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教材内 容 第1课神农尝百草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农的勇敢和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要 求 教材体会神农的勇敢和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重点难 点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中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那么大家知道中药是谁发现的吗?又是怎么发现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中医药的起源. 二、读一读 1.默读神农架回答问题。 师:中药是谁发现的? 生:神农氏。 师:他是如何发现中药的? 生:亲自尝试上百种植物。…… 三、想一想 体会神农氏代表了一大批为中医药做出贡献的劳动人民。 教具 多媒体 2. 学习神农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四、学一学 药食同源 1. 药食同源的两层含义。 2. 生活中的药食同源。 五、做一做 1。药食同源的食物,体会记录味道和感受。 2.小组讨论。 3.展示结果。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认为神农是一位怎么样的人,他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意义? 教学反思: 教材内 容 第2课伏羲制九针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1. 了解伏羲制九针的故事,了解针灸的针的种类。 要 求 教材明白针灸对人类医学和健康的重要贡献。 教多媒体 2. 了解针灸的发展及针灸并存的原理。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重点难 点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具 师:同学们,中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那么大家知道针灸中的九针是谁发现的吗?又是怎么发现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针灸的起源与发展。 二、读一读 1.默读砭石答问题。 师:九针是谁发现的? 生:伏羲。 师:他是如何发现九针的? 生:远古时期,人们不小心被一些尖硬物体……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石针,即古书中经常提到的“砭石” 三、想一想 据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记载推测,砭石可能是最早的外科切割工具,同时对以后的九针影响深远,能体会伏羲代表了一大批为中医药做出贡献的劳动人民。 四、 学一学 1。指压的作用方法。 2。拔罐的作用方法。 3。电针疗法. 4.针灸并存的理论。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五、做一做 1.针灸治疗中的“针”种类. 2。小组讨论。 3.结果展示。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记得伏羲的九针是哪九针吗,你们会去针灸吗? 教学反思: 教材内 容 第3课 医的起源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1. 了解中医的起源与发展。 要 求 教材了解中医的起源与发展。 重点难 点 教学过程 教具 多媒体 2. 体会我们的祖先在生产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中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是我们祖先在生产生活中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医字的变化会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医的发展.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医的起源。 二、读一读 1.默读“医\"字来历答问题. 师:“医”字最早在什么字中出现过? 生:甲骨文. 师:“医”字的变化又是怎么样的? 生:“医\"字最早在甲骨文中出现,表示治病和医生的意思;东汉《说文解字》中也做了注解;远古时代医与巫不分家,但随着社会发展,分家后成为独立职业,在春秋战国《左传》有了明确表示。 三、想一想 古老的中医药学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健康生存和繁衍生息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一步步与巫术分离开来,确立里自身的价值标志,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黄帝内经》中都有着记载。 四、 学一学 1. 了解病入膏肓的由来。 2. 体会医缓的技术高明及中医的伟大. 五、做一做 1。围绕“你心中的好医生”这个主题,表达自己的看法。 2。小组讨论。 3。结果展示.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对医巫的有何认识,医为何会脱离巫而独自发展呢? 教学反思: 教材内 容 第4课 妙手祛病痛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1. 了解双手也是预防、治病的有效工具。 要 求 教材了解双手也是预防、治病的有效工具。 重点难 点 教学过程 教具 多媒体 2. 知道生活中如何运用自己的双手预防、治病。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中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是我们祖先在生产生活中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医字的变化会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医的发展。

那你们知道我们的双手也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医的起源。 二、读一读

1。默读按摩救产妇答问题。 师: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生:按摩救产妇。

师:如何按摩可以救产妇呢?

生:用温水温暖产妇的腰腹部,用手上下按摩,肠胃微痛,产子,母子平安。

师:用药不行,道士也不行.本已经失去希望,但通过按摩救了产妇,可以看出我们的双手是可以治病的。 三、想一想

古老的中医药学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健康生存和繁衍生息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推拿是一种古老的医术,是一种“以人疗人”的方法.推拿简便,无副作用,受到全世界的推崇。

四、

学一学

1、 了解推拿的理论知识和手法。

2、 了解推拿范围广,作用大,小朋友喜欢.

