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2期(总第84期)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LvliangEducationInstitute
Vol.30
Jun.2013
No.2(Sum.No.84)
【教育研究】
农学专业本科生学风建设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
李
伟,吴丽姬,王
维,刘向东,李梦兴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要: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实证调查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目标
和态度、校园氛围、管理体系、教育载体和科技文化活动能够促进学风建设的良性发展,能够为学生
摘
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本文以农学专业本科生的学风实证调研为基础,分析了学风建设中所涉及的方面,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几点意见,为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言献策。
关键词:农学专业;学风建设;实证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86(2013)02-0010-04一、引言
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
和《普通高等学校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方案》评估指标体系
中,学风是一级指标,其包含的教师风范、学习风气、学术文化氛围三个二级指标中,学习风气又是重要指标。学风是学生对待学习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它通过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现,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具体地反映出来,其载体主要表现在校园氛围、管理体系、教育载体、形象表现和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等方面。学风既是一种学习氛围,又是一种群体行为,不但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
还能内化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化的熏陶和感染,
在优良学风的环境里,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
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都会发生变化,并反过来对自己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学风建设实证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现有三个农学本科专业,29个学生自然班,总人数783人,师生比约为1:12。
收稿日期:2010-10-24
基金项目:华南农业大学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立项项目(JG12101)作者简介:李
王
伟(1979-),男,湖北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和教学管理工作;维(1974-),男,江苏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工作。吴丽姬(1980-),女,广东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本科生教学管理工作;
本实证调查从2009年开始对农学专业本科生的课
堂考勤、宿舍管理、学生违纪处分等方面的管理,严重点整治,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从以下几格把关,
个方面予以说明:
(一)明确学习目的,狠抓课堂考勤,提高学习积极性
为了严格课堂考勤纪律,促进学生遵守学习纪学院严格执行课堂考勤管理工作,实施学院党委律,
-辅导员-任课老师-班主任-学生会-班委的六级联动机制,严格管理和落实课堂考勤工作,如实记录,每周一报。结合每学年综合测评和评优工作,对课堂考勤违纪同学进行处分。从2009年执行以来,效果明显,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2)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如表1、
分析:从2009年3月起,学院严抓学生课堂考勤,有12人受到学校的通报批评,其中有1人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有116人受到学院的通报批评,通到2011学年第2学期降低为学校过近几年的努力,通报批评1人。
10
表1
违纪批评(人次)
学院学校
2009-211612
表2
类别出勤率
2009-280.47%
农学专业2009-2012学年度各学期课堂考勤违纪情况统计
2010-1421
2010-2885
2011-1591
2011-2531
2012-1360
农学专业2009-2012学年度各学期课堂考勤出勤率情况统计2010-185.65%
2010-291.54%
2011-193.11%
2011-294.70%
2012-198.28%
2012-294.36%
分析:从2009年第2学期,学院本科生课堂抽查考勤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通过开展狠抓课堂考勤、每周一报制度、综合测评减分等措施,课堂考勤逐年好转,特别是2012年秋季,教务处课堂考勤率抽查达98.28%,处于学校前列。
(二)转变学习态度,分析不及格现象,加强学风建设
期末考试不合格率是衡量学风的重要指标之一,最能够直接说明学生的整体学业情况及水平。学院在狠抓学风建设之前,不合格率一直居高不下,与其他专业相比处于非常劣势的地位。随着课堂考勤和学风建设开展以来,学业成绩不合格率直线下
2)降,呈现良好的势头。(如图1、
分析:学院学生各学期期末考试课程在2门以
上不及格人数逐年降低,从2008学年度第1学期的40人(占总不及格人数比例的35.71%)逐年下降到2012学年度第1学期的8人(占总不及格人数比例的20%),特别是4门以上课程不及格的人数明显降低。
(三)形成良好班风,促进班级团结,营造良好的班集体
班风是班集体的象征,班风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班级每个同学的发展。学院按照学校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学分制实施细则、学业成绩考核管理规定、考试作弊及违纪处分规定、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办法、综合测评及评优实施办法和学生违纪处分实施办法、作息时间和计算机管理办法等多个有关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制度严格执行。特别是在班委选拔
高标准严要求,使班级灵魂的班委在班和管理方面,
图1农学专业2008-2011学年度各学期考试不合格率统计情况
风建设方面起到核心作用,从而带动班级朝着好的
方向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学院在期末考试不及格人数和校级、院级先进班集体评选等中得到了明显进步。(如图3、表3)
分析:学院学生各学期期末考试不合格率从
2008学年度第2学期1.58%逐年下降到2011学年说明了学生的学风得到了明度第2学期的0.67%,
显改善。
图3农学专业2008-2012学年度不及格人数超过20%班级情况统计
图2农学专业2008-2011学年度各学期考试课程2门以上不及格学生人数统计
表3
年度数量
2008年度
0
2009年度
0
分析:我院学生班各学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较多(超20%)班级从2008学年度第1学期的12个,到2012学年度第1学期彻底消除。
2010年度
1
2011年度
2
2012年度
4
农学专业2008-2012学年度获得校级先进班集体统计
分析:2008-2012年间,我院获得校级先进班集体从零到2012年的4个(满额),特别是2012年我院符合校级先进班集体条件的班级达到7个。
(四)稳固学生专业思想,发展科技创新项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学院在招收农学专业本科生来源方面,为70%
左右的学生生源于非广东省地区,且贫困生在库学
生占总数的38%左右,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因而,如何加强和稳固农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是我们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之一。为此,我们开展了农学精品课程、创新实验班和教学实习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本科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
11
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和参加科技创新项目等方面取
表4
年度毕业率学位率
2008年95.94%95.94%
2009年92.68%92.68%
5、6)得了较好效果。(如表4、
2010年
91.22%91.22%
2011年93.38%93.38%
2012年98.60%97.66%
农学专业2008—2012年度本科生毕业率、学位率情况统计
