区属山前盆地,---镇---河纵穿其境,因而形成河流两岸出现不同的地质构造,其凸岸多形成淤积田畈区,其凹岸冲涮可见风化粗粒花岗岩。

4.2工程地质

---镇---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中,对防洪堤工程地质经过较全面勘察。 地质成果如下:

地质指标 西0+000-0+360 西0+360-0+700 东0+000-0+550 东0+550-0+1150 东0+1150-0+1400 岩性及分布 沙层较深 淤积层较浅 淤层2.5米以下是岩基 淤层2.0米以下是岩基 渗透系数 1.9×10-3 2.5×10-2 2.1×10-2 1.7×10-2 承载力 15T/㎡ 13T/㎡ 28T/㎡ 28T/㎡ 300T/㎡ 备注 露出花岗岩 a

a

第五章 工程任务和规模

5.1工程任务

---镇---河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城关防洪体系规划方案》,重点提高该河防洪标准的目标。结合---建设发展规划,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按照“综合规划、统筹兼顾、区分主次、全面完成”的总体要求,本次工程任务对---河的防洪设施和河道进行综合治理, 规划建设防洪墙2100米,拦河坝3条长180m。

5.2工程规模

---河穿越解放村,解放村境内长2.5公里。沿河两岸多是卵石自然堆积土堤,防洪能力极低,大部分地段的防洪标准不足5年一遇。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确定---镇---河综合治理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设计。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按五等五级建筑物设计,防洪堤顶高程按设计洪水再加超高0.2m。

5.2.1主要工程内容

1、浆砌东岸防洪堤长1400m,高3.8m; 2、浆砌西岸防洪堤长700m,高3.5m; 3、浆砌花子岩拦河大堰等3座长180m,高

a

a

2.3m每条堰兴建C20钢筋砼消能底板长8.9m,厚0.3m。

a

a

5.2.2主要工程量及投资 5.2.2.1工程量:

总工程量17925方,其中土方7080方,浆砌石10338方,砼497方。 5.2.2.2 总投资:

工程总投资236万元。申请国家补助200万元,地方配套36万元。

第六章 工程设计

6.1设计依据、工程等别和标准 6.1.1设计依据

1、《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SDJ12-96 6.1.2工程级别 工程等级:5等 建筑物级别:5级 6.1.3防洪标准

防洪标准:堤防工程10年一遇设计洪水。 堤防超高:超设计水位0.2m。

a

a

6.1.3.1设计最大洪峰流量及水位

1、基本资料L=7.50KM B=3.7KM J=21.9‰

H1=46 H24=140 CU1=0.48 C24=0.6 F=41K㎡ 2、最大设计洪峰流量

洪水计算采用安徽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编制的《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

经计算,---镇---河十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320.5m3/S。

3、设计最大相应洪水位

洪水位依据水力学明渠流公式Q=hbcQ—设计最大洪峰流量M3/S h—水深m C—河床糙率

R—水力半径,R=A/P A—过水断面积m2 P—湿周 i—河床比降

经计算,最大设计洪峰流量Q=320.5m3/S时,洪水深

a

计算:

a

a

a

2.55米。 6.1.3.2

暴雨洪水特征

1、暴雨特征:雨特点是暴雨次数多,雨强大,暴雨集中在5—8月汛期,多年平均24小时暴雨量在130.0—140.0mm之间,多年平均暴雨次数5.2次,最大一日雨量为326.7mm,最多一年暴雨次数为13次。 2、洪水特征:山区暴雨是产生洪水的直接原因,加之山区流域特征K值数值大,因而形成洪水暴涨暴落,突发性强。