五、做一做

1。如何做一名小医生,下班给爸妈推拿。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2。小组讨论。 3。先示范结果展示。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对推拿有何认识,你会在生活中尝试用它来预防和治病吗? 教学反思: 教材内 容 第5课 认识阴阳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1. 了解阴阳重要的哲学概念,如何看待阴阳。 要 求 教材了解阴阳重要的哲学概念,如何看待阴阳. 教多媒体 2. 知道理解古人是怎么样观察天地现象。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重点难 点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阴阳是什么吗? 具 师:古人是如何观察到阴阳这样的现象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认识阴阳。 二、读一读 1。默读两小儿辩日答问题。 师:两小儿辩日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生:孔子游学遇到两个小孩辩论太阳是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 师: 孔子听完怎么回答的。 生:孔子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能做出判断。 师:这就是有关阴阳的故事。 三、想一想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人很早就善于观察天地万物了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特征,得到阴阳的概念,并用之划分世间万物。 阴阳对于中医理论的创立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构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医药文化. 四、 学一学 1。知道古人是如何用阴阳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 2.了解用阴阳诊断疾病。 五、做一做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1。结合身边实际,找出阴阳关系的现象或物体。 2.同桌互相说说人体脏腑中五脏的阴阳属性。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对阴阳有何认识,你会在生活中运用吗? 教学反思 教材内 容 第6课 妙用五行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1. 了解五行是创建中医理论的重要哲学思想. 要 求 教材体会古人如何用五行原理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教重点具 多媒体 2. 知道古人如何用五行原理预防和治疗疾病。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难 点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五行吗?有谁知道五行分别指那五行? 师: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创立了五行,它是来自古人对日常生活事例的观察和总结,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认识五行. 二、读一读 1。默读章老中医治五更泻答问题。 师:章老中医治的是什么病? 生:一个人每到五更就腹泻。 师: 用什么方法(原理)治好他的病的。 生:五行。 师:原来五行治疗疾病还真的很不错 三、想一想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章老中医熟稔五行生克关系,遵循其中的规律来治病,药到病除,用生活常识解释其中奥秘。 中医五行理论,是古人对日常生活事例的观察、总结、提炼而成的. 四、 学一学 1。了解并学会五行学说的知识。 2。了解五行生克的原理,并在生活中运用. 五、做一做 1。寻找出家中厨房里的调味或食材。 2.同桌互相说说他们的属性。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3。上台展示。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对阴阳有何认识,你会在生活中运用吗? 教学反思 教材内 容 第7课 巧用经络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1。了解经络在体内的分布. 要 2。知道经络对中医治疗的作用。 求 教材体会古人如何利用经络来治疗疾病. 重点难 点 教学过程 教具 多媒体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经络吗?

师:经络是人体的“网络系统”,它联系全身的组织器官,运输气血营养物质,是古人的重大发明。那你们知道经络在中医治病时具有怎样的作用?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下认识经络。 二、读一读

1。默读张景岳治牙痛解答问题。 师:张景岳医治的是什么病?

生:牙龈出血,牙齿疼痛,睡不好,吃不下。 师: 他的病因出在哪里?

生:他的病在足阳胃经之上,因为足阳胃经上行进入齿中,而他平时大鱼大肉,辛辣太多,导致阳明郁热不解,循经上犯牙齿。 师:那张景岳如何帮助他医治的呢? 生:张景岳用力他的清泻阳明的方子。 三、想一想

故事里张景岳应用足阳明胃经之上行入齿的道理,治好了男子的牙痛,体现了中医循经治病这一特色。

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观察、总结而成的人体联络系统,他死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对针灸和汤药治疗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学一学

1. 了解并学会经络的知识。 2. 了解经络的分布

五、做一做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1.寻查一查任脉和督脉分布在人提示吗部位?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对经络有何认识,你能找出几条经络吗? 教学反思 教材内 容 第8课 药祖桐君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1。了解中医的中药用药依据。 要 2。知道几种中药的作用。 求 教材了解中药与中医的关系,体会一种或几种中药的教重点味道,并掌握它的作用。 难 点 教学过程 具 多媒体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中药吗?

师:中药是中医赖以治病的有力武器,中医用药的兵法就是中医药理论。那么中医是怎么用药的呢?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一起学习中药与中医的关系,去探索中药的用途. 二、读一读

1.默读桐君山解答问题. 师:药祖桐君的名字的由来?

生:浙江富春江畔的桐君山住的老人经常免费给山下的人免费治病,当地人非常感谢他,但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人们便把这位老人称为“桐君”。 师: 桐君老人的事迹?

