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输电线路分布广泛、线路长、铁塔高,而且为避免输电线路占用土地资源,路径多选择分布在山地、丘陵等地带,山高路险、效率不高、风险不能提前预知,这为输电线路的日常巡检带来了很大困难。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监测;检查要点分析 引言
目前,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需要高压输电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电缆输电,二是架空输电。虽然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难度大,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不过后期运行维护较为方便,因此在长距离电力输送中,架空输电依然是高压输电线路的首选。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关系到输电线路的运行效果,如果电气设计本身缺乏合理性,则必然会影响高压输电线路整体的运行稳定可靠性,必须引起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
1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工作任务重,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人员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电网规模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对于输电线路运检工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而运检工作人员的数量增加速度确和电网规模的扩张速度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运检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不能按时完成运检任务,从而为运检周期和运检质量的保证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同时,由于输电线路数量不断增多,覆盖面也越来越大,相关设备的精密度也在不断提高,这些硬件设施条件的提高也为运检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对于运检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也存在一定的滞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运检工作的质量保证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1.2 责任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够彻底
要想让输电线路的运检工作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进行,就要对运检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但是在现实中,很多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和理想中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很多工作的内容和责任划分不够明晰,从而导致运检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所应负担的责任和工作内容,这些对于运检工作的正常开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1.3 各部门之间协作不够,一体化管理模式需要健全
在对以往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后可知,目前很多企业在开展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工作的智能化开展还需要努力加强。电力企业在进行一体化管理工作中,还没有达到各部门相互协作的良好局面,管理系统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这样才能确保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高效运转。
2高压输电电气线路优化设计方法 2.1高压输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
高压输电线路路径的优化选择和设计可以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工作人员必须对实施工作的山区、城市和森林地区的实际地形进行检查,并考虑影响路线设计的因素。选择最优架空线路方式,选线避开自然保护区、林区、市中心等区域,提高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水平。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设计了扭转系数和转角较小的设计,保证高压输电线路设计的安全性,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质量.高压电力线的电气设计,既要保证在施工现场的移动方便,又要实现高压电力线设施的应用价值。
2.2加强结构优化设计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气设计容易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为保证线路设计的合理性,需要进行线路设计优化工程,消除现有的安全隐患。线。电力项目前期,要对设施建设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并对野外考察取得的各项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轨道廊道沿线地质、植被、资源等发展情况,综合考虑成本、技术、环境等方面,反复分析和论证线状结构的设计方案,实现路线的实施优化项目。结合线路电气设计方案,需要进行风险分析,扩大线路建设和
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分析,通过密集论证确保线路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在实际设计中,要综合考虑交通分布和区域地理环境,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比如在低地建设线路可以节省一些成本,在山区建设难度较大,在交通发达地区进行线路设计可以降低建设的复杂性和缩短工期,建设高压欠发达地区的输电线路将非常困难。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进行线路草图的优化项目,综合考虑传输路径、导线截面、绝缘组合等因素,选择架空线路的优化模式,可以使设计的高压电力线路更加避开市中心、保护区等区域,提高线路结构的设计水平。
2.3合理选择杆塔型号
铁塔对高压输电线路起着重要的固定作用。在早期的电气工程中,如果不能正确选择极型,将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铁塔的设计,作为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气设计人员,除了考虑铁塔的建设成本外,更需要综合研究它们之间的对应程度。同时,该模型还需结合自身功能、高压输电线路特点,以及电杆所设场所地形对电杆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等因素进行求解。 .同时,还要在工程中,明确具体的设计规定、原则、施工规则、铁塔运行等情况。因此,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必要的建筑基础。如果支架横断面下平面材料厚度必须≥5mm,则支架元件厚度必须≥3mm;所有立柱元件均需热镀锌工艺,固定螺栓应采用6.8级镀锌粗螺栓。
2.4健全完善一体化管理制度,提高各部门协作配合能力
由于电网改革进度不断推进,电力企业所需要的工艺、技术也在不断的升级、更新,这也就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想做好新时代中的电力企业管理工作,首先就要更新企业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理念。这就需要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良好、高效的协作关系,对输电线路的运检一体化管理的相关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工作制度,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对于输电线路的运检工作,也要建立起更加全面的电网模型,收集全面的电网相关数据,对于所发现的各种问题都要第一时间制定检修计划并认真落实到位,防止安全隐患的进一步扩大。同时,电力企业针对安全生产还要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架构,确保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之间能够高效的协调到位,各部门之间顺利运转确保输电工作的稳定。
另外,输电线路的实时运行状态也要在电力企业的全面掌握中,企业在人工运维的前提下,同时开展技术监测,确保两者之间共同发挥合力,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最后,电力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对方案,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妥善的予以解决。现阶段,电力企业输电线路的运检工作大部分都是由运检人员完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运检效率的提高,工作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所以电力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相关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引进智能化技术,建立技术保障平台,在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及时的定位到故障部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建立起设备信息库,防止重复工作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确保输电线路的能够稳定、持续的运转。
结语
电网的正常运转需要输电线路的重点支撑,输电电路能否稳定、持续的运转决定着客户的用电质量能否得到保障。所以,对输电线路的运检工作一定要加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对于现阶段运检工作中面临的部分问题,电力公司还需要进一步投入更多的精力予以解决,从而确保输电线路能够稳定持续的运转,确保电网整体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殷小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20):163-164.
[2]罗弦.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7):197-198.
[3]谢斌.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156.
作者简介:
雷佑余(1987—)男,汉族,工程师,主要从事安全精细化管理,现场安全巡查等.
何松宁(1986—)男,汉族,工程师,主要从事安全精细化管理,现场安全巡查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