6.1.4稳定安全系数

1、无粘性土防止渗透变形的允许坡降参照下表规定选用

渗 透 变 形 形 式 项 流 土 型 目 Cu<3 0.25-0.3允 许 5 0.35-0.5 0.5-0.8 4 5 Cu=3-5 Cu>5 0.25-0.过滤型 级配连续 0.15-0.20.1-0.15 级配不连续 管 涌 型 2、防洪堤基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C 正常运用条件(土基)1.25

a

a

非常运用条件(土基)1.10 3、防洪堤抗倾稳定安全系数K0

a

a

正常运用条件1.25 非常运用条件1.30

4、防洪墙地基应力不允许出现拉应力,其最大压力应小于地基的允许承载力。

防洪堤在各种荷载组合情况下,基底的最大压应力值与最小压应力值之比的允许值n,粘土1.2-1.5,砂土1.5-2.0。

6.1.5地震设防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安庆市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6.2工程选址、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工程选址:

根据---整体建设发展规划的需要,结合---至---快车道,从长远目标出发,---河必须建立完善的防洪体系,以利于今后的开发,需兴建防洪堤2.1公里,使之达到二十年一遇的设计标准,兴建花子石岩拦河堰等3座,使之河床不下降,确保河堤稳固。

工程位置北京五四坐标为:

起点:---大桥(X0437247,Y3418175) 中间:新 坝(X0437067,Y3417451) 终点:解 放(X0437367,Y3416806)

a

a

2、河堤工程断面结构选择和拦河堰结构: (1)河堤工程断面结构选择:

---河河堤基础大部分属于砂质土壤,其深度较大,如基础清不到硬基,因此在基础上建坝均进行软基础处理。

根据本段10年一遇洪水深,加上一定的安全超高,确定各河段河坝尺寸,具体见附图。

(2)堰体均采用浆砌石砌坝,具体见附图。 (3)引水渠按照明渠均匀流进各渠道断面设计,浆砌石渠道糙率取n=0.025,具体见附图。

第七章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1施工条件 7.1.1交通条件

---镇---河综合治理工程位于皖河流域皖水的一小支流,有村道与县道相连,交通方便。

7.1.2水文气象

工程所在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区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一年四季最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3℃,最冷一月份, 平均气温2.0℃,多年平均降雨量1445.0mm,主要集中在四个月(5—8)。

a

a

7.1.3建设用工、用料

该项目的建设,主要为土建工程,材料消耗量较大的是沙、石、水泥、钢材等,砂料取自河床,石料来自约2.0Km的采料场,水泥、钢材当地有各生产厂家定点供货站,运输非常方便。劳动用工主要为本地劳动力。

7.1.4供水、供电

工程所在区域内水、电供应条件较好,其生活、生产用水及用电可从工程地点附近引用,以满足工程所需。

7.2主体工程施工 7.2.1土方工程

由于施工条件较好,土方为人工及机械开挖结合,8T自卸汽车运至弃土料场,平均运距150M。

7.2.2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混凝土工程主要为混凝土底板,施工时采用0.4m3搅拌机拌和混凝土,机动斗车运输混凝土直接入仓,混凝土平均运距100m,人工铺助铺辅、振捣器振捣密实。

7.2.3浆砌側墙

側墙分段分层人工砌筑,上下层应错缝砌筑,砂浆饱满,砌体宜用0.3~0.5m以上的片、块石,边坡表面应平整,里层应填实,并按施工图纸要求设置伸缩缝。

a

a

7.3施工总进度 7.3.1 工期安排

工程建设计划2010年10月初动工,2011年2月底全部建成,建设工期5个月,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年11——12月完成可研编制及批复;第二阶段:2010年9——10月完成施工图设计、资金筹措及招投标;第三阶段: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底完成主体工程;第四阶段:2011年1 ---2月底完成附属工程和竣工验收工作。四个阶段的工作可交叉进行。

时 间 项 目 可研编制及批复 施工图设计、招标 土方、清基、浆砌石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11 12 9 10 11 12 1 2 及砼等主体工程 附属配套工程 竣工验收 a

a

第八章 工程管理

8.1管理机构

------镇---河综合治理工程是---镇解放村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工程建成后,维护、保养、管理显得非常重要。从工程的筹建开始即设置工程管理机构。其职能是进行河道工程的修建、维护和管理。