生:桐君老人精通药性,对于什么药治什么病都了然于胸.他还发现了不同的药合在一起使用有不同的作用,在给人看病时要非常注意用药,后来老人将自己的研究发现编写成了《桐君采药录》流传于世。。 三、想一想

中药的使用离不开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中医用中药治疗各种疾病主要依据中药药性理论,药性是恢复人体内在平衡、治愈疾病的关键所在。不同药性的药物能治愈不同的病况。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中复杂的,单用一味药难以兼顾各方,所以医生临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复方”中医通过观察,总结出药物配伍规律。桐君老人被认为是时尚最早发明中药配伍规律的医学家

五、

学一学

3. 掌握《桐君采药录》的分类。 4. 桐君的贡献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五、做一做 1.烧碗姜茶,体会喝姜茶后的感觉,并分析一下生姜的药性。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知道谁知我们中药鼻祖吗?你知道哪些中药?并说说他们的药性! 教学反思 教材内 容 第9课 上工治未病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1. 了解中医治病提倡的预防工作。 要 求 教材了解预防疾病和提高抵抗力的方法. 重点难 点 教学过程 教具 多媒体 2. 掌握集中疾病的预防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上工治未病吗?

师:中医治病提倡预防为主,强调在没有生病的时着重做好预防工作,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强调在生病以后及时进行治疗,以防止疾病发展变化,这就是常说的“上工治未病”。 二、读一读

1。默读扁鹊三兄弟解答问题。 师:扁鹊三兄弟谁的医术最高明? 生:扁鹊的大哥医术最高明. 师: 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扁鹊的大哥给人治病,是在疾病还未真正形成的时候,病人自己还没有感觉到,他大哥就做到了防病于未然。 师:那为什么说扁鹊的知名度最大呢?

生:因为找扁鹊治病的的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这时候他给病人们医治好,病情得到缓解,世人就觉得他能治愈各种大病,有起死回生的本身,名声越穿越大. 三、想一想

中医里的“上工治未病”中的“上工\"指的是技术高明的医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高明的医生是将治病的重点放在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上,做到未病先防和小病早医,尤其是做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工作。 疾病都是逐渐发展变化的,所以在疾病发生之前或萌芽之初,一定要把握时机,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六、

学一学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5. 中医“治未病”可以延伸哪三个内涵? 6. 分别指的是什么? 五、做一做 1.上网查一查,下面这些青少年常见疾病应采取哪些防御措施:近视、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肥胖、肠道寄生虫病?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知道的哪些疾病可以提前预防? 教学反思 教材内 容 第10课岐伯论治咳嗽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1。了解中医的中药用药依据。 要 2。知道几种中药的作用。 求 教材了解中药与中医的关系,体会一种或几种中药的教重点味道,并掌握它的作用。 难 点 教学过程 具 多媒体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中药吗?

师:中药是中医赖以治病的有力武器,中医用药的兵法就是中医药理论。那么中医是怎么用药的呢?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一起学习中药与中医的关系,去探索中药的用途. 二、读一读

1.默读桐君山解答问题。 师:药祖桐君的名字的由来?

生:浙江富春江畔的桐君山住的老人经常免费给山下的人免费治病,当地人非常感谢他,但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人们便把这位老人称为“桐君”. 师: 桐君老人的事迹?

生:桐君老人精通药性,对于什么药治什么病都了然于胸.他还发现了不同的药合在一起使用有不同的作用,在给人看病时要非常注意用药,后来老人将自己的研究发现编写成了《桐君采药录》流传于世。。 三、想一想

中药的使用离不开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中医用中药治疗各种疾病主要依据中药药性理论,药性是恢复人体内在平衡、治愈疾病的关键所在。不同药性的药物能治愈不同的病况。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中复杂的,单用一味药难以兼顾各方,所以医生临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复方”中医通过观察,总结出药物配伍规律.桐君老人被认为是时尚最早发明中药配伍规律的医学家

七、

学一学

7. 掌握《桐君采药录》的分类。 8. 桐君的贡献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五、做一做 1.烧碗姜茶,体会喝姜茶后的感觉,并分析一下生姜的药性。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知道谁知我们中药鼻祖吗?你知道哪些中药?并说说他们的药性! 教学反思 教材内 容 第11课 扁鹊望色诊病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3. 了解中医治病提倡的预防工作。 要 求 教材了解预防疾病和提高抵抗力的方法。 重点难 点 教学过程 教具 多媒体 4. 掌握集中疾病的预防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上工治未病吗?

师:中医治病提倡预防为主,强调在没有生病的时着重做好预防工作,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强调在生病以后及时进行治疗,以防止疾病发展变化,这就是常说的“上工治未病”。 二、读一读

1。默读扁鹊三兄弟解答问题。 师:扁鹊三兄弟谁的医术最高明? 生:扁鹊的大哥医术最高明。 师: 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扁鹊的大哥给人治病,是在疾病还未真正形成的时候,病人自己还没有感觉到,他大哥就做到了防病于未然。 师:那为什么说扁鹊的知名度最大呢?

