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组成细胞的分子》学习策略

《组成细胞的分子》学习策略

来源:尚车旅游网
Popular Science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09年第10期 《组成细胞的分子》学习策略 袁 前 (江苏省响水中学,江苏省224600) 摘要:“元素”知识“图示”化,“化合物”知识“表格”化,“主干”知识“串联”化,“重难点”知识“问题”化。“理论知识 ‘生活’’化 关键字:细胞; 元素; 图示化; 化合物; 表格化; 串联化; 问题化;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6—331 5《2009)1 0—020—002 高中《生物》(人教版)第一章主要讲述了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 备注:1、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的糖是: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的基础知识。针时这些问题,我在《组成细 2、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是:糖原 胞的分子》这一节的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方法给以解决,并取得了 3、生物体中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较好的效果。 4、纤维素不作能源物质,它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1、“元素”知识“图示”化 5、人皮肤表皮中的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 “图示化”知识点,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既能促进学生 3、“主干”知识“串联”化 对知识形成永久记忆,也有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节的知识主线是元素构成化合物,每种化合物都具有一 2、“化合物”知识“表格”化 定的结构,化合物的结构决定其功能,所以可以将它们以概念图 本章中的化合物知识两两归类,自成一节,每两种化合物之 的形式串联起来,再配以一定的问题,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 问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用表格的形式将其表示出来,既便于学 目的,培养学生的学科内综合能力。如下图所示: 习每一种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点,也更有利于对两种化合物之间 元素.一 进行比较,从而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 2.1细胞中的无机物(表一) ! 存在形式 自由求 结台才( 功能 举例 溶静 、参加化学反应、 光音作甩、呼姆作用 运输养抖和废蜘 细胞;吉扮的重要组成 千种子中的水王垂是 成舒 结舍 主要 离子的形式存 1、维持细胞和生物 1、哺乳动拇 钙会抽 无机盐 体的生命活计。 搐 2 堆持细胞的'毒透压 2、虹细胞芷清 中舍 和醯碱平衡 胀破、匡主用生理盐 水给病 输液而 用 潘 黄系 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寸能{叵生车坷体吸收,细胞中的无札盐便细胞 且育一定的浩请压促世对 的砸收 .(1)A、B、C、D、E、F、G、H分别是指何物质? (2)E在动物体内是指——,在植物体内是指 (3)c通过——方式形成G。 (4)G、H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分别是 4、“重难点”知识“问题”化 备注:1、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无论是水生 例1、植物组织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C) 植物、旱生植物,还是人和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或肌肉组织等 A、糖原和RNA B、糖原和DNA 2、自由水和结合水在生物体内可以相互转化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植物体必需的矿质元素不同,植物 体必需的矿质元素是指除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 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包含植物体必需的矿质元素。 4、此部分知识可和物质循环相联系,如水、碳、氮、硫等循环。 2.2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I表二) C、淀粉和RNA D、淀粉和DNA \L七台物名称 、 较项糖 类 脂 质 【解题规律总结】淀粉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光合作用的 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核酸中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例2、人体血红蛋白由两条a链和13链构成.d链和B链分 别由141个和146个氨基酸组成,请分析回答: (1)组成人体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数最多约为一种,形成—— 个肽键,其结构简式为——。其分子中至少含 个游离的 氨基和羧基。 (2)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那么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一。 (3)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个脱氧核苷酸。 (答案:(1)20种、285个、—c _N}}.I、1个、1个(2)36736(3)1722) 基本组成元素 I{【 种 娄 蚋 谶 固 性广胆擞固醇囊 l 维生擘D 【解题规律总结】 (1)蛋白质类物质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水分子数=氨基 酸数一肽链的条数 (2)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总 和一缩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3)氨基酸与相应DNA和RNA中碱基数目之间的关系 转录 DNA RNA 翻译 蛋白质 碱基数3 碱基数6: 功 能 氨基酸数1 5、“理论知识”“生活”化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下是 关系 镕 拦 本节知识可解决的生活实际问题。 5.1水、无机盐知识可解释的现象有:多吃海带、食用加碘盐、医 生给急性肠胃炎病人注射生理盐水、大量出汗后饮用盐汽水、抽 搐的人要补钙、贫血需补铁等。(下转第21页) 作者简介:袁前,女,1971年8月生。本科学历, 中学一级教师。 20一 总第597期 教海探航 新课标下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陈艳 (响水中学,江苏店224600) 摘要: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生物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目标,而有效 地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这需要一批有改革创新意识的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 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 学探究,在这作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探究能力; 兴趣; ・睛境; 引导; 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新的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 求。