8.2管理设施

管理机构设置后及时搞好管理设施的配套,汛期要有专人定时汛情采样,记录洪水过程,为优化防汛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8.3综合开发利用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在防汛体系建立后,作为工程管理机构,除搞好防洪设施管理外,应结合城区防洪堤功能进行综合利用,适当发展商业、服务业,壮大自身经济基础。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9.1环境状况

---镇---河穿过---镇解放村,村区河道长2.5Km,由于河道两岸仅有少量干砌防洪堤,其他河段均为土堤,岸线极不

a

a

规则,汛期时洪水极易漫顶,淹没区内卫生条件极差。

a

a

2.1千米防洪墙建成后,只有少部分老堤护岸,防洪标准得到提高。同时,村区汛期排水及区内卫生条件总体改善。

9.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建设---镇---河综合治理工程,对原来的环境无明显影响,它也不可能对大气环境、水环境造成影响,不可能对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文物造成破坏。---镇---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建成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可起到积极的作用。防洪堤建设,经过河道整治,改线开通道路,对---镇解放村和沿河环境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

9.3环境保护措施

1、防洪工程在布置和结构形式上力求整齐美观; 2、防洪工程与沿河村道建设尽量做到完善结合;

3、制定严密的防洪堤管理制度,纳入环卫管理。

第十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0.1 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236万元,其中土方清基8.5080万元,围堰排水4万元,浆砌石188.1516万元, 砼26.3450万元,其它费用9万元。 10.1.1 编制依据

(a)《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定额》(2002)年版;

a

a

(b)《安徽省水利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定额建筑工程单位估价表》[(1991)版];

(c)《安徽省水利水利水电工程预算编制细则》; (d)《安徽省水利水利水电概算编制的几点意见》[皖水计字(91)582号文];

(f)水泥、木材、钢材按市场现行价计算,地方材料按地方发生价计算。 10.1.2 编制范围

------镇---河综合治理工程 10.1.3 编制说明

主要工程量:总工程量1.7925万m3。其中:土方0.7090万m3,浆砌块石1.0338万m3,砼497方,主要材料:水泥480吨、块石0.36万m3、砂0.12万m3。整个项目预算总投资236 万元, 详见投资估算表

---镇---河综合治理工程投资估算表

序号 一 二 项目名称 土石方清基 M10浆砌 单位 M3 M3 数量 7090 10338 单价(元) 12 182 金额(元) 85080 1881516 备注 a

a

三 砼 M3 479 550 263450 含钢筋制安 a

a

四 五 1 2 3 六 围堰排水 其它费用 勘测设计费 工程监理费 不可费 合计 40000 90000 20000 20000 50000 2360046

本项目所需总投资为236万元,资金来源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镇实际情况由二个部分组成,申请国家补助200万元,地方自筹36万元。

第十一章 综合效益分析

通过本次河道治理,可增加河道的行洪能力,使---河的防洪标准由现在的无堤、险堤、提高到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可增加防洪面积1500多亩,增加灌溉面积800亩。同时可以保护沿河流域24个村民组约360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城关至---快车道修通,有利于沿河两岸的开发。从而使周边群众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工程的兴建,对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经济

a

a

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a

a

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12.1结论

经过我所认真研究和反复论证,---镇---河综合治理工程既十分必要,也完全可行。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门协调该项目有关工作,积极支持向上争取国家以工代赈资金补助,同时---镇政府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具体负责工程的实施。

12.2 建议

(1) 本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明显,建设条件成熟,政府和群众的要求迫切,建议上级组织给予高度重视,尽快批准该项目实施。

(2)本项目地处---镇解放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落实安全责任制,严格按建设工程的“四制”要求管理。

(3)由于本项目投资较大,---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级财政困难,希望尽快落实资金来源,确保工程如期按设计要求实施。

文本仅供参考,感谢下载!

文本仅供参考,感谢下载!

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