生:因为找扁鹊治病的的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这时候他给病人们医治好,病情得到缓解,世人就觉得他能治愈各种大病,有起死回生的本身,名声越穿越大。 三、想一想

中医里的“上工治未病”中的“上工”指的是技术高明的医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高明的医生是将治病的重点放在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上,做到未病先防和小病早医,尤其是做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工作。 疾病都是逐渐发展变化的,所以在疾病发生之前或萌芽之初,一定要把握时机,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八、

学一学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9. 中医“治未病”可以延伸哪三个内涵? 10. 分别指的是什么? 五、做一做 1。上网查一查,下面这些青少年常见疾病应采取哪些防御措施:近视、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肥胖、肠道寄生虫病?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知道的哪些疾病可以提前预防? 教学反思 教材内 容 第12课华佗同病异治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1。了解中医的中药用药依据. 要 2。知道几种中药的作用. 求 教材了解中药与中医的关系,体会一种或几种中药的教重点味道,并掌握它的作用。 难 点 教学过程 具 多媒体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中药吗?

师:中药是中医赖以治病的有力武器,中医用药的兵法就是中医药理论.那么中医是怎么用药的呢?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一起学习中药与中医的关系,去探索中药的用途. 二、读一读

1.默读桐君山解答问题。 师:药祖桐君的名字的由来?

生:浙江富春江畔的桐君山住的老人经常免费给山下的人免费治病,当地人非常感谢他,但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人们便把这位老人称为“桐君\"。 师: 桐君老人的事迹?

生:桐君老人精通药性,对于什么药治什么病都了然于胸。他还发现了不同的药合在一起使用有不同的作用,在给人看病时要非常注意用药,后来老人将自己的研究发现编写成了《桐君采药录》流传于世.。 三、想一想

中药的使用离不开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中医用中药治疗各种疾病主要依据中药药性理论,药性是恢复人体内在平衡、治愈疾病的关键所在。不同药性的药物能治愈不同的病况。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中复杂的,单用一味药难以兼顾各方,所以医生临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复方\"中医通过观察,总结出药物配伍规律。桐君老人被认为是时尚最早发明中药配伍规律的医学家

九、

学一学

11. 掌握《桐君采药录》的分类。 12. 桐君的贡献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五、做一做 1。烧碗姜茶,体会喝姜茶后的感觉,并分析一下生姜的药性。 六、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知道谁知我们中药鼻祖吗?你知道哪些中药?并说说他们的药性! 教学反思 教材内 容 第13课 春捂秋冻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了解一年四季天气特点. 教学1、 要 求 教材重点难 点 教学过程 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 教具 多媒体 2、 了解春捂秋冻并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一、导入 俗话说“出门看天”就是说当我们上学或者旅行的时候要及时的关注天气的变化,做好准备,避免因为天气的突然变化而生病,大家都还是小孩子,每天的活动量很大,但是你们又不会根据天气的变化以及自身的冷热情况来增减衣服,所以很容易就感冒发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一学长辈们说的“春捂秋冻”,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中医养生智慧呢? 二、新课教授 情境园:为什么咱们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来适当的增减衣服呢? 图片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热不热?那他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智慧屋:咱们浙江属于亚热带,大部分地区都是夏天冬天时间长,春秋不明显,天气的变化十分的快,一天的天气温差都很大.正是因为这样咱们才应该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服,保障自己身体的健康.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图片说一说他们做的对不对。 读一读 捂出来的感冒,谈谈感想 学一学 “中医学的天人相应” 做一做:根据什么时节应该穿什么衣服,试着为自己制订一份四季衣着的简要方案。 三、总结与收获 谈谈学了这节课后,未来在穿着上该注意些什么? 教学反思: 教材内 容 第14课 起居有常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了解起居有常,调整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学3、 要 求 教材重点难 点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起居有常吗? 生:交流讨论 师:起居有常是要调整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人体健康不生病的前提条件。 4、 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最基本的保健要求 根据起居有常的原则,制订健康的作息制度 教具 多媒体 二、读一读 1.默读“劝劝的爸爸”解答问题 师:劝劝的爸爸有没有做到起居有常啊? 生:没有做到。 师:劝劝的爸爸生活没有规律,所以导致了很多疾病在身,他连日常生活中起码的保健要求都做不到,健身防病就无从谈起了。 三、想一想 师:劝劝的爸爸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睡眠不定时,这种打破正常节律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引起人体阴阳失衡。 讨论交流:我们怎样做,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呢? (完整)51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十、 学一学 13. 晨起活动,睡前渐静 14. 饭后要走,午后将息 15. 五、做一做 1。与同学或者家人一起讨论,起居有常还包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呢? 2、根据起居有常的原则,给自己或者家人制订一份作息时间表。 六、课堂总结 学了本课以后,希望同学们能真正做到起居有常,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