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 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 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 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 学习生物的主要途径,这使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学观念、教 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纵观现在的生物课教学和今后的生 物课教学,最大的转变就是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积极地自主探 究。科学探究活动在生物课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 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还可以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培 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的重要途径。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课程的 理念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机会, 使他们能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 趣,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是我 们教师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文章编号:1006-3315(2009)10-021—001 的天空不再美丽”。询问学生为什么?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由今 年的禽流感探究到候鸟的南飞,进而得出候鸟有迁飞的行为,最 后得出候鸟迁飞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在课堂上不再觉得枯燥无 味,反而积极寻求答案。 三、重视引导。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学生探究的问题提出后,在进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 验、得出结论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自始至终起好引导作用,不 能袖手旁观,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研究、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这 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起到了“授之以 渔”的作用。在“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课中,引导学生探究“蚯蚓在 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先提出问题“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 环境中,身体结构有什么特征?”引起学生观察思考,再引导学生 将蚯蚓放置在硬纸板、玻璃板等不同的物体上进行实验。让学生 自己分析得出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结论。探究问 题的提出,假设的形成,计划的制定,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亲自 尝试和实践的过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易 于形成创新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探究能力 、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 的,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例如:达尔文从小对动物的 兴趣引导他跨人生物学界的殿堂,创立了不朽的进化论。因此, 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吸引学生产生 兴趣的方法多样,一堂有趣的引言课、一堂难忘的野外实习课、 生动的CAI课、录像课,甚至任课老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表 人才,性格幽默风趣等等,老师尽可发挥个人特长,大胆创新,积 极尝试。例如:针对学生对港台电视剧的热衷,在“生物的遗传” 节时,提出身份鉴定的方法,如古代有滴血验亲,近代有血型 鉴定,这些方法有无科学依据,是否能百分百的正确?一下子引 起了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现代有什么方法?通过讨 论、提问,引入人体的身份证——DNA鉴定。 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相当密切,我们要学会将学生的 探究视点从课堂联系到生活实际,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 力。例如:今年的12月1日爱滋病宣传日时,刚好学到传染病一 节,上课时,直接问学生,你对爱滋病了解多少?联系2003年的 “非典”和今年的“H1NI流感”,让学生在课后通过电视、上网查 阅资料、报纸的宣传报道或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关于传染病的知 识。通过活动,学生不仅了解_r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而且在活动中培养了探究能力。 当然,科学探究,百花齐放、形式多样。我们通过不断尝试, 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方面展开探究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更好 的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经历发现科学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 二、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通 参考文献: 过自主的活动,让他们在科学探究中去体验、去学习、去感悟,从 《初中生物培训手册》 而真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在愉快而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科 《初中生物教科书》 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基本技能。例如;在学习“动物的行为”一节 《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时,先由“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引入,感叹“这个秋天 《生物学教学》杂志 作者简介:陈艳。1973年3月生。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卜-+一+-+-+-十-+-+--4"--+一+一+-+一+--+-一-4---+-+一+-+--4-・ I上接第2O页) 52糖类、脂质知识可解释的现象有:肥胖、心血管病、儿童早熟等。 5.3蛋白质知识可解释的现象有:丝毛类衣物不能高温熨烫、 劣质奶粉使儿童发育不良、素食者易营养不良等。 一2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