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湖北省麻城市某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麻城市某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

卷(解析版)

解答题

1. 读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________洋西岸,是一个________兼备的国家。

(2)图中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份有云南、广西、广东、________。

(3)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呈________分布,云贵高原位于第________级阶梯,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山脉是①________②祁连山③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山脉是𝐴________𝐵太行山𝐶巫山𝐷雪峰山。

(4)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的降水比西部多。

(5)图中甲乙两条河流中被称为我国“母亲河”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 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图的基本要素有方向、________、图例。

试卷第1页,总7页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A.___

(3)图中①地的海拔是________米,它与②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若测得①、②两地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4)图中𝑀小溪的流向是________。

(5)甲、乙两地相比,________处的坡度较缓。 选择题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B.___𝐶___。

(1)图中四省区轮廓图名称对应错误的是( ) A.甲——云南

(2)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是连接图中的( ) A.甲省和乙省

(3)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位于图中的( ) A.甲省

读下边甲、乙两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B.乙省和丙省

C.丙省和甲省

D.丁省和甲省

B.乙——陕西

C.丙——黑龙江

D.丁——广西

(1)𝑎、𝑏两地的经度和纬度书写正确的是( ) 𝐴、𝑎(20∘𝑁、120∘𝐸) 𝑏(20∘𝑁、60∘𝑊) 𝐵、𝑎(20∘𝑁、120∘𝑊) 𝑏(20∘𝑆、60∘𝐸) 𝐶、𝑎(20∘𝑆、120∘𝑊) 𝑏(20∘𝑁、60∘𝐸) 𝐷、𝑎(20∘𝑆、120∘𝐸) 𝑏(20∘𝑁、60∘𝑊)

(2)关于两图中的𝑎、𝑏两点地理位置定位正确的是( ) 𝐴、𝑎点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𝐵、𝑎、𝑏两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试卷第2页,总7页

𝐶、𝑏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𝐷、𝑏点位于低纬度,北温带

(3)如果甲乙两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图幅大小一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𝐴、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 𝐵、甲图的范围比乙的大 𝐶、甲图内容比乙图的简单

𝐷、甲图的𝑎点位于乙图𝑏点的正西方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对应的地形区的名称错误的是( ) 𝐴、塔里木盆地 𝐵、东北平原

𝐶、黄土高原 𝐷、长江中下游平原

(2)关于图中𝐴𝐵𝐶𝐷四处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𝐴、𝐴处相比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较少 𝐵、我国夏季时𝐵处气温最低 𝐶、𝐶处地面平坦,草场广布 𝐷、𝐷处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试卷第3页,总7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麻城市某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

卷(解析版)

解答题 1. 【答案】

(1)太平 海陆 (2)台湾

(3)西高东低 三级阶梯 二 昆仑山 大兴安岭 (4)海陆 (5)甲

【考点】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保卫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我国辽阔的疆域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 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我国地域辽阔,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不仅拥有众多的陆上领国,还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从我国的南部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上。据图可知:①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𝐴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

(4)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的东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的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因此季风气候典型,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在夏季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逐渐推进的过程中,水汽越来越少,因此降水也越来越少,使得我国东部的降水比西部多。

(5)据图可知:甲为黄河,乙为长江。黄河流域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因此孕育了悠久的中华文明,被称为“母亲河”。 2. 【答案】

试卷第4页,总7页

(1)比例尺

(2)山顶 山脊 陡崖 (3)580 50 4 (4)自东北向西南 (5)甲

【考点】 地图的分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的类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各种地图所表示的内容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但是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这就是地图的四要素,其中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方向是地图上的事物所在的方位,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山高水深的数字。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𝐴为山顶;𝐵为山脊;𝐶为陡崖。

(3)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据图可知:①地海拔为580米,②地海拔为530米,则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是580−530=50米;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据图可知:图中的比例尺为1:200000,若测得①、②两地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是2÷1:200000=400000厘米=4千米。

(4)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据图可知:图中𝑀小溪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

(5)利用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的平缓和陡峻,一般来说: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峻。据图可知:乙处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和。 选择题 【答案】 B C D

【考点】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保卫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我国辽阔的疆域

试卷第5页,总7页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 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一定的轮廓。据图可知:甲为云南省;乙为湖北省;丙为黑龙江省;丁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故本题选𝐵。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大体上以云南省的腾冲到黑龙江省的黑河一线为界,该线以东的地区,自然条件相对优越,人口多,该线以西的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人口较少。据图可知: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是连接图中的丙省和甲省,故本题选𝐶。

(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其中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故本题选𝐷。 【答案】 (1)𝐵 (2)𝐴 (3)𝐴 【考点】 经线与纬线 五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重要的经线和纬线 经纬网及其计算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的大小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体证据 经度与纬度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𝐸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𝑊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𝑁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𝑆表示。据图可知:𝑎点的坐标是(20∘𝑁、120∘𝑊);𝑏点的坐标是(20∘𝑆、60∘𝐸),故本题选𝐵。

(2)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

试卷第6页,总7页

半球;以20∘𝑊和160∘𝐸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𝑊以东、160∘𝐸以西为东半球,20∘𝑊以西、160∘𝐸以东为西半球;以30∘、60∘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地区,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据图可知:𝑎点位于北半球、低纬度、热带地区;𝑏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热带地区,故本题选𝐴。

(3)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据图可知:甲图的实际范围比乙小,内容比乙详细;比例尺比乙大;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知甲图的𝑎点位于乙图𝑏点的西北方,故本题选𝐴。 【答案】 (1)𝐷 (2)𝐴

【考点】

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中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陆地地形概况及其特征 中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中国地形区的特征及分布 地势的三级阶梯及其分界线 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

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我国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据图可知:天山和昆仑山之间的地形区为塔里木盆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包围的地形区为东北平原;太行山的西侧为黄土高原;横断山脉西侧的地形区为我国的青藏高原,故本题选𝐷。

(2)𝐴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的阻隔,海洋中的水汽难以深入,因此降水较东南沿海地区少;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小,但其中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导致气温低,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的地方;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处千沟万壑的状态;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形成了典型的高山高原气候,故本题选𝐴。

试卷第7页,总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