分析:学院自开始重点抓学风建设以来,近五年
的本科毕业生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均逐年提高,特
表5
年度人数比例
2008年
269.18%
2009年3211.07%
别是2012届毕业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98.6%和97.66%,达到学校评估A指标。
2010年
248.30%
2011年4418.41%
2012年4622.12%
农学专业2008—2012年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统计
分析:农学专业报考硕士研究生是较好的出路之一,它可以使学科专业性进一步加深,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学院近五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呈逐年上升的
表6
年度院级校级省级以上
2007年
1251
2008年1372
趋势,特别是在2012年度达到了近四分之一,同比学校录取率高出十三个百分点,说明了农学专业本科生在继续深造学习方面的可喜势头。
2009年2850
2010年14115
2011年27105
2012年18151
农学专业2007-2012年度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统计
分析:学院历来重视学生在专业学术方面的科技项目工作,鼓励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撰写科技论文等。管理以来,学生的科学研
科研成果显著,对稳固学生的究水平得到长足发展,
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专业科研水平、促进学生的专
业技能和实践等方面都得到明显体现,特别是近几“挑战杯”大赛获得奖项,对科研年参加全国大学生
型同学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榜样作用。
三、对策建议
(一)以课堂考勤为抓手,落实违纪处理办法,严格执行学风管理制度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渠道,课堂考勤有利于端正学风,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也是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课堂纪律,确保
对于目前高校教育人才人才培养的重要执行方式,
培养模式尤其重要。通过狠抓课堂考勤为突破口的
严惩了一部分课堂违纪学生,极大地学风管理工作,
扭转了其他大多数学生的拖沓随意的学习和生活习
惯,对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言必行,行必果。好的规章制度如果不严格执行,其结果往往是比没有制度更加严重。学院针对农学专业本科生的学生特点,制定了符合他们学生、生活和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既加强了学院一级对学风建设的掌控,又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非常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规范教学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设12
优良教风和学风
教学管理室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
和特点,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主要包括计划、教教学过程、质量、档案等方面。针对农学专学目标、
业本科生的特点,从学院党政领导层面,专门成立农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和落实学院本科教学的相关工作。制定《农学院教学经费使用办法》等管理文件,规范学院的教学行为。积极开展教师教学观摩活动,设计教学目标和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手对象,
段有机结合,实行听课、试讲、互评等量化指标,提升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最学院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的教学效果,避免以“分”为本,建设以“院”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促进
以良好的教风促进与推进学教师成长的考评制度,
院的学风建设。
(三)加强班主任的管理,发挥班主任在班风、学风建设中的积极引导作用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也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和协调者。俗话说,世界上权利最小的是班主任,但是贡献最多的也是班主任。大学的班主任虽有别于中小学的班主任工作内容,但是其作用和意义更胜于它。学院历来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在选拔之初就严格选拔条件,将优秀的教授和年青教师融入到班主任工作队伍,用他们
的成功之处引领大学生们改掉自身不足,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优秀人才。在措施方面,主要有一是加强联系与沟通,通过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和《农学院学生工作简报》及时将学生的情况反馈到班主任可以针对班上存在问题有的放班主任那里,
矢开展好教育工作。二是个性化指导,通过召开年级班主任专题的会议,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问题。
(四)结合专业特色,打造特色品牌活动,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学院非常鼓励农学专业在读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专业和学科的科技创新项目中去,发现科学,喜爱科学。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兴
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学院创办农趣和专业技能,
开展专业类课外活动,对提高学生农业认业文化节,
识和兴趣,加深了对专业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开展和推进学院金穗计划、红满堂计划、丁颖杯、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等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引科技项目
导和培养学生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科研活动并发表科研论文,培育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并却得新的突破。营造勤奋好学、团结自信的院风,有力促进学风建设。通过学院学生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发挥学生考研的效应,鼓励学生勤奋好学。奖学金评选、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锻炼和挖掘人才,增强集
体主义观念和自信心。组织参与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锤炼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营造良好的院风,有力促进学风建设。
四、结束语
学风建设在本科教育阶段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开放式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在现阶段的高校实施中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特别是农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稳则民心安,关键是现在高科技农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农学专业本科生中重点开展学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认识到此点,以便在教育工作中更加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培养好的农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J].李树林.影响本科生学风现状主要因素与实证分析[
2009(4):128-130.黑龙江高校研究,
[2]J].教杨妙春,王宏.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9(6):72-73.育探索,
[3]J].教育教学论刘晓伟.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路径选择[
2012(26B):30-32.坛,
[4]任红亮.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
J].教育与职业,2012(18):163-164.施[
[5]J].教廖生智.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2012(7):37-39.学